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滿族民間刺繡花鳥魚蟲的綉法

滿族民間刺繡花鳥魚蟲的綉法

周喜峰

1964年生,黑龍江省龍江人。歷史學博士、哲學博士後。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教授,黑龍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史、東北地方民族史等。

摘要:滿族民間刺繡屬於中國少數民族刺繡的一種,具有濃郁的北方民族特色。滿族民間刺繡是滿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急需搶救發掘和研究推廣。滿族民間刺繡花鳥魚蟲綉制的技法很多,主要採用平綉、條紋綉、點綉、盤金綉,編結綉等為主要針法。

關鍵詞:滿族 民間刺繡 花鳥魚蟲

滿族民間刺繡,是滿族民間以針代筆、以線代色,在紡織品上完成的平面藝術。滿族民間刺繡屬於中國少數民族刺繡的一種。因為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北部,所以滿族刺繡也集中於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滿族民間刺繡品具有強烈的民族及地域特色,在造型上較蘇綉、粵綉等南方刺繡更加誇張、粗獷、拙樸,在色彩上凝重艷麗,冷暖對比強烈,構圖飽滿、對稱,圖案也極具北方民族的特色。在刺繡技法上,多採用平綉、條紋綉、點綉、盤金綉,以編結綉等為主要針法,主要綉於服飾、枕頭頂、荷包、幔簾、幔帳、圍裙上。滿族民間刺繡題材廣泛,花鳥魚蟲、山石樹木、人文歷史等都可入綉。在滿族日常生活中,花鳥魚蟲是最為常見的和貼近生活的,深受滿族喜愛,因而在滿族民間刺繡中,花鳥魚蟲的綉品很多。本文根據黑龍江滿綉傳承人劉雅梅、王洪玉提供的材料,介紹滿族民間花鳥魚蟲的綉法。

狀花的綉法

滿族是由漁獵民族向農耕民族過渡的東北少數民族。隨著滿族的發展和與漢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花成為滿族最為喜愛的形象之一。在滿族刺繡中,繡花佔有很大的比重。滿族繡花,主要採用套針綉制。套針在刺繡時後一排線和前一排線像魚鱗一樣分層疊加覆蓋,犬牙交錯,層層相套,線條參差不齊,針針相嵌。採用套針繡花,是因為套針線條組織靈活,便於絲縷轉折,具有鑲色、接色和順,善於表現花朵嬌艷多姿的特點。綉者刺繡時根據花的形狀、絲理走向、色彩進行運針綉制。

1.花朵的綉法

早在金代,人們就已經將花朵綉到衣物上作為裝飾,據《金史》記載,女真「婦人服襜裙,多以黑紫,上編綉全枝花,周身六襞積」。到清朝時期,不僅滿族貴族夫人如民公夫人「吉服褂色用石青,繡花八團」,而且普通滿族婦女也喜歡在服飾上繡花。

花的生長規律不同,種類和形狀也各不相同。花瓣可分為單瓣、復瓣、大葉瓣、小葉瓣,而花瓣的色彩、姿態更是多種多樣。在綉制花朵時,觀察花的絲理走向,花瓣有正、反、側、捲曲等形狀,按絲理方向運針,同時要注意顏色變化,暗面的顏色要深、濃,亮面的顏色要淺、淡,顏色由外及內逐步加深。

以牡丹為例,牡丹是復瓣花,花瓣的層次重疊。綉制此類大葉瓣花,除了運用恰當的針法表現出花瓣的絲理走向以外,還要以鮮明的線條表現出牡丹花的艷麗。綉制牡丹花時,按花瓣的層次,從最下層花瓣的邊緣以套針綉制,自下而上有序進行,綉制後一層花瓣時要壓住前一層綉線末梢,綉線的顏色要隨著花朵的色彩而變化,顏色要外淺內深。綉制翻卷的花瓣時,運針要按翻葉的絲理方向稍稍向上傾斜,綉出翻葉的感覺,顏色要比正面的加深。綉制完花瓣後,綉出中間的花心,多用繞針或疙瘩針。在綉制時針跡要齊密,分清楚前後層次,使綉出的作品顏色絢麗,形態逼真。

綉制小葉瓣的花時,由於花瓣較窄,多採用斜針綉制,密密縫製,邊緣要齊整,絲理的斜度按花瓣的姿態進行轉折,外層及葉尖部顏色要淺,裡層、根部宜深,綉完花瓣後綉制花蕊,可用疙瘩針或繞針綉制,這樣會使綉出的花朵活靈活現。

