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柏林電影節:女性撐起半邊天,中國導演遺作受肯定

柏林電影節:女性撐起半邊天,中國導演遺作受肯定

第68屆柏林電影節各獎項名花有主,女性作品撐起半邊天,中國導演胡波遺作《大象席地而坐》受肯定。

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各獎項於當地時間24日晚在柏林電影宮揭曉,多國合拍的爭議性影片《不要碰我》獲最佳影片金熊獎;韋斯·安德森憑藉動畫電影《犬之島》獲得最佳導演獎。首次出演電影的演員安東尼·貝耶憑藉電影《祈禱》拿下最佳男主角獎。本屆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沒有華語電影的參與,而一部名為《大象席地而坐》的中國影片在電影節上獲得彌足珍貴的肯定。

女性導演撐起半邊天

第6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入圍主競賽單元共有24部影片,其中19部影片角逐金、銀熊獎。整體上看,這些影片延續了柏林電影節反映社會和政治現實的風格。比如,有兩部電影聚焦難民問題,同樣還有多部電影改編自真實歷史事件和傳奇人物經歷。更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本屆柏林電影節拒絕符號政治,沒有打算支持#MeToo而換紅毯,但是電影節仍然將娛樂圈打擊性騷擾、支持女導演創作作為重要議題,主競賽單元中幾部女性執導的電影也格外引人關注。其中,主競賽單元參加金、銀熊角逐的19部影片中有4部由女性執導,分別為《基伯龍的3天》《我的女兒》《不要碰我》和《面目》。這些影片因對人物精神世界細膩的刻畫和女性特有的力量而與眾不同。

而從最終的獎項看,也足以看出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對女性電影人和女性題材作品的青睞:羅馬尼亞女導演阿迪娜·平蒂列的長片處女作《不要碰我》斬獲金熊獎和最佳處女作獎;波蘭女導演瑪高扎塔·施莫夫茲卡的《面目》拿下評審團大獎;聚焦老年女同題材的電影《我的女兒》拿下阿爾弗雷德·鮑爾獎,該片女演員安娜·古倫拿下最佳女演員獎。

奪得金熊獎的《不要碰我》由羅馬尼亞、德國、捷克、保加利亞和法國五國合拍完成。這部電影以實驗性拍攝手法,描述了身心缺陷人群的情感世界。影片因為大膽露骨的鏡頭語言,在電影節期間上映時曾引發大批觀眾離場。導演阿迪娜·平蒂列在當晚頒獎典禮上表示,這部影片為觀眾提供了重新觀照自身可能性的鏡子,邀請觀眾「在充滿衝突的世界中擁抱差異性,並重新思考已知的一切」,希望此片能在日後公映。

波蘭影片《面目》講述了一個以波蘭小鎮豎立全球最高耶穌雕像這一真實事件為背景的虛構故事,男主人公在建造雕像過程中遭遇事故,經過換臉手術後,生活及周圍人的態度發生改變。影片圍繞這個故事展開對宗教的諷刺和反思。

義大利女導演勞拉·比斯普里執導的《我的女兒》是一部有關女性自我發現的影片,該片以義大利撒丁島鄉間為場景,一個10歲女孩發現了自己的身世,並在與生母和養母的相處中找到內心的答案,也讓觀眾領略到女孩質樸的愛與力量。

胡波遺作《大象席地而坐》獲肯定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沒有華語電影的參與,中國導演胡波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在電影節上獲得彌足珍貴的肯定。繼德國當地時間2月23日青年導演胡波遺作《大象席地而坐》獲得柏林電影節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論壇單元)後,次日又收穫了第二份榮譽,「GWFF最佳處女作特別提及」。

《大象席地而坐》片長近4小時,講述北方小城幾個主人公一天內發生的故事,他們遭遇不同的麻煩,非常沮喪和悲觀,一起上路去滿洲里看傳說中整天坐著的大象。其導演胡波於2017年10月自殺,自殺前曾表達了其生存狀況困境以及對於堅持藝術創作的困惑。

電影在柏林放映四場,全部滿場,映後交流也非常熱烈。觀眾們並非都知道幕後的故事,許多反饋來自於對於電影本身的觸動。柏林電影節官方稱:「這部極富視覺魅力的作品,以大師般的手法將一系列主人公的生世串聯起來,敘述了張力十足的一天中發生的故事,從清晨到日暮,逐漸勾畫出一個私慾橫流的社會。」

這樣的肯定,雖然導演看不到了,但也算對於逝者遲來的安慰。誠如胡波母親所說,「胡波的電影,已經留下來了。」

從現場各家發出的影評來看,《大象席地而坐》氣質比較頹喪,同時導演的個人風格鮮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副教授王紅衛老師評價稱,「《大象席地而坐》最為可貴的品質就是真實。它是一部真實地反映當下中國人生存現狀的電影,這在目前的中國電影中,是寶貴和少見的。」據參與了柏林現場的豆瓣網友敘述,現場觀眾們關心電影是否會在國內上映的事宜,工作人員表示會爭取國內上映,中國現在也有藝術院線。

第68屆柏林電影節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

《不要碰我》Touch Me Not

評委會大獎:

《面目》Twarz

阿爾弗雷德·鮑爾獎:

《我的女兒》Las herederas

最佳導演:

斯·安德森(《犬之島》Isle of Dogs)

最佳女演員:

安娜·古倫Ana Brun(《我的女兒》Las herederas)

最佳男演員:

安東尼·貝耶Anthony Bajon(《祈禱》La prière)

最佳編劇獎:

阿隆索·帕拉西奧斯/ Manuel Alcalá (《博物館》Museo)

最佳藝術貢獻獎(服裝和美術設計):

Elena Okopnaya(《多甫拉托夫》Dovlatov)

最佳紀錄片獎:

《瓦爾德海姆》(Waldheims Walzer);

特別提及:《薩滿之前》(EX PAJé)

最佳處女作獎:

《不要碰我》(阿迪娜·平蒂列);

特別提及《大象席地而坐》(胡波)

最佳短片獎:

《Men Behind the Wall》

短片評審團獎:

《Imfura》

奧迪短片獎:

《Solar Walk》

來源:新華社 時光網 澎湃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銀幕穿越者 的精彩文章:

2017中國電影票房破559億收官
「彈幕鼻祖」A站停擺之殤

TAG:銀幕穿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