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場失利,但是安條克三世還是達到了戰略目的

戰場失利,但是安條克三世還是達到了戰略目的

公元前218年的整個冬季,安條克和他的整個大軍都在位於港口城市阿克的冬季營地休整。與此同時,托勒密王朝倉促重組的陸軍正在進行高強度的訓練,試圖緊急提升軍事素質。到了第二年夏季,托勒密四世下定決心帶領他完成訓練的軍隊進入巴勒斯坦南部,與塞琉西帝國的軍隊進行一次決定性的會戰,從而將他們驅逐出敘利亞。

公元前217年6月,托勒密四世親自率領由7萬5千人組成的大軍,穿過西奈沙漠,來到拉菲亞城西南紮營。而安條克三世得知消息後,則帶領6萬8千人沿著從加沙通向拉菲亞的沿海道路前進。兩位國王都不知道,接下來的拉菲亞會戰成為整個希臘化世界中,自伊普蘇斯會戰以來,已知的規模最大的一場會戰,它將決定敘利亞未來17年的歸屬,也間接影響了地中海世界的歷史發展進程。

雙方的會戰在一塊區域狹窄的平地上展開。托勒密投入戰場的總兵力,包括5萬6千至6萬1千人的馬其頓方陣步兵、3千名皇家步兵、3千名克里特輕步兵、5千名騎兵,以及73頭非洲象。在塞琉西一方,3萬名重步兵為中堅力量,5千名希臘僱傭軍也可以以方陣形式作戰,2萬7千名輕步兵,騎兵有6千人,而體形較大的印度象則有102頭。

終於,在連續幾天散兵間的游擊戰後,公元前217年6月22日,雙方決定進行一次會戰。安條克的戰象部隊佔有優勢,它率先發動了進攻,憑藉著戰象體形和數目的優勢,塞琉西的象群取得了壓倒性勝利,托勒密的戰象在遭受重創後開始潰逃。慌不擇路的北非象群在後退的過程中衝進了嚴陣以待的托勒密左翼騎兵中,頓時,托勒密四世親自率領的騎兵部隊被失去理智的戰象沖的七零八落。安條克的騎兵隨後趕到,在右翼佔據了絕對優勢,托勒密四世逃到了戰線的中央方陣繼續指揮戰鬥。

然而在戰場的另一端,局勢的發展卻剛好相反。由於重步兵不足,安條克三世的中路處於劣勢,而且安條克的左翼騎兵,被托勒密的僱傭軍騎兵迂迴擊敗。這樣,在雙方主力方陣交戰前,雙方各自以自己的右翼擊潰了對手的左翼。

會戰進行到這裡,安條克三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沒有命令取勝的騎兵迂迴包抄托勒密中路主力的背後,而是選擇了在右翼繼續追擊,也許他是想在追擊中殺死托勒密四世,從而徹底的摧毀托勒密軍隊的指揮中樞。但是,僥倖逃脫的托勒密前往中央方陣,繼續指揮戰鬥,與此同時,同樣在側翼獲勝的托勒密的右翼騎兵做出了更有利戰局的選擇。托勒密的右翼騎兵和希臘僱傭軍開始攻打安條克中央方陣的側後方,正面戰場處於2:3 的數量劣勢,背後又遭到打擊,塞琉西的方陣迅速的崩潰了。

當安條克意識到追擊當面的騎兵部隊是錯誤的時候,他的主力已經潰不成軍,無奈之下,他只能帶領殘兵向東北方的拉菲亞城方向撤退,幸好托勒密四世沒有追擊的意願,安條克才得以重整軍隊。

決定性的拉菲亞會戰就此結束了,安條克三世在會戰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大約1萬名步兵,300名騎兵戰死,被俘虜的步兵也達到了4千人,此外,他的戰象大多落入了托勒密的手中。托勒密的損失,則主要集中在戰敗的左翼,1千5百名步兵、700名騎兵和15頭戰象被殺,大約26頭戰象被俘虜。僅就傷亡情況而言,對安條克三世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場災難。

然而整個第四次敘利亞戰爭的結局,對安條克三世而言卻並非不能接受。在拉菲亞會戰之後,亞歷山大里亞立即發生了大規模的叛亂,受此影響,托勒密四世無法繼續進行戰爭,戰敗的塞琉西帝國征服了敘利亞沿海的腓尼基地區,而且安條克三世還騰出手來,應對其他戰略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史明志 的精彩文章:

本該直取莫斯科,但是希特勒想歪了
英國的「霍去病」黑太子愛德華

TAG:鑒史明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