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產感測器異軍突起,看「凌波微步」如何走好毫米波雷達之路

國產感測器異軍突起,看「凌波微步」如何走好毫米波雷達之路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2月26日報道(文/都保傑)

自動駕駛汽車大家已不陌生,而汽車之所以能夠自動駕駛,必然少不了諸多感測器作為「耳目」感知道路周圍環境,毫米波雷達就是其中關鍵的感測器之一。

在這一波技術熱潮推動下,毫米波雷達雖然沒有激光雷達那麼頻頻搶眼出鏡,但卻與行車安全密不可分。據了解,目前汽車行業里,毫米波雷達技術主要由大陸、博世、德爾福等傳統零部件巨頭所壟斷,很多中高端汽車都已開始配備。但隨著智能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無人機、智慧交通等激增出的新興市場和多元化應用場景,國內創業者其實也迎來了足夠寬裕的創新空間和發展機會。

汽車安全與創業緣起

2015年6月,於勝民博士創立了北京凌波微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決心要做行業領先的國產毫米波雷達,以提升汽車安全性能。談及創業緣由,卻略顯悲情。多年前,他的父親曾因一場車禍重傷住院,治療長達半年之久。

為了不影響他的學習,父母並未告知此事。回家得知實情後,湧上心頭的除了深深的愧疚,還埋下了一粒 「種子」,那就是「能不能發明一個產品裝在每一輛車上,讓汽車發現前面有東西就不要往上撞了?」在當時,國內外都還沒有類似的產品問世。

據了解,於勝民博士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博士師從國內人工智慧領域著名科學家徐波研究員(現任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畢業後他在中科院和政府部門從事過多年科技研發和管理工作。父親因車禍受重傷的刺激驅使他花費大量時間去深入探究有關技術。

「自助者天助之」,踏入毫米波雷達這一全新領域後,在該領域名師的指點和好友的幫助下,於勝民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帶領研發團隊開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毫米波雷達,取得了多項專利和軟體著作權。

「毫米波雷達跟安全帶、安全氣囊等被動式安全裝置本質的區別是可以提前發現潛在的碰撞危險。提前幾秒發現危險,為避免事故發生贏得了寶貴的緩衝時間。據國外研究,提前1秒剎車就可以避免80%的追尾事故。這是一種全新的主動安全系統,可以說是汽車安全系統的革命性進步。」

「此外,創業還需要看這項技術的成熟度是否達到了臨界點,是不是可以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於勝民對國產毫米波雷達產業的發展節奏有著自己的觀察思考,在考慮註冊公司時,國內了解毫米波技術的投資機構其實還很少,毫米波領域的創業者也寥寥無幾。

實際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德、美、日等幾個發達國家就率先開始了民用毫米波技術開發,只是受當時的工藝水平限制,造價昂貴,在市場上影響不大。最先進的產品剛開始都是應用在軍工領域,後來才逐步滲透到民用領域。

在於勝民看來,現在整個行業的半導體工藝和大規模加工製造能力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各種元器件的價格也很平民化,加上技術創新步伐的愈來愈快,最佳的入局機會已經到了。

多元化的應用場景探索

凌波微步的產品起初是定位做汽車安全的,後來發現還有很多工業領域對毫米波技術有廣泛需求。比如無人機,智能安防,智慧照明,包括倉儲機器人和搬運機器人等等。

於勝民博士介紹說,在車載毫米波雷達方面,凌波微步致力於研發多個頻段的產品,包括中、遠距離自適應巡航雷達、汽車盲點監測雷達等,滿足汽車在遠、中、近不同距離範圍的探測需求,最遠可探測距離達200米、跟蹤多達32個目標,精度達到厘米級,輔助汽車實現防撞預警、緊急剎車、自適應巡航、盲點監測、泊車輔助等眾多功能。

還有一個廣泛的應用場景是大型行業無人機,例如植保無人機,巡檢無人機等。一方面這類無人機在戶外空中飛行需要自動避障,比如遇到樹林,電線、建築物等要能夠主動避開。另一方面很多地形都是有起伏的丘陵地帶,為了達到比較好的覆蓋,保持安全的工作高度,需要準確、穩定探測飛機和地面的高度,以做到仿地飛行。

在這方面,凌波微步的毫米波雷達產品可實現超過50米的探測距離,距離精度達0.02米,能探測30米遠直徑不小於0.5cm的電力線。

據悉,有些無人機也用其他類型的感測器,像激光雷達,超聲波等等,但超聲波只能探測幾米遠,激光探測雖然遠且精確但很昂貴,用在無人機上性價比不高。毫米波雷達則能彌補超聲波探測距離近和激光雷達昂貴的不足,既足夠可靠,又足夠穩定,性價比更高。

除了無人機,毫米波雷達在智能機器人避障和SLAM定位導航方面也能發揮很大作用,目前凌波微步正在和多個合作夥伴做這方面的測試。

毫米波雷達還可以用在安防場景。很多重要設施附近禁止非法人員進入,通常情況下就是部署人力和安防產品,例如裝監控攝像頭,達不到全天候工作的要求,大霧或者雨天等光線不好的時候攝像頭很可能就無法正常工作了,動感光纖的誤報率則特別高。毫米波雷達就不會有這些問題,一般來說,入侵的目標都是一個運動的目標,毫米波雷達對運動目標極其敏感,一旦有有人試圖入侵,絕逃不過毫米波這隻「神眼」。

此外,凌波微步也在探索智慧路燈和智慧交通方面的應用,這些技術在德國、挪威等歐美國家已經有成功的應用案例,不僅可以大幅降低路燈能耗,實現節能環保,而且可以實現人流量和車流量監控,便於提升以後的智慧城市管理水平。

於勝民博士坦言,汽車行業門檻很高,目前的毫米波雷達產品要裝在汽車上還需經過較長時間的嚴格測試才能上車,畢竟這是一個安全產品,關乎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要慎之又慎。公司也正和多個合作夥伴一起做聯合開發測試,包括和自動駕駛技術廠商一起做系統級的解決方案。


核心成員和融資相關

除了於勝民博士,凌波微步的核心研發成員都來自清華、北大、微軟、國防科大等業內領先的研發機構,80%以上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其中聯合創始人兼CTO王永超是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本科和碩士,原華為高級研發工程師,法國湯姆遜公司研究員,目前負責雷達硬體架構設計、雷達模擬測試與調試等工作。陳海濤是北京大學數學系本科、計算機系碩士,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和盛大創新院擔任高級研究員,現在公司負責信號處理和演算法開發。

據悉,凌波微步在2017年5月曾獲輕舟資本近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現在已經啟動A輪融資,新一輪融資一是用來擴大研發隊伍,二是組建銷售團隊及渠道,三是用於生產性周轉資金。毫米波雷達是一種技術複雜度比較高的科技產品,面對當下市場競爭環境,要做到快速完成研發並投入實際應用,對一家創業公司而言挑戰和困難都是不言而喻的。

創業維艱,沒經歷過的人很難體會到其中艱辛,比起以前的舒適生活,創業以來的工作壓力增加了很多,「累並快樂著!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創業初期所經歷的挫折,對以後的成長更有幫助。」於勝民信心滿滿地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HomePod智能音箱出現「白環」問題,蘋果質量控制流程存失誤
價格漲跌引人擔憂,數字支付平台Stripe停止支持比特幣交易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