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莊子美學理念和玉器文化

莊子美學理念和玉器文化

從中學到大學,學過好多莊子的文章,比如逍遙遊,比如秋水,比如庖丁解牛,比如齊物論,比如寓言,比如知北游,比如漁父。懵懵懂懂看了好多,但是不知其所以然。直到自己了解一點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性格和中國藝術之後,才明白其中的一些道理。讀研究生之後,個人開始關注翡翠,了解玉石,欣賞玉器,在這個基礎上,我才明白一些:為什麼中國人在骨子裡對玉器有著如此深的情節。下面,我從莊子美學追求的角度來說一下我對中國人喜愛玉器原因的理解。

西方是海洋文明,歐洲各個地方物產的單一決定了他們不得不通過海上貿易來獲得生存所需的各種資源。從最早起源於希臘半島的陶器貿易到新大陸的發現,西方人一直在與大海搏鬥。經常性的海上貿易決定了他們必須對抗大海才可以生存。而一艘船上的人要對抗大海,在船上的每個工種之間需要緊密配合,團結一致。每個人必須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這種要求養成了西方人征服自然,實事求是,精益求精,關注個體,注重契約的品質。

和西方相反,中國是農業文明。收成的好壞直接由氣候狀況,土地資源決定,所以我們必須依賴自然。播種時間稍微推遲或者提前,播種時一個動作的失誤,對我們都不會有決定性的影響,相反,做的精益求精只會把土地里的肥料一次用完,讓禾苗第二年無法更好的生長,所以我們不需要向西方人那樣精益求精,做事只需要差不多,大概就可以。在這種農業文明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狀況決定了我們可以老死不相往來。土地的束縛,對自然的崇拜和視野的整體性,決定了我們對自由的嚮往,對人與自然和諧之美的追求,對整體的關注(我們稱之為「勢」)和「差不多」精神。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精神品質導致了中西方美學追求的截然不同。 在西方,建築直衝雲霄,欲與天公試比高,通過與自然抗爭體現他們對自然的征服感;油畫中,整個畫面要用各種油彩鋪滿,體現他們實事求是的精神;寶石的選取上,他們更喜歡透明的東西,比如鑽石,紅藍寶石,這個體現出他們精益求精的品質。在中國,建築上要放七星,表示我們不敢跟天比高,因為我們依賴自然;國畫中,用留白勾勒出各種神韻,讓自由的想像來彌補留著的空白;寶石的選取上,喜歡似透非透,若有若無,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的朦朧美,這是差不多精神在藝術上的重現。而莊子的精神追求正好符合了中國人這種追求自然之美,自由之美,虛空之美的要求。因為涉及到好多文學知識,故在這裡不做大片論述,只是泛泛而談。

(感受一下朦朧之美)

(人與自然和諧之美)

(留白帶來的想像空間,也就是虛空之美)

(整體關注在文字上的表述)

莊子在《知北游》中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是故聖人無為。」《刻意》曰:「淡然無極,而眾美從之。」可見莊子認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即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 在《逍遙中》,莊子把對自由之美的追求放大到了極致,故才有「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結論。至於虛空之美,個人認為,有無之辨是莊子虛空美的最直接反應,而莊子的《秋水篇》也是對虛空的進一步論述和表達 。而梓慶削木為鐻這則故事,就是莊子對自由美,自然美和虛空美三者最好的結合。

(牛皮吹的有點大,萬一看完後發現你家的天花板不在了,還請擔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諷刺小說 宋志文作品
這麼美的人物,你能畫出來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