2.花葉的綉法

按葉子形狀可將其分為圓形葉、長形葉和鵝掌葉。綉制葉子,可採用套針、直針、葉子針。以荷葉為例,荷葉是圓形葉,綉制荷葉時先用稍深的顏色,將荷葉上的脈絡綉出來,然後沿邊緣由外及里用套針綉制葉片,運針要順著脈絡由外向內聚到中心處,綉完一層以後要換成稍深一色的綉線,由外向內逐步加深顏色。綉到中心之後,儘可能讓綉線參差大一些,使綉線互相錯開,不疊加擠壓,縫隙處再用短針加線,使綉線均勻平整。

長形葉可分為長形闊葉、長形窄葉。以楊樹葉為例,綉制這種長形闊葉可以採用單葉針綉制,也可在中間以連針綉出葉脈,然後以套針綉出兩側葉片。綉制長形條狀的葉子,如柳葉、草葉、蘆葦等紋樣較窄的可用斜針像綉菊花瓣一樣的方法。中間有莖而葉子較長的宜用葉子針,中間用接針綉出葉莖,然後再用斜針綉出葉子兩側。此外還有鵝掌葉脈,如菊花葉,綉制時可用套針自外向裡層層綉制,然後用連針將葉脈綉出來。

3.花梗的綉法

綉制花梗要按植物生長形態和走向選擇針法。花梗較細的可用斜針直接纏綉,花梗較粗的可用套針,綉出深淺不同的顏色,花梗中間要淺,兩側宜深,疤痕處用短針加細綉制,顏色加深,以便綉出花梗的浮起之感。

鳥的綉法

滿族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其中對鳥的喜愛和崇拜是滿族文化的特徵之一。滿族對鳥的喜愛和崇拜,在滿族刺繡中表現尤為突出。鳥的種類繁多,羽毛色彩豐富,形狀與姿態各不相同。因此在綉鳥時要掌握其各部分羽毛的特點和生長規律。例如鳥的翅膀及尾部毛片緊密齊整,而腹部及脖頸處短而鬆軟。要綉出鳥的這些特點,無論在針法的運用、絲理的方向還是線條粗細上都要根據綉製圖稿靈活掌握。

1.鷹的綉法

鷹是一種兇猛的鳥類,早在遼金時期,東北地區名為海東青的鷹便是女真人的圖騰。清代滿族對這種鷹依然情有獨鍾。在滿族刺繡中,鷹的綉品非常多。綉制鷹,也要綉出其特徵。

首先要依據圖稿選擇顏色,一般選用深黃、黑色、灰色、白色等不同的絲線。綉制時要先綉鷹爪,以深色絲線將外緣用接針勾出輪廓,然後用淺赭色絲線以斜針把輪廓內綉滿,緊密排列,線條均勻,綉完之後用深色絲線在爪的上半部用短針橫著綉出花紋,以此表現出鷹爪的力度。

綉鷹的尾部時,先用黑色綉線綉出尾翎中心線,從中心線向兩邊以深褐色絲線斜向綉出,根部緊密向外排稀,在褐色尾翎縫隙處以深赭色用施針綉制,再以淺赭色絲線綉第二層,依次逐步換色,直至將尾翎綉滿。腹部可用淺灰、淺黃、深黃色綉線以施毛針綉制,層層施色、排線,先用粗一點的線,然後漸細,可用至一絨,線要短,以表現出絨毛的細密、柔軟,綉至與後背銜接之處,顏色可加深,用線可以稍粗一些,使其與背部毛色融為一體。

在綉背部及翅膀時,要一片片地綉制。先綉底層的羽毛,像「人」字一樣,用長短針綉制,先綉深色,逐漸調換淺色,用套針綉完一片後,用另一片壓住綉完的一片,逐片逐層綉制。綉制鷹的頭部時,用施毛針由粗到細,綉出厚重的毛感。

綉制鷹的眼睛要以黑線綉出眼睛的瞳孔,四周用灰色以斜針綉出眼的晶體,然後用淺灰、深灰綉出眼眶。在綉制鷹嘴時多採用赭色綉線,先用深灰色沿嘴的邊緣勾出輪廓,然後用稍深顏色以短針勾出嘴角,再用短針以褐色綉線綉滿鷹嘴,在鷹嘴彎勾處著重加深幾針,這樣能更好地表現出鷹的兇猛。

