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社評:讀懂新時代大數據,就能讀懂修憲

社評:讀懂新時代大數據,就能讀懂修憲

中共中央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25日公布後,吸引了全社會的極大注意力。修憲是國之大事,專業性又很強,了解修憲的時代背景、這樣做的驅動力以及它與現實的呼應關係十分重要,否則就可能出現理解的偏差。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修憲一定是這個時代的「大數據」支持的,而非社會發展進程中細枝末節導引的作品。那麼這些年中國的「大數據」都是哪些呢?

十八大以來,中國社會面臨了一些由之前內部積累和近幾年外界巨大變遷帶來的嚴峻挑戰。在習近平同志的領導下,新的領導集體沒有知難而退、消極守成,而是迅速發力,推動了波瀾壯闊的全面深化改革。除了嚴懲腐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還堅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承擔了這一過程中的諸多風險。

不能不說,我們生活在歷史背景感極強的時代,我們幾乎能夠聽到大的力量和可能性碰撞、摩擦發生的聲響。當下中國的執政者是非常奮進的一個團隊,他們胸懷大志,目標明確,且勇於擔當。他們對抓住機遇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以及對大幅提高中國社會的民生水準、實現社會公平正義都懷有熱切願望和責任感,他們很想為這個國家和人民做出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貢獻。

有意思的是,當下是全球化和互聯網的時代,中國雖已握有了驚世駭俗的經濟實力,但國家崛起未久,在世界各種思潮和信息的大流動中仍遠未能站到上游的位置。全球化擴大了成事的機會和資源,同時也極大增加了每一個選擇的評價角度,帶來價值標準的交織和錯落,使不同力量的極端化和社會整體的患得患失成為風險。

全世界當下最有影響力的價值體系是美歐建立的西方式價值體系,它直到今天也塑造、影響了中國相當一部分人的思維方式。其實西方價值體系正在一些關鍵樓層或位置發生塌陷,「民主」等被西方社會長期探索、實踐的核心概念不斷發生在現實中嚴重「潰瘍」、異化的情況。

對照「普世價值」從低年級開始當小學生,這不是中國的歷史性選擇。中國的道路如果通俗些說,就是不忘被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喚醒的、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年代就有了的政治初心,博採眾家之長,目標直指民族偉大復興和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而今天,黨領導我們來到已經「一覽眾山小」,但前方仍有大山聳立的位置上。

中國無法以停下來的方式休整,每一年我們都會相信:今年很關鍵,有新的硬骨頭要啃。黨已經制定2035年和2050年需要分別實現的總體發展目標,這個國家一年、甚至一個月也松不得,它必須只爭朝夕。

我們的國家必須團結,充滿活力,我們要有能力在西方對華防範之心越來越重的時候保持對外開放,同時不讓各種外部干擾、忽悠消解我們的自信。中國無疑是今日世界綜合體量最龐大、行進速度也最快的航船,把握這樣的航船人類從未有過經驗,而它是中國的黨中央必須做到而且做好的。

這一切就是今天中國行將修憲時的「大數據」,修憲實際是對這些大環境、大現實、大動向的回應。無論從西方政治學的某個原理,或從中國文化中的某個單一線索來審視這次修憲,都會把它看窄,甚至可能看偏。我們決不能離開時代大數據的邏輯,而掉入各種各樣的小邏輯。

中國社會的主旋律十分強大,國家前進的方案和步驟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對應主旋律的節奏設計規劃的。但這個社會同時崇尚共同前進的原則,所以中國對共識的追求永不懈怠。希望修憲過程為中國探索擴大共識再添經驗和成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舒客解讀《戀愛先生》靳東江疏影愛情觀 真心陪伴才能攜手一生
地球在「沸騰」!NASA發布2017全球氣溫:有記錄以來第二高溫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