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12:衝冠一怒真的只為紅顏?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12:衝冠一怒真的只為紅顏?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12:衝冠一怒真的只為紅顏?

各位書友大家好,歡迎繼續做客老齊的讀書圈,今天我們繼續講講吳三桂的故事,昨天說到了,吳三桂已經沒有了退路,他對李自成的幻想完全破滅,如果投降過去,必然只有死路一條,隨即他抽出寶劍,砍斷了桌案,並說出了那句驚世駭俗的話,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於是史學家們紛紛以此判斷,他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調轉馬頭返回山海關。我們說了,之前吳三桂已經把山海關獻給了李自成,帶著錢和他老爹書信的農民軍已經接管了山海關的防務,但做夢都沒想到,吳三桂能在路上突然折返,結果根本還是一臉懵逼就全都被殺得身首異處。吳三桂奪回了山海關,總算是有了落腳之處,此時他還在糾結,到底下一步該怎麼辦。他的內心裡也是不願意叛變到清朝的,因為畢竟打了這麼多年,而且滿清始終是異類,所以要比李自成更難以讓他接受。此時他的有三個選擇,一個是盛怒之下去找李自成算賬,但肯定是以卵擊石,壯烈殉國,留的一個千古美名,二是繼續投降李自成,忍辱負重,但他重新奪回山海關,絞殺農民軍之後,這個選項似乎已經不存在了。即使他沒有奪回山海關,我們剛才也說了,他仍然是死路一條。而且這麼死還會很屈辱,搞不好還要被蹂躪和折磨,屬於是既沒命也埋沒了名聲,應該是最差選擇。第三條路,就是最理智的決定,反戈一擊,投靠清軍。讓清軍替自己報仇雪恨,這條路會讓自己背上千古罵名,但在當下卻是對自己對手下的兄弟最有利的出路。

此時的皇太極已經掛了,清軍有多爾袞攝政,這一天他接到了吳三桂的信。在信中,體現出了吳三桂的狡詐,他把自己寫成了一個亡國孤臣,而亡我大明之人,正是李自成這個王八蛋,所以我懇請你們發義兵,幫我報亡國之恨。然後把這種幫助,寫成了大仁大義,似乎清軍和明軍從不打仗,清軍跟明軍世代友好一樣。多爾袞一看就明白了,這其實就是一封投降書,不過這到給滿清提了個醒,亡國孤臣確實是一個可以利用的營銷點。以前滿清揍明軍是入侵,是一種非正義的戰爭,現在有了李自成這個混蛋一攪和,我變成了義軍。沒有比這個再好的機會了。而事實證明,清朝歷代皇帝都是這麼宣傳的,我是從李自成手裡奪的江山,是幫你們明朝報仇雪恨的,所以我不是入侵,清朝皇帝還對於明朝皇帝特別友好,修了十三陵。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朝代更替是對前朝這麼友善的。這無非就是一種政治借口。而這個政治借口最早是吳三桂提出來的。

多爾袞接到這封信大喜過望,因為他跟吳三桂打了這麼多年,知道這是一個狠角色,又有險關可守,滿清前進並不容易,如今唾手可得基本就跟中了彩票一樣,他甚至怕吳三桂反悔,所以馬上就帶兵上路了。當多爾袞到達山海關前的時候,發現李自成也來了,李自成帶了六萬精銳,並且押著吳三桂的父親吳襄,他知道吳三桂是孝子,所以他讓吳襄來繼續勸降吳三桂,但吳三桂其實早就想清楚了,對於他們父子兩來說,不投降吳襄必死,如果投降父子兩一塊死。所以吳三桂是個頭腦相當清楚的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看的很清楚。不像有些糊塗蛋婦人之仁,吳三桂回信,跟父親吳襄決裂,說他不當忠臣,我也不當孝子。

李自成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好話說盡也沒用,那就只能來硬的了,於是發起了猛攻,多爾袞來之前,他們兩個已經死磕了一天一夜。吳三桂此時也已經岌岌可危,而多爾袞卻不著急,說你把頭剃了,把衣服換了,我立馬出手。吳三桂看著這個形勢,也已經沒有辦法,只好乖乖就範。滿清要降服漢人,通常就是讓你剃頭留辮子,他們認為,你只有剃頭之後,才沒有了退路。不光吳三桂這樣,之後對老百姓也是如此。吳三桂剃頭之後,多爾袞果然沒有食言,他命令吳三桂開城門衝鋒,你先衝出去,我的大軍隨後就殺過來。吳三桂現在還有的選擇嗎?他知道,這是多爾袞最後對他的試探,也同時在摸底李自成部隊的實力,畢竟清軍還沒有跟農民軍動過手。

吳三桂帶兵殺入敵陣,左突右沖,從早上殺到晚上,但無奈敵眾我寡,總是陷入重重包圍之中,多爾袞足足在關前看了一天,他大概已經知道了大順軍的虛實,而八旗軍隊也已經休整了幾天,士氣正旺,第二天一早下令清軍三面入關,正在吳三桂和李自成的大順軍絞殺之時,清軍阿濟格和多鐸的帶領下,突然用騎兵衝鋒,這完全出乎李自成預料,大順軍慘敗,精銳喪失殆盡,而他從北京抽調的援軍,並未及時趕到。在李自成撤兵敗走的同時吳襄被斬首泄憤,吳家上下30餘口也在北京被殺。