2.孔雀的綉法

孔雀屬於大型鳥類,在滿族民間是一種美麗和吉祥的象徵。在滿族刺繡作品中,孔雀的綉品也是很多的。孔雀頸項細而長,背羽與普通鳥相似,只是尾羽狹長,層層鋪疊,展開時成為扇形。孔雀全身羽毛以藍色、綠色、紫色為主,輔以紅、黃等顏色,伴隨著陽光的照射,身上的羽毛藍綠紅黃,色彩斑斕,隨著光線折射閃耀變化。

在綉制孔雀時首先從尾部開始綉制,先用接針以綠色、藍色絲線綉出最下面的尾毛,然後綉制尾羽上的眼斑。眼斑的色彩鮮艷、亮麗,綉制時要先用黑藍色的綉絨以套針綉制第一層,再用藍色、綠色兩種絲線摻雜綉制第二層,第三層要用紅色、黃色套入第二層中。綉完眼斑後,用淺灰色絲線以接針的方法綉出羽干,綉制時靠近眼斑處稍深,根部色淺。在羽乾的兩側按毛絲的走向以施針綉制羽幹上的羽毛,綉制時要自下而上層層綉制尾羽,使尾羽上下層疊,參差錯落。在綉制尾羽時先採用藍色、綠色絲線鋪綉,緊挨羽干處稍密,向外部逐漸略稀,綉完第一層後用中綠、黃綠施綉第二層,再用淺綠以細線加上軟毛綉制,邊緣要細而稀疏,裡面厚重。尾羽綉完以後,綉制背羽,尾羽與背羽銜接處以施針綉制,按「人」字形自每片毛的羽干綉向外緣,壓在尾羽上面,顏色以藍綠為主,適當加入黃色,自下而上層層綉制。毛片近頸項處漸小,線條要短、細密一些,可施加一些淺灰、黃綠絲線。孔雀的腹羽以施毛針綉制,顏色以淺黃、灰色加施。綉至頸部的時候,毛片小而短,所以用施針、短針綉制,頸部與背羽銜接處以淺綠、淺黃綉制,向上逐漸加至淺藍、深綠、深紫,使之色彩變化豐富。

綉制孔雀的面部時,用肉色加入少許粉紅,以短針綉制,然後用深灰絲線勾出眼睛的輪廓,以黑色絲線綉出眼睛的瞳孔,四周再用灰色綉出眼睛的晶體,在眼睛上方綉出深灰色紋路,形似眼眉,使眼睛有神韻。綉制孔雀頭上的飾羽時,先用赭色以接針綉出羽干,用紅色綉出飾羽,邊緣以細線綉出翎毛。在綉制時掌握好綉線的粗細搭配,各種顏色的融合過渡,綉制出的孔雀羽毛色彩相互輝映、光彩奪目。

魚的綉法

滿族曾經是漁獵民族,魚在滿族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進入農耕經濟和與漢族文化廣泛接觸後,滿族人不僅把魚作為食物,同時也作為欣賞的重要對象之一。滿族婦女非常喜歡綉制各種各樣的魚,綉魚時,作為實用品和欣賞品的綉法是不同的。在實用品上繡的魚力求生動活潑,色彩誇張,冷暖對比強烈,顏色艷麗,一般綉在枕套、被罩、枕頂上。綉欣賞品的魚,要做到真實自然、活靈活現,遠看似一條魚在擺尾,近看好像要躍出水面一樣。

以綉制金魚為例,在綉制時一般採用斜針、套針、鏈針等。綉制時首先從魚尾兩側起針,可以淺顏色絲線用斜針向里綉,大約0.5厘米為第一層,綉邊要齊、密、平。以兩到三層綉滿魚尾。接下來綉制第二層,採用套針以深顏色綉出魚身,綉制時留出魚鱗的空隙。然後以鏈針在魚背處綉二至三個彎形的魚鱗。頭部採用套針綉出。綉完魚身、魚頭之後,用斜針綉制出魚的眼睛,用接針將魚身、魚頭等各部位勾勒一圈,綉面上就呈現出一條顏色絢麗的金魚。

綉制金魚時還需要特彆強調從金魚的尾部用虛實針綉制,線要劈得很細,可用到十六分之一絲,顏色要淺。綉線自魚尾逐漸向魚身處加密、加粗,顏色也逐漸加深,使魚尾若隱若現、似有似無。綉制魚背時,用施針將魚背鋪滿,然後自魚頭、魚背部銜接處起針,按魚鱗大小自一側綉出一根0.5厘米長、與背部線條垂直的綉線,然後將線拉出弧形,再從中間落針鎖住,以此綉出所有的魚鱗。

