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媽媽究竟要付出多少,才能讓孩子的人生達成圓滿?

媽媽究竟要付出多少,才能讓孩子的人生達成圓滿?

1.是我做得不夠多嗎?

有一天,她和孩子到肯德基用餐,

她發現,當孩子喝到最後一杯可樂的時候,

開始用舌頭一小口一小口地舔著喝,

那副模樣,小心翼翼而又戀戀不捨。

她忍不住問孩子:「是不是還沒喝夠?」

孩子沉浸在可樂的美味中,只知懵懂地回應她:「是的。」

她立馬再買了一杯可樂,放在孩子面前。

這一刻,她才算是心滿意足了。

看不得孩子的不滿足,

因為從小,她就沒有被滿足過。

80後這一代,童年記憶總是滿滿的遺憾,

想吃的冰棍吃不上,

想喝的汽水喝不了,

想要的玩具買不起。

「我不想讓孩子像我小時候那樣。」她說。

眼巴巴地看著美味的食物,香甜的滋味觸手可及了,卻又明知不屬於自己,好不容易得了一點兒,塞進嘴巴里狼吞虎咽,連味道都來不及細品,便已消彌於口中。想再要,卻成了巴望不得的念想,終於明白,每次自己所得的,也就只有那麼一丁點兒了。

入骨的匱乏感如影隨形。

她常常想,求而不得,是我成長中的常態,但願不要成為孩子的常態。

其實,缺的不僅是少得可憐的美食,還有親子陪伴的記憶。

「我努力過很多次,但都失敗了。」偶爾,她會嘗試回憶童年時的父母,「不知道為什麼,我10歲前跟父母有關的記憶很少很少,尤其是和媽媽之間的互動,我完全想不起來。就好像我小時候根本就沒有媽媽。」

所以,我想趁著孩子還小,就多陪陪他,抱抱他,讓他不要像我,到長大了,一點與媽媽的溫暖記憶都沒有。

似乎,孩子的到來,讓她也得以重活一次,重新養育自己的內在小孩一次。

孩子要的,不管多貴,她眼也不眨就買下來。

孩子受委屈,她比孩子更緊張難過,就生怕自己無法永遠保護著孩子。

恨不得窮盡自己所有的力量,為孩子營造一個沒有痛苦,沒有匱乏的世界。

「可是,我不明白……」她滿心疑惑地注視著正在喝可樂的孩子,「我從來不在物質上限制他,他要的我都第一時間滿足了,為什麼他還是會有不滿足?」

為什麼,孩子還是會如她小時候一樣,

小心翼翼地貪戀著一件其實他並不缺少的事物?

是她做得還不夠多嗎?

2.圓滿≠完美

每個孩子,都嚮往著母性的光輝。

所謂母性,就像是謝爾·希爾弗斯坦筆下的那棵愛心樹,

平和地包容孩子春天的幻想

愉悅地陪伴孩子夏天的繁茂

欣慰地欣賞孩子秋天的成熟

坦然地接納孩子冬天的沉思

圓滿的母性,就像是大樹,義無反顧地承接住孩子的喜怒哀樂,

回饋孩子以四季如春的包容與抱持。

圓滿的母性,就是孩子最初的整個世界,是高山,是大海,是取之不盡的愛的源泉。

她想給予孩子的那個世界,就是源自於對母性的憧憬與理想。

可是,每一個想要給予孩子圓滿世界的媽媽,總難免忘記,圓滿並不意味著完美。

嬰兒在6個月前會經歷非黑即白的偏執焦慮,拒絕一切的「壞」。

媽媽給予的愛撫,哺乳那一刻的滿足,

就是後來那棵愛心樹的原型。

每個孩子都是成長的力量,偏執焦慮的那一個成長階段,是憂鬱心理位置。在這個時候,孩子開始明白,媽媽是綜合體,不管是全身心投入著愛自己的好媽媽,還是沒有及時回應自己的壞媽媽,她都是同一個人。

當他開始認識並且接受,這樣一個完整的媽媽,並且將她視為一個完整的、真實的、有著熱愛,同時被愛的人,孩子才算是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成長領域:面對所愛客體的失落與悲傷。

成長無止境。

而圓滿,則是在一次次的破繭成蝶中的逐漸找到失落的那一角。

那一角角,就是人生中所經歷的美好、愉悅、醜陋、傷心、失望、歡喜、滿足、憤怒、恐懼、平和、寧靜、嫉妒、嫉羨……

好與壞本是一體兩面,美與丑並非對立分割。

真實的媽媽唯有接受了自己的喜怒哀樂,才有包容和抱持孩子喜怒哀樂的能力。

高山之所以可以承接碎石的撞擊,因為它自身擁有著磬石的堅固;

大海之所以可以擁抱暴雨的扑打,因為它自身擁有著雨露的圓融。

圓滿的世界如此豐盛無垠,

春天的幻想,可能是愉悅的,也可能是憂怖的;

夏天的繁茂,可能是絢爛的,也可能是幽閉的;

秋天的成熟,可能是豐美的,也可能是凋零的;

冬天的沉思,可能是具足的,也可能是幼稚的。

每一種缺憾,都會為孩子帶來不同的人生體驗。

每一種體驗,都會讓孩子感受人生的不同角度。

缺憾,是通往圓滿的必經之路。

3.體驗人生的圓滿

此時此刻,對於孩子來說,可樂,是多麼美味的一種飲料。

當他用舌頭一丁點一丁點地舔著,

感受著液體的辛辣與刺激,

感受著酸甜的滋味在味蕾間遊走,

他不會想到,媽媽正在思緒萬千,追憶前塵懊悔過往,既慚愧又惆悵,自責而不安。

而他,不過是想專註於可樂的啜飲而已。

其實,他只是好奇,如果用舌頭來喝,會不會有不同的感覺。

或者,他什麼都沒想,憑著本能,就舔了一下杯中的可樂。

那一刻,孩子只是活在當下,用自己的舌頭去鏈接可樂的味感,用自己的身體,投入到真實事物的體驗中而已。

媽媽,你生怕自己做得不夠多嗎?

那,我把泰戈爾的詩送給你:

媽媽,你要一堆一堆的黃金么?

在金河的兩岸,田野里全是金色的稻實。

在林蔭的路上,金色花也一朵一朵地落在地上。

我要為你把它們全都收拾起來,放在好幾百個籃子里。

媽媽,你要秋天的雨點一般大的珍珠么?

我要渡海到珍珠島的岸上去。

那個地方,在清晨的曙光里,珠子在草地的野花上顫動,珠子落在綠草上,珠子被洶湧的海浪一大把一大把地撒在沙灘上。

我的哥哥呢,我要送他一對有翼的馬,會在雲端飛翔的。

爸爸呢,我要帶一支有魔力的筆給他,他還沒有覺得,筆就寫出字來了。

你呢,媽媽,我一定要把那個值七個王國的首飾箱和珠寶送給你。

以上畫作由尹丹虹創作《邛海印象》系列一

媽媽,世間萬物如此豐盛,你當然無法全部都給我。

你給不了我的,難道我不會自己去尋找嗎?

請你相信我。

相信我,終有一天,

我一定要把那個值七個王國的首飾箱和珠寶送給你。

讓你知道,

我擁有的如此之多。

作者|紅杏(隱.恍兮惚兮 特約撰稿人)

猶似夢中人。偶爾醒來,囈語幾句,博君一笑,再度沉睡於世相迷夢中。

敬請關注【隱·恍兮惚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恍兮惚兮書吧 的精彩文章:

TAG:恍兮惚兮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