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我一汪空氣,還你一個真菌譜 科研汪的霸氣!

給我一汪空氣,還你一個真菌譜 科研汪的霸氣!

狗年第一讀,從一篇霸氣的論文開始。

說到SCI論文題目,大家總感覺應該是嚴肅的、認真的、高大上的。

每次給文章起名字,微微都要撓破頭皮才能想出。

可這位牛人,給文章起的名字就是這麼霸氣,這麼的讓人耳目一新!真是我科研汪的表率啊!

「Give me a sample of air and I will tell which species are found from your region: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fungi from airborne spore samples

給我一個空氣樣本,我會告訴你在你們地區發現了哪些真菌物種。」

這不是玩笑,文章題目真的就是這樣的~~~ 截圖為證

Abrego N, Norros V, Halme P, et al. Give me a sample of air and I will tell which species are found from your region –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fungi from airborne spore samples[J]. 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 2018.

這篇2018年剛剛發表的論文,利用宏基因組學技術研究了不同地區空氣中的真菌孢子多態性

小編簡單的翻譯一下Abstract

「真菌是生物極具多樣性的群體,他們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生態系統的功能和對人類健康以及糧食生產與自然保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們對真菌多樣性和真菌生態學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部分原因是因為測量和鑒定真菌需要時間,也需要專業知識。在本文中,我們提出一個方法,無需培養,任何人都可以獲得其感興趣區域內真菌物種列表。該方法包括使用一個氣旋採樣器從空氣到Eppendorf管中直接獲得真菌孢子,並運用DNA條形碼技術與概率的物種鑒定,從樣本生成一個列表的種類。我們通過獲取芬蘭不同地理區域的複製空氣樣本來檢驗該方法的可行性。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該方法對區域一級的調查是足夠的。總之,空氣採樣結合分子物種鑒定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來鑒定空氣中的分散真菌。這裡提出的方法非常經濟有效,有可能徹底改變真菌生態學方面的研究。」

採樣地點:芬蘭的四個地區

地理位置如圖所示

採樣方法:氣旋採樣器,可收集空氣中直徑最小0.5um的顆粒,直接裝進一個EP管中。

採樣器名稱為Burkard Cyclone Sampler For Field Operation,大小像個椅子。

看起來蠻好玩的。小編也想來一個玩玩看。不知道貴不貴?誰有借我玩玩~

樣本數:134

DNA提取方法:Chelex Procedure

宏基因組擴增區域:ITS2

測序方法:GS FLX Tiannium platform

生信分析方法:PROTAX software,採用的資料庫為Index Fungorum taxonomy database 和UNITE參考資料庫。

題目是霸氣直率的,研究是有趣的,圖表也是非常美麗的~

一句話結論:採用氣旋採樣器+宏基因組的方法,作者從134個樣本中共鑒定出1021個種的真菌。地域1的物種數量明顯高於其他三個地域。樣本中真菌的豐富度和種類與地區、採樣時間和樣本類型密切相關。

微微碎碎念:白璧微瑕、美中不足之處,文章中提到了有準備空白樣本作為對照,但文中並沒有展現空白對照樣本和實際樣本的區別。此外,每個樣本的測序read數是多少文中也沒有體現。這就讓人有點隱隱的擔心,目前的結果是不是也有可能是實驗過程中的污染或者測序數據量不足的結果呢?

如果換用illumina或者三代測序技術,得到的結果是否會有新的不同呢?

如果不測ITS而是16S的話,是否可以檢測空氣中PM2.5攜帶的細菌?

好多問題,一時想不明白,微微還在智商欠費中,還沒有從勞碌的要死的春節中恢復過來

最後祝大家,開門大吉,paper滾滾來~

新年新氣象,微微給各位拜年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微悅明 的精彩文章:

全基因組測序在細菌性傳染病檢測和監測中的應用

TAG:微微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