要想把金魚繡得更細膩和精緻,還可以在綉制魚背時,採用施針自下而上逐個綉出魚鱗,每個鱗片用三至四種顏色,由淺及深,線由粗到細,後層鱗片壓在前層鱗片上。這樣綉出的金魚更加鮮活逼真。

魚頭也是採用施針綉制,綉到魚的嘴邊時顏色略淺,然後以稍深的綉線綉出魚嘴。綉制魚的眼睛時,首先以接針綉制出眼睛的外圈,然後以短針綉出眼睛,由外向內,顏色逐漸加深,綉線宜細,在眼球中間處,加少許亮色,使眼睛有晶瑩、通透之感。

在綉制金魚時色彩過渡要柔和、自然,綉線平整,粗細適度,這樣綉制的金魚才能躍然畫面,令人賞心悅目。

蟲的綉法

在滿族民間刺繡中,蟲是指點綴在花草上的飛蟲,主要以蝴蝶為主。蝴蝶美麗漂亮,往往與花草或貓等動物形影相隨,互為襯托,使綉品的藝術性更強,給人以無限的樂趣和遐想。蝴蝶的種類繁多,色彩斑斕絢麗、體態輕盈,羽翼薄如嬋娟。在綉制實用品中的蝴蝶時多採用平針、短針、連針、疙瘩針等綉制,綉面光潔、平整,顏色對比強烈,形象略有誇張,裝飾性較強。

綉制蝴蝶時,首先採用黑色的絨線以等距的短針綉出翅膀的輪廓,線要平,邊緣齊而密實。用淺白色絲線以直針綉制翅膀,綉線也可用至二分之一股,鋪完白色綉線之後,用淺藍色綉線參差綉制第二層。將翅膀綉滿之後,用斜針在翅膀上以粉色或深藍的絲線綉出幾條花斑,然後用疙瘩針在翅膀的斑點處打上幾粒。選幾種顏色,用鋪針按兩種顏色深淺相替綉出腹部。將眼睛用疙瘩針綉出,然後用黑色絲線以接針綉出彎曲的觸鬚,在綉完的觸鬚上用淺白色絲線等距離點上白色,讓圖案更顯生動、活潑,對比強烈。

在綉制欣賞品的蝴蝶時,要觀察蝴蝶顏色的明暗,以絲線的粗細、濃淡融合過渡,通過光線的折射產生出模擬的效果。先用黑色綉線將翅膀上的脈絡採用接針綉出來,線要轉折圓潤,一揮而就。勾好之後,在翅膀上鋪針,由里向外、由深到淺用施針排線,綉線由二分之一絨到四分之一絨逐步加細,綉到裡面深處宜用黑色加少許藍色,在翅膀外部加入深黃、淺黃,在深黃之中加綉赭紅。鋪翅的時候要留出中間的斑點,鋪完翅膀後,用藍色與青灰色的一絲絨加在綉完的脈絡上,使翅膀顏色豐富,隱隱透出光澤。以短針綉出翅膀的斑點,依據蝴蝶的圖案可綉成紅色、黑色。蝴蝶的腹部用深褐色與淺褐色絲線,以灰色勾出腹部輪廓,用短針綉出。眼睛可用黑線短針緊密綉制,針跡依稀可見,稍有一些鼓起。觸鬚與腳用接針以一絲綉出,線要均勻,長短一致,這樣才能使蝴蝶光潔絢麗。

總之,無論是綉制花鳥,還是綉制魚蟲,都要細心審視,仔細體察,靈活運用各種針法,才能綉出好的作品。滿族的民間刺繡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民間手工藝,它不僅是滿族的文化遺產,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滿族民間刺繡面臨著失傳的危機,會滿族刺繡的人越來越少,因而急需搶救和傳承。我們在這裡對滿族花鳥魚蟲刺繡方法加以簡要介紹,就是要使更多的人來了解滿族民間刺繡,學習其綉制方法,這樣既能豐富我們的生活,又可以使滿族民間刺繡得以發揚光大。

【注】 本文經作者授權,文章刊登於《滿語研究》2012年02期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文章已獲得作者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如有版權問題,請留言說明,我們將儘快與您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疆時空 的精彩文章:

魚米之鄉——嘉興市

TAG:邊疆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