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剛融了B輪1億美元的蛋殼公寓,能否避免被洗牌?

剛融了B輪1億美元的蛋殼公寓,能否避免被洗牌?

在長租公寓市場面臨洗牌的這兩年,還是不斷有品牌傳來融資的好消息。

根據騰訊《一線》今天(2月26日)的報道,互聯網長租公寓運營商蛋殼公寓宣布完成1億美元的B輪融資,由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高榕資本聯合領投,酉金資本、元璟資本、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跟投,A+輪投資方愉悅資本繼續追加投資。

據蛋殼公寓創始人兼CEO高靖介紹,這輪融資將更多用於幾個基礎建設部分:

1. 擴大業務規模,通過持續的擴張和布局,逐步覆蓋全國所有的一線和新一線城市;

2. 完善互聯網大數據系統,拓展出更多的增值服務;

3. 持續加大在維修、保潔以及服務標準化和滿意度評估體系上的建設力度,參與行業規則制定;

4. 在房屋產品研發設計上繼續發力;

5. 加大品牌建設的投入。

除了已經打開局面的長租公寓品牌自如、魔方、相寓等,2015年市場上出現了一大批長租公寓品牌,蛋殼公寓就是其中之一。風口一來,資本就開始蠢蠢欲動,長租公寓市場就在這兩年迎來了投資潮。當然今年最受矚目的,還是一月份完成了40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的長租公寓品牌自如,由紅杉資本等領投,同時資方還有騰訊。蛋殼公寓創立至今,也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裡完成了三輪融資。

只是,資本跑步入場,卻並沒有從市場中得到有關盈利的好消息。

《南方都市報》文章《融資收購動作頻頻,長租公寓市場將迎大整合?》中就有表示,不管是大型開發商旗下的長租公寓品牌,還是創業型品牌公寓,盈利都是行業痛點,目前尚沒有一家品牌公寓做到整體盈利。龍湖集團副總裁兼冠寓公司CEO韓石曾表示,長租公寓三年內不考慮盈利;碧桂園集團上海區域總裁高斌也曾表示,長租公寓前期不虧即是賺。

蛋殼也和部分品牌差不多,有著自己「獨特」的「非中介」定位,做著「押一付一、無中介費、零附加費」等宣傳。但這一度讓部分外界對其盈利模式產生了質疑,有用戶就在網上表示「雖然不收取服務費和中介費之類的雜費,那是靠什麼盈利的呢?打算入住,但是看不到它們的贏利點我心裡也有點害怕。」《北京晚報》就報道過蛋殼用戶遇到了「押一付一實為分期付款」的情況:

《財經》雜誌的文章《中國最貴「二房東」是怎麼誕生的?》曾說過,長租公寓是重資產模式的行業,「房址、房源、房價、資金成本、運營水平都影響著長租公寓企業的盈利水平」。而分散式長租管理又偏重運營和服務,如果控制不好高昂的成本,那麼盈利就更是天方夜譚,「高端品牌」路線也只能成為又一個華麗的噱頭。

而且,整個長租公寓行業正面臨洗牌。

巨頭紛入的分散式長租公寓市場中,頭部效應在逐漸顯現。公開資料顯示,頭部戰隊品牌相寓已擁有40多萬間房源;自如目前有50萬間分散房源,背靠鏈家的房屋資源和管理系統,它有更明顯的渠道與拿房優勢,競爭有力。

在市場已經被頭部品牌佔據了大部分份額的情況下,蛋殼這部分房源數量暫時有限的品牌競爭力並不強勢。何況頭部有些還有騰訊、小米等互聯網巨頭的背景。在臨近洗牌的關鍵年裡,其他品牌一不小心就有被整合的危險。

於2017年陣亡的長租公寓品牌已經可以拉出一個長名單了:廣州Go窩公寓、深圳Color公寓、V客青年公寓、西安好熙家公寓、北京聚福緣公寓......這些品牌皆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鏈等問題倒閉或被頭部收購。

還有,長租公寓安全問題頻出,用戶體驗不佳,和一系列政策問題也是目前長租公寓發展中的不利因素。

2017年自如「甲醛房」「隔斷房」的問題就不斷地被提及,導致了主打運營和增值服務的長租公寓在輿論和用戶滿意度上的下滑,同時網上關於長租公寓管理混亂的吐槽也不勝枚舉。

對小品牌不利的還有政策和稅收問題。雖有利好的REITs(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政策在加速獲批中,但離成熟落地還有一段距離。國內目前也還沒有太多關於租房品牌的稅收優惠政策。

當然,能夠得到融資是好事,尤其是面對加劇的競爭和整合中的行業,但如果只靠資本和風口,而解決不了房屋資源和盈利等行業痛點,蛋殼們的發展空間恐怕還是有一定的局限。只是不管市場如何發展,資本世界如何介入,房屋租賃的本質還是居住,相信用戶們也只是希望自己花錢能夠住的清靜和踏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傳螞蟻金服欲增發融資50億美元,估值將超1000億美元
蘋果在二代AirPods中加入Siri,會因此掀起耳內AI風潮嗎?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