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時期的潘集

抗戰時期的潘集

抗戰時期的潘集

位於潘集區偏西北部,坐落在泥、黑兩水之間的潘集(今潘集),南望淮河,北倚平阿山,東臨泥、伊、黑三水交匯的河套,西近蒙鳳公路,地處懷遠、鳳台、蒙城三縣交界的邊沿,俗有「雞叫狗咬聽三縣」之稱;是抗日戰爭時期,淮上抗日根據地的南端和中共鳳台縣委、縣抗日民主政府的駐地。

這裡,北有平阿山屏障,南部、東部為水域險阻,西賴蒙鳳公路外延,是塊易守難攻、便於發展開拓之地。

現在|的|潘集|政務新區

抗日戰爭時期,偏東南的鳳台縣城及其城郊為日偽侵佔,阜鳳公路側畔的岳張集、西陳集諸地成為國民黨縣黨部及其國民政府避遷之所,獨有蒙鳳公路兩側及其以東的區境內,處於日偽勢力達不到、國民黨部隊顧不上的「兩不管」地帶。

潘集南部的沿淮一帶,除高皇龍窩的老圩、平圩的謝家崗和近靠縣城的蘆集附近駐有少量日偽軍外,其餘多為中共地方組織及其武裝控制;一次次暗殺日偽漢奸、襲擊日偽據點的活動嚇得日偽軍龜縮炮樓,不敢輕易出動,偏北的潘集更是偏安一隅。

進入1939年6月,新四軍游擊支隊司令員兼政委的彭雪楓揮師淮上,縱橫於淮河以北、津浦鐵路以西、宿蒙鳳公路以東的潘集周圍,並駐軍於臨近潘集東部的耿集(今屬懷遠縣);鳳台縣民眾抗日動員委員會指導員及兼省委託第十九工作團團長的陳流波又組建青抗會、婦抗會等常活動於古溝、田集至潘集一帶宣傳抗日,動員民眾;接著,時任中共鳳台縣委副書記的丁文山率隊夜襲維持會,活捉並槍決維持會長許魯初,抗日鋤奸局面為之大振。

抗戰時期的潘集

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日漸高漲的抗日情緒及前有中共地方武裝、後有可依託的新四軍支持、左右不乏游弋的抗日力量,都為立足潘集建立抗日根據地夯實了基礎,就連潘集一帶擁有2000餘人槍的紅槍會武裝也不再輕易地為非作歹。

次年7月初,面對何生石等民族敗類燒殺搶掠、禍害百姓的罪惡行徑,率部轉戰永城、渦陽、新興集諸地的彭雪楓司令員於9個月後,同政委黃克誠、參謀長張震率八路軍四縱隊(原新四軍六支隊與八路軍三四四旅合編)抗日偽、懲漢奸,重返淮上,並設司令部和建淮上地委、淮上行署於懷遠縣龍亢,多次抗日鏟奸、除暴平匪至潘集及其周圍。

7月10日,受豫皖蘇區委指派,進入潘集地區考察了解黨組織和抗戰情況的陳元良,在王子云陪同下,以彭雪楓司令員的親筆信說服了王鵬飛、尚守祥的紅槍會武裝合作抗日;14日,陳元良即以縣委書記身份同四縱六八八團團長馮志湘率該團二營進駐潘集;淮上行署同時在潘集設立由張太沖任主任的鳳台辦事處;遂之,馬蓮衣、段佩玉、巴芳(女)、葉煦、王琦、王璞臣、魏新民、宋傑生、林嘉祥、祖曼秋(女)等一批黨的幹部進入潘集,成為中共鳳台縣委、鳳台辦事處及軍事、民政、教育、財政、總務五科和青抗、婦抗、農抗、保安的領導骨幹。9月,由陳元良兼主任,實行「三三制」的縣行政委員會成立,並開始投入全方位的統一戰線工作。

當國民黨反動派破壞統一抗戰,唆使紅槍會首汪海波在平阿山殺害抗戰幹部王寶霞等3人,製造慘無人道的流血事件後,由千餘名黨政軍民參加的聲討大會又在潘集召開。

至11月,設在田集的一區、設在太平集的二區、設在萬福集的三區、設在潘集的直屬區、設在顧橋的四區共5個區委、區政府和縣保安大隊、縣兒童團、縣青抗會、縣婦抗會、淮上劇社、縣農民自衛團等先後建立。自此,根據地在發展中鞏固,潘集成為東起高皇寺、西到尚塘集、南至淮河、北達萬福集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

12月12日,縣委派馬蓮衣、巴芳、祖曼秋到二區加強領導,隨之打響戴橋狙擊國民黨地方武裝的戰鬥及殲滅了進入蘇塗騷擾的日偽綏靖六團兩個營的偽軍。

抗戰時期的潘集

處於特定的歷史時期和歷史賦予潘集的特殊使命,南下北上的抗日幹部由這裡護送,懲奸除惡的命令從這裡發出,縣農抗會的2400餘人、縣婦抗會的120餘人、縣保安大隊的280餘人槍、縣青抗會的120餘人在這裡雲集,由3400多人參加的八一建軍13周年紀念暨抗日動員大會在這裡召開,支前的500床軍被、2000件軍服、1000雙軍鞋從這裡送出,黨員幹部在這裡培訓,800多名抗日青年由這裡踏入軍營。潘集起著統攬5區23個鄉和呼應南北、左右東西的作用。

1941年元月29日(農曆正月初三),縣區武裝配合六八八團在潘集將圖謀不軌、乘隙盤踞潘集,強索鄉中隊槍支、欲與抗日武裝抗衡的紅槍會武裝全部殲滅,並擊斃紅槍會首尚守祥,端掉謝街瓦溝沿王鵬飛的紅槍會老巢,槍決會首王鵬飛;在集東北不遠處的老廖墳,安葬了為剿滅紅槍會武裝而英勇犧牲的4名八路軍戰士。至月底的31日,署潘集的鳳台辦事處改為由張太沖任縣長的鳳台縣抗日民主政府,隨即開展了財政稅收、賑災支前和擴大根據地武裝建設的工作。

時至4月,日偽掃蕩加劇,蔣介石又調動數十萬大軍向豫皖蘇邊區及其根據地進犯,駐潘集及其附近的八路軍只有向津浦路東戰略轉移。為保存力量,署潘集的縣委、縣抗日民主政府及其工作機構、縣區武裝,按豫皖蘇區委和淮上地委指示分兩批先後由張太沖和陳元良帶領地方武裝隨大部隊向津浦路東轉移。自此,區內抗戰轉向隱蔽,重心由潘集移至沿淮的丁郢、王圩一線。

自1940年7月到1941年4月底的10個月里,潘集作為鳳台縣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樞,在縣委、縣抗日民主政府的領導下,緊緊依靠群眾,團結各方抗日力量,有效地打擊了日偽頑勢力,協同懷遠、蒙城等抗日根據地取得了反匪反霸、減租減息等鬥爭的勝利,以其特殊的形式成就了特殊的作用,在歷史的長卷中,濃重地寫下了一筆,其不朽的功績將銘載史冊,為世代景仰。

本文原載於《潘集地區革命鬥爭史料》。

作者:程隆嵩

《淮南文史資料選輯》(第十六輯)

政協淮南市委員會 編著

版權所有 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淮南發布 的精彩文章:

淮南煤礦開發前後
iphoneX手機免費送,你只需要這樣做……

TAG:淮南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