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況華斌《地龍滾荊》——一顆璀璨的高原明珠

況華斌《地龍滾荊》——一顆璀璨的高原明珠

地龍滾荊

有一種舞蹈,頭戴野雞翎帽,身著繡花白褂,腳著麻耳草鞋,或時以頭為足、或時以人攀肩,在盛滿水的碗與碗之間,邊吹蘆笙邊進行舞蹈技巧表演,被國家文化部領導贊為貴州高原明珠——這就是「地龍滾荊」,又名「矮樁舞」。

今天,原原就帶著你跟著攝影師況華斌去一探究竟,感受地龍滾荊的魅力。

這組作品曾在多彩貴州·第十屆中國原生態國際攝影大展中展出。

《地龍滾荊》

攝影:況華斌

地龍滾荊(又名矮樁舞),苗語稱「嘎幾奪咖」,是苗族人民世代相傳的蘆笙舞蹈之一,堪稱「一顆璀璨的高原明珠」。矮樁舞集蘆笙吹奏、舞蹈表演、雜技藝術為一體,在赫章、納雍、水城等地的苗族村寨中廣泛流傳,是一個以一曲多段單雙人和多人進行表演的苗族傳統民間舞蹈。屬苗族的花場舞蹈,在赫章縣以雉街鄉最為典型。

地龍滾荊(矮樁舞)

地龍滾荊(矮樁舞)

地龍滾荊在曲調上歡快流暢、悅耳動聽,在舞步上輕快飄逸、變化無常,整個表演情節充滿了希望和激情,洋溢著團結歡樂的氣氛,體現了苗族先民在進行了一次又一次遷徙路途後重逢的喜樂之情,展現一種全新的快樂的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充滿著青春活力,表達了苗族同胞尊老愛幼的優良品德,同時也是男子之間進行蘆笙競技、姑娘們擇偶的標準之一。

地龍滾荊(矮樁舞)

地龍滾荊(矮樁舞)

地龍滾荊整個舞蹈情節大概可分為這幾個片段:重出江湖、雄鷹亮翅、刺蝟翻山、烏龍出海等舞姿動作。每逢喜慶佳節,苗族青年男女就三五成群的雲集於田間溝旁、村頭院壩上吹笙跳「嘎幾奪咖」。 2007年,雉街村組織的苗族《矮樁舞》代表貴州省參加中國民族民間歌舞精品展演第五屆秦皇島南戴河荷花藝術節,獲「金荷花」獎。

地龍滾荊(矮樁舞)

地龍滾荊(矮樁舞)

攝影師簡介

況華斌,男,漢族,貴州赫章人。任過教師、記者、公務員,現供職於赫章縣委宣傳部。貴州省攝影家協會會員、貴州新聞攝影學會理事、貴州省散文學會會員、赫章縣作家協會名譽主席。

看到地龍滾荊(矮樁舞)洋溢出來的歡樂氣氛,我們以另一種形式重新打開《地龍滾荊》,感受這場苗族先民遷徙的歷史的魅力。

編輯:劉吉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