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個世紀,中國曾援助阿爾巴尼亞數百架戰機,怎麼回事?如今大多躺在山洞裡

上個世紀,中國曾援助阿爾巴尼亞數百架戰機,怎麼回事?如今大多躺在山洞裡

位居東南歐巴爾幹半島西岸的阿爾巴尼亞,曾擁有數百架蘇聯和中國製造的各型戰機,頗受世人矚目。其中在20世紀60年代末,阿爾巴尼亞已擁有中國援助的各型戰機總計155架。其中包括殲-5、殲教-5和殲-6等。

殲-5是我國製造的第一代噴氣戰機(見下圖),以蘇聯米格-17為原型,採用機頭進氣的後掠式中單翼氣動布局,乃單座單發的高亞音速的空中利器。最高時速1145km,約為0.934馬赫(一馬赫即一倍音速,約340m/s)。1962年阿爾巴尼亞接收首批殲-5戰機12架,由瀋陽製造。當時在不當軍火商的思想指導下,中國的對外軍援都是無償的,而且不附帶任何條件,提供自己最好的產品和設備,並保證受援國充分掌握使用和維護技能等,1964年時阿爾巴尼亞就迎來了中國空軍剛剛裝備的12架殲-6戰機。單座雙發的殲-6是我國的第一種超音速戰機,以蘇聯第一代超音速戰機米格-19為模板。1970年時中國又將剛剛完成裝配的第一批殲-7早期型中的12架無償贈予了這個「天涯若比鄰」的朋友(第一批殲-7早期型共生產39架)。

當時因為科索沃問題(科索沃是阿爾巴尼亞人聚居區,塞爾維亞人則視之為民族發源地和搖籃)和南斯拉夫妄圖將阿國演變為衛星國的舉動,使得阿爾巴尼亞和南斯拉的夫關係日趨緊張。為應對南斯拉夫頻繁的空中越界侵擾,1972年,12架成都製造的殲-7A入役阿軍,並被部署到靠近南斯拉夫的賈德爾空軍基地。

殲-7是我國研發的第一種兩倍音速的噴氣式戰機,為單座單發的二代戰機(西方標準)。第二代戰機強調高空高速,升限兩萬米以上,最大速度超兩倍音速,代表機型有美國F-104、蘇聯米格-21和英國的「閃電」等。下圖為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曾經的表演用機殲-7GB,擁有藍白表演塗裝和彩光彈投放系統,現已整體換裝為殲-10戰機。

那這些空中利器的最終命運如何呢?隨著1992年劇變(受西方支持的民主黨在當年議會選舉中獲得約2/3多數)和1997年因高息集資而導致的經濟危機,阿國空軍已名存實亡。

1)飛行員的年均飛行時間自鼎盛期的300-400個小時銳減到可憐的5-10個小時。

2)飛行員訓練趨向停滯。以前阿爾巴尼亞的戰機飛行員在沃羅萊空軍學校訓練一年後,便赴中國南昌的初教-6生產廠學習飛行,歸國後成為駕駛殲-5或殲-6的二級飛行員。

3)戰機封存,基地廢棄。

在現今的庫克沃基地的西北角,停放著30架戰機,包括殲-5、殲-6、初教-6和運-5等,任憑風吹雨打而漸次凋零;而阿國的殲-7戰機,除兩架墜毀外,一直服役到上世紀90年代,後隨著飛行員的銳減才不再上天,最終散落在數個空軍基地的洞庫中,安安靜靜的等待終老,其中首都地拉那以北65公里的雅格德空軍基地內,就停放著8架殲-7A,如今它們已在潮濕的山洞中呆了數十年。

上個世紀90年代後,阿爾巴尼亞在中國援助下建立的強大空中力量已經一去不復返啦。21世紀後阿國空軍的主要目標已降至支援陸軍,提供搜索和救援任務等。2006年時阿爾巴尼亞曾公開指出,空軍中期目標是讓運輸機起飛以運送部隊,遠期目標是購進多用途直升機,增強偵察能力和改變防空技術等。從擁有百餘架戰機到只剩十數架直升機,往事不堪回首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明號 的精彩文章:

中國曾援助阿爾巴尼亞數百架戰機,怎麼回事?如今大多躺在山洞裡
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變遷圖,最初的內蒙是什麼樣子的?

TAG:大明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