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來而不往非禮也 「子婿日」您知道么?

來而不往非禮也 「子婿日」您知道么?

進了正月都是節,初二這一天回娘家的習俗大家都知道,跟著自己的丈夫帶上禮物回娘家省親。俗話說:來而不往非禮也,到了正月十一,岳父岳母會邀請自己的女婿女兒到家裡吃飯,作為回禮,所以今天被中國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子婿日」是很有歷史淵源的,在古代,正月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還沒有吃完,因此會利用這些祭祀過神靈的美食來招待女兒和女婿,作為初二女兒回門時的一個答禮。而正月十一這天,女兒女婿趕回娘家必須由娘家的哥哥或者弟弟提前出門來迎接,以此表示娘家人對女婿的敬意和重視。

「子婿日"還叫炮龍節、請紫姑日,在這一天,中國各地風俗也不太一樣,比如,廣西賓陽會在正月十一的晚上舉辦獨具特色的傳統節日——「炮龍節」。長長的炮龍被大夥熱熱鬧鬧的舞起,就意味著來年紅紅火火、平平安安。而在陝西的一些地區,子婿日也由請女婿吃飯演變成了送燈籠。其實,無論什麼樣的形式,都是中國禮文化的一種象徵。

請紫姑日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紫姑,傳說中的女神名。我國的西南方,尤其是湘西地區,民間傳說其為廁神,又作子姑、廁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世人謂其能先知,多迎祀於家,占卜諸事)。最早記載「紫姑」的文獻是南朝宋人劉敬叔的《異苑》。大致說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並在正月十五這天被害死在廁所里,天帝憐憫,封她為廁神。

但中國民間敬奉紫姑並非因為她是廁神,而是紫姑代表了封建社會中深受壓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來祭祀。(資料來源:《春節》《映像鬼神――圖說中國傳統神秘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慕皇珠寶 的精彩文章:

TAG:慕皇珠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