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扇貝跑了的獐子島一月三遭問詢,回應稱扇貝死於天災早已成共識

扇貝跑了的獐子島一月三遭問詢,回應稱扇貝死於天災早已成共識

文|AI財經社 實習生 張漫莉

編輯|鹿鳴

2月26日,獐子島發布公告,對2月2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其所發《關於對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關注函》進行回復,對於此前曝光的貪腐問題,稱內部已有嚴格管控措施,但仍有個別員工利欲熏心,惟利是圖,公司將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

在回復公告中,獐子島接連否認央視財經曝光問題。表示不存在「有很多扇貝苗在投放之前就已經死了」的情形;不存在「2016年和2015年,一直過度采捕,導致扇貝斷代」的情形;不存在「於2017年11月份就發現存貨異常情況並要求員工不得向外泄漏」的情況。稱「監守自盜,公司資產嚴重流失」是極個別員工利欲熏心,惟利是圖,並表示本次蝦夷扇貝死亡原因確為自然災害,而且已形成業內共識。

2月26日,獐子島股票報收每股4.37元,相比2月23日收關注函當日股價每股4.32元,漲0.05元,漲幅為1.16%。

三否扇貝絕收「人禍」原因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央視財經2月22日報道稱,「由於集團進苗資金緊張、信譽每況愈下,所以公司買不到好的扇貝苗,收成大打折扣。」還有直接負責投苗的船員告訴央視記者,「有很多扇貝苗在投放之前就已經死了。」

對此獐子島表示不存在所述情況。稱「底播蝦夷扇貝苗種的全過程受控,確保底播苗種質量」。其表示每年10-12月份,公司會進行蝦夷扇貝三級苗種底播,近千名員工和組合業戶參與其中,公司稱之為「底播大會戰」。並稱底播前會進行周密部署,在具體生產過程中,也會依次經過外購蝦夷扇貝苗種業戶篩選、採收前抽測、採購、運輸、底播等環節,嚴格遵守公司內控制度,實施過程監督,確保底播苗種質量。

而關於苗種成活率,其否認「很多扇貝苗在投放之前就已經死了」的情形。表示公司在全過程堅守質量控制標準,監督機制完善,故不會存在「很多扇貝苗在投放之前就已經死了」的情形。

獐子島同時表示,不存在以破壞海底生態為代價進行的捕撈方法,此外,也沒有央視報道中提到的過度采捕和提前采捕行為。

(圖片來自網路)

監守自盜是個別員工利欲熏心

央視財經2月23日的報道稱,在獐子島上的採訪中,每一位員工和島民都不約而同地反映了公司的管理問題,其中最讓他們不能容忍的是,集團多年以來內部員工偷盜成風。2012年,獐子島就曾出現2600萬元扇貝遭內部人員盜竊的事件。公司員工表示,這樣的偷竊和丟失在集團內部經常發生,公司領導睜一眼閉一隻眼。此外,還有島上居民透露,獐子島內部貪腐成風,即便有人舉報,最後不了了之,內部問責不透明,「甚至看門的老頭都喝茅台」。

就這一問題,獐子島分別列舉採購方面、資產管理方面、銷售業務方面的相關管理制度以及權責劃分等內容,以此表明自己的嚴格管控。並表示,媒體所述2012年公司2600萬元扇貝遭內部人員盜竊的事件不屬實。

獐子島表示,雖然自己加強了相關方面的管理,並且加強了對於內部員工的相關教育,但是仍然有極個別員工利欲熏心,惟利是圖的情況。對於此類現象,其表示公司堅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手軟。

最後,獐子島方面總結稱本次蝦夷扇貝死亡原因屬於自然災害的結論已經基本明確並形成業內共識。並表明公司目前正在接受中國證監會的立案調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AI財經社 的精彩文章:

他是隱形富豪資產600億,當白衣騎士遭驅逐,如今公司股價9毛2
宰客後的雪鄉:8年來遊客最少訂房腰斬,當地罵趙家大院是老鼠屎

TAG:AI財經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