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造反當上皇帝,影響明朝歷史的政權爭奪戰

他造反當上皇帝,影響明朝歷史的政權爭奪戰

上篇說到朱棣率兵攻入金陵奪取政權,把侄子建文帝打的從此無影無蹤。他發動靖難之變成功登基做了皇帝,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

由於朱棣是造反稱帝的,對大臣有所猜忌,所以恢復了洪武年間廢除的錦衣衛,重新開始實施明朝的特務統治。隨後,永樂十八年(1420年),朱棣又設立了東廠,令親信太監掌權,加強特務統治的同時提高了宦官的地位。

太祖朱元璋成法中有一條是關於「靖難」的。朱元璋當國時,恐權臣篡權,規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他在《皇明祖訓》中說:「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朱棣以此為理由,指齊泰、黃子澄為奸臣,須加誅討,並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即靖禍難之意。故而靖難之役中朱棣的口號是「清君側,靖國難」。這其中,「靖難」的意思:「靖」指平息,掃平,清除。「靖難」代表平定禍亂,平息戰亂,掃平奸臣的意思。不過太祖的成法裡面還有一條就是皇帝先召喚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剷除奸臣後要五日之內離京。所以這不過是朱棣想要奪取皇位的一個借口而已。

朱棣登基後,首先是開動國家宣傳機器將建文帝朱允炆形容成一個奸惡、不孝、淫邪之徒,譴責他和圍繞在他左右的「奸臣」們的道德敗壞和禍國殃民。朱棣廢除了「建文」年號,宣布朱允炆在位期間的4年仍使用太祖年號——即「洪武」,他自己的「永樂元年」則直接上承「洪武35年(1402年)」,而非「建文4年」。按照這種說法,建文朝成了「君位虛置」的非法政權,史家曾稱之為「革除」時期。

朱棣當上皇帝後還做了一件大事,遷都。由於南京的建文帝影響較大,在政治上考慮,作為朱棣大本營的北平更加適合作為帝都。故考慮各種因素後,朱棣決定遷都北京。他把明朝的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北京,遷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個方面又和玄武有關。

朱棣曾經的封地在北方,他自稱玄武神,在靖難之變中,每次打了勝仗,朱棣都說是玄武神的保佑,也許冥冥中他也相信北方是他的福地,北方的玄武會保佑他江山永固。這也是朱棣遷都北京的原因之一,朱棣在北京修建了規模宏大的紫禁城,紫禁城北門被命名為玄武門。

接下來的20多年時間裡,「雄才大略」的明成祖全面恢復了朱元璋時代嚴苛殘酷的高壓統治。與此同時,對建文朝的清算和對所謂「建文餘孽」的追治也從未停止過。

「靖難之役」是明朝歷史上影響深遠的一次政權爭奪戰,不僅導致了明朝皇位歸屬的改變,也極大影響了此後二百多年明朝政治、思想的走向。清代大學者、《〈說文解字〉注》的作者段玉裁在《明史十二論》中將「靖難之役」、景泰末年的「奪門之變」以及嘉靖初年的「大禮議」稱為影響明朝歷史走向的「三大案」。 按照朱元璋設計的制度,由皇帝、藩王、外戚、駙馬組成的家天下體制,應該能夠在權力、禮法和親情的共同作用下穩固地支持大明王朝的江山。然而,文弱的侄皇帝與身邊的書生們未能掌握制約桀驁不馴的叔王的辦法,朱元璋最初設計的制度終於釀成大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映月博古通今 的精彩文章:

皇家大院里這座神秘的殿堂,真的是皇帝寵妃的澡堂子嗎?

TAG:映月博古通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