李自成這一敗就敗的相當徹底,多爾袞帶著清軍直撲北京,根本不給李自成重整旗鼓的機會。而吳三桂根本就沒休息,他也不想休息,帶著他軍隊,追著李自成的舊部一路窮追猛打。就像發瘋的野獸一樣,既為他自己,也為了家人報仇。他隨後平定陝西,攻取四川,收復雲貴,連多爾袞都沒想到,吳三桂竟然這麼賣力,至少比洪承疇祖大壽那些早先投降的漢人要賣力多了。而且吳三桂還不邀功,他只要求信任,只有清朝信任他,他才有更多的報仇的機會。順治十七年,吳三桂終於得到了他的獎勵,被封為平西王,世世代代鎮守雲南。此外建寧公主嫁個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注意這個建寧公主是皇太極的閨女,也就是康熙皇帝的姑姑,1653年,他只有13歲的時候,就嫁給了吳應熊,後來被金庸寫成了康熙的妹妹,韋小寶的7個老婆之一。歷史上,1675年吳應熊被康熙處死的時候,他們已經生活了22年,康熙皇帝後來還經常慰藉這位姑姑,直到1703年建寧公主才去世,此時他63歲。

很少有一個投降滿清的漢人,能像吳三桂這麼徹底的,一開始大家確實是對他提心弔膽,但吳三桂從不抱怨,他要用自己的努力打消別人的猜忌,他追著南明的最後一個皇帝永曆皇帝的足跡來到雲南。可惜大明雖然覆滅,但仍然沒有改變內鬥的老毛病,天天還在那爭權奪利。毫無戰鬥力,倒是吳三桂一路追擊下來,把永曆皇帝趕出了雲南,甚至攆到了緬甸,但是吳三桂仍不滿足,他深入緬甸,只為親手弄死這位南明的最後一任皇帝。此時的他可能已經自暴自棄了,既然當了叛徒,既然當了惡人,那就判到底,惡到底吧。最後他用弓弦親手勒死了南明最後一絲希望。據說在殺死永曆之前,他也內心掙扎過,也不由自主的下跪,但這些感性感情,都沒有戰勝過他求生的理性。

吳三桂在雲南就想這麼一直混下去了,遠離那些讀書人,遠離權利中央,他帶著自己失而復得的真愛陳圓圓,神仙眷侶,覺得這種日子已經是上天的恩賜了。他真的別無所求。在這裡他蓋了三座宮殿,收集珍寶無數,他從一個渴飲刀頭血的武將,變成了一個紈絝子弟。後來數十年後陳圓圓年老色衰,加之與吳三桂的正妻不和,這才出家修道。而吳三桂仍然是一位寬厚長者,對雲南他一直也是盡心竭力。慢慢的他自己也信佛了,變成了一個佛教徒,雲南也是佛寺遍地。

但也許是吳三桂追殺南明永曆的時候發力太猛,做的太過了,這讓清朝皇帝後背發涼,再加上康熙皇帝雄才偉略,天生對於權力有說不完的慾望,三藩始終讓他如芒在背,為了確保大清江山萬無一失,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決定削藩,解除藩王的兵權。這一年康熙剛剛20歲。

為滿洲人打下了大半個中國的吳三桂,怎麼也沒想到事情變化的如此之快,他跟多爾袞和順治之間有心照不宣的默契,但對於康熙這個毛頭小子,實在沒什麼感情,雲南是他並不豐厚的報酬,而現在這個坐享其成的小孩,要把他這微不足道的報酬也搶走。

這讓吳三桂相當害怕,因為在投降滿清之後,他對於南明的追殺,讓他成為了天下漢人的共同敵人,一旦自己失去了封地和兵權,那麼早晚會身首異處。作者說,他願意承擔罵名為吳三桂開脫,再度叛變並非吳三桂的本意,而是形勢所迫。如果康熙皇帝再成熟一點,等吳三桂百年之後再削藩,那麼這場刀兵之禍本可以避免。

康熙十二年也就是1674年,吳三桂60歲了,他經過了兩個月的彷徨猶豫之後,不得不再度做出人生的重大抉擇。這距離他上次出征已經過去了10幾年。養尊處優的平西王早就沒有了當年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銳氣,身邊的幕僚一個勁攛掇他起兵,但他始終下不來決心,這次他的猶豫不決,讓他措施了起兵良機。直到兩年後他62歲,才重新帶領20萬大軍踏上征途。那麼吳三桂這次起兵,結果又怎樣,他又緣何會失敗呢?咱們明天接著講。

目前老齊在【知識星球】,目前建立了兩塊自留地。

(如果搞不定,進不了星球,可以去下一個App)

下載知識星球App找

跟老齊隨時交流

【齊俊傑的粉絲群】這裡面我們講主要針對讀財報和看財經人群服務,大家對於投資中的困惑都可以跟老齊來交流,老齊也會經常在群里分享一些投資數據,資產配置方案,以及做出一些投資或者財經熱點方面的答疑解惑。只要進入就不用再花錢提問了。這樣也能減少大家的負擔。一些熱門的問題,老齊還會在這裡安排一些小講,也方便大家討論。

下載知識星球App找

跟老齊隨時交流

【老齊的讀書圈】這裡面,我們主要照顧讀書的朋友,讓愛讀書的朋友匯聚在一起,交流讀書心得,群友們還上傳了自己的讀書筆記,和匯總表格。我們一起創造一個互相激勵的讀書環境,

另外購買了蜻蜓服務的朋友,在這裡面,每天都能看到當天推送的讀書內容的文字版內容,讀書圈子裡為大家提供音頻服務,與當天的讀書圈內容同步。

目前,我們已經將近7000名小夥伴聚在一起認真學習了,還有很多小夥伴,分享了獨家學習筆記,甚至有的小夥伴極其認真,把老齊講課的內容做成了表格,都會在群里分享給大家。您要再不來,就跟不上我們的進度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齊的讀書圈 的精彩文章:

攻心說話6:為什麼千萬不能有話直說?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4:如何批評別人才會更有效

TAG:老齊的讀書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