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古代銅鏡辨偽:12種銅鏡做偽手法防不勝防

古代銅鏡辨偽:12種銅鏡做偽手法防不勝防

銅鏡做偽是當今古玩的一個普遍現象。特別是近年,有的銅鏡在做偽時利用尖端的科學技術,所得製品幾可亂真。但真偽是一個客觀存在,最終還是可以認識的。

做偽銅鏡是指那些毫無實用照容功能,並非時代產物的所謂「銅鏡」,凡此種種,都是以做偽手段,充抵古玩,以牟取暴利,其性質是一種欺詐。銅鏡做偽的手法如下:

漢代-龍馬銅鏡

1.以相似銅合金鑄作新銅鏡,這是最簡單的仿製做偽,容易識別。

2.以歷代素鏡為基礎,用高技術設備加工新的工藝,製作高仿的贗品,獲取高額利潤。

3.以歷代素鏡為底,加造特殊工藝,如鑲嵌玉石、翡翠、錯金錯銀、鎏金鎏銀、平脫金銀等。

漢代雙圈銘文鏡

4.在真的素鏡鏡背用高分子塑料製作新奇的圖飾和銘文。

5.把漢唐銅鏡局部用精工車床車成手鏡,在殘破的銅鏡上噴塗塑膜,以掩蓋其缺陷,混充完好的銅鏡。

6.在新鑄的銅鏡上進行酸鹼處理,做偽銹膜,製造老的包漿,以新充舊。

7.用塑料摻有色水泥填補破損部分,美化殘缺。

隋代楷銘銅鏡

8.用低溫溶解金屬如鉛、錫等,修補缺損之銅鏡,或修補損壞的圖飾,以殘充好。

9.用膠漆和腐朽物質製造包漿,充作舊物。

10.在厚重的素鏡鏡背鏨刻、車制新奇圖案,如春宮圖等。

11.在早期素鏡上偽制彩繪鏡。

唐代:八菱素鏡

12.在鑄作新的銅鏡時,在鏡面、鏡背、鏡緣鑄上古老的銅銹或一些硅化物,以示古器。

歷代曾有一些文人,以個人所好,由工匠仿作古鏡,或在銘文上翻新,或在圖飾上仿古,是文人精神生活的一種寄託,其所得是照容銅鏡,此類銅鏡不僅不能看做是做偽,還應視為特殊的文玩,應更加珍重。

唐代銅鏡:瑞獸葡萄鏡

歷代鏡匠為了降低製作成本,用先代銅鏡為模,制出銅鏡,儘管銅鏡圖案不清,質量較差,但與其他照容鏡無異,是一種仿前代鏡,也不應視其做偽。

對於做偽的銅鏡,不少收藏者都有一些不愉快的經歷,這是一種普遍現象。但如果小心識別,對一個有經驗的收藏者來說,是可以避免的。因為銅鏡在自然界長期留存後,會留下「抹不掉,加不上」的社會風霜,做偽銅鏡絕不會具備這一特性,這就為識別真偽提供了最為有力的依據。

宋代:心形陽燧鏡

當然,不少人在遇到「新鮮的」偽品時,由於求購心切,往往會「走眼」,造成苦惱。但只要心態端正,就不會出現大的失誤。所謂心態端正,就是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不以收藏暴富的心態,心平氣靜,客觀審視,就可對事物有客觀的認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穀神星 的精彩文章:

用作婚嫁禮品的明清特殊工藝銅鏡:金玉滿堂鏡和雙喜銘柄鏡
畫家廖平:一生奔走大山中,筆下丹青自傳神

TAG:穀神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