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閹黨誤國?這幾個宦官一生清廉,剛正不阿

明朝閹黨誤國?這幾個宦官一生清廉,剛正不阿

太監,自古以來在皇宮中扮演者一個特殊的角色,他們地位地下,又不能繁衍後代,只能依附於皇權。以至於很多皇帝都對身邊的太監非常信任,因而也產生了一系列宦官干政誤國的事例。特別是明朝,大太監劉瑾、魏忠賢等均屬此類。然而明朝同樣也出了一些非常值得欽佩的宦官,為明王朝的延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懷恩,本姓戴,入宮後被賜名懷恩。明憲宗時被提升為宦官機構中的最高領導者:司禮監掌印太監。他一生廉潔,正直忠誠,明孝宗幼年時期幾度危難,多虧了懷恩相護才得以保全,懷恩死後,明孝宗特批為他建造顯忠祠。

陳矩,明神宗時期的太監陳矩,集糾政、監察大權於一身,權利極大。然而陳矩謹守「祖宗法度,聖賢道理」,從不濫用職權。萬曆年間的「妖書」大案,就是陳矩頂住壓力,只究首惡,沒有無辜牽連,被人稱之為「佛」。

王安,萬曆年間受命為皇太子伴讀,多次保護皇長子,後又歷光宗、熹宗兩朝。多次勸皇帝任用賢能,後被魏忠賢與客氏所忌,將其謀害。崇禎帝即位後,賜給王安祠堂的匾額為「昭忠」。這些宦官雖然身居高位,但頭腦冷靜,高潔品行,值得後世的敬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霧上窗 的精彩文章:

劉邦一開始很討厭「漢」這個國號,多虧了蕭何的一番話
朱棣奪位後,如何擺平滿朝文武,一招比一招厲害

TAG:霧上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