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命第一痛——痛風

生命第一痛——痛風

GIF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從解決溫飽到舌尖上的中國,孰不知吃下多少與痛風發病相關的食物,從而導致痛風這一昔日的帝王病,飛入尋常百姓家。

近年來我國痛風患者增加一倍多,並有發病年齡趨於年輕化的趨勢。痛風與糖尿病一樣,也是慢性和終生性疾病,需要長期和疾病做鬥爭,因此痛風患者飲食調養尤其重要。嘉園君特邀北京宣武醫院內分泌科主診醫師賈克寶為大家科普一下痛風的真相以及如何預防發作的知識。

痛風是代謝障礙性疾病

在人體內有一種名為嘌呤的物質,它分解代謝後形成一種產物——尿酸。正常情況下,尿酸能通過腎及大腸排出體外。但如果攝入含嘌呤物質過多,或者嘌呤代謝發生紊亂,或者尿酸排泄減少,血清及體液中的尿酸都會異常升高,出現高尿酸血症。

尿酸若不及時排出,進一步積聚會形成結晶。這些結晶沉積於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皮下組織、腎臟組織等,從而引起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痛風性腎病等。因此痛風是一組代謝障礙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它的前奏,是診斷痛風的主要依據。

痛風的臨床表現

一般情況下,按照痛風病人病情發展將其分為: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無癥狀高尿酸血症、痛風石及慢性關節炎、腎臟病變,這樣四個類型。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非常典型,起病急驟,半夜因腳痛而驚醒,數小時內癥狀發展至高峰關節局部的損傷,如腳扭傷、穿緊鞋多走路及外科手術、飽餐飲酒、過度疲勞、受冷受濕和感染等都可能是誘發因素。

無癥狀高尿酸血症一般是痛風性關節炎的緩解期,也就是痛風的間歇期,在這個階段,只有尿酸高,沒有關節痛,但如果發生尿酸的異常波動,如突然暴飲暴食,有可能再次引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病人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尿酸鹽在關節內沉積增多,就會在關節周圍形成痛風石,關節發生僵硬畸形、活動受限,關節周圍出現痛風結節(或痛風石)。

歷時較久的痛風病人約1/3有腎臟損害,表現為痛風性腎病、急性腎功能衰竭、尿路結石。

預防痛風發作

堅持降尿酸

痛風的病因是「高尿酸血症」,堅持使血尿酸維持在低水平,可以使痛風少發作甚至不再發作。一般需要通過「生活方式改善+服用降尿酸藥物」兩種方式結合控制,來達到預防發作的目標。

注意飲食

高嘌呤、高果糖食物的過量攝入會影響尿酸水平,誘發痛風,因此必須要控制高嘌呤、高果糖攝入。動物內臟、海鮮、濃肉湯等應盡量避免,豬牛羊等畜禽肉要適量,新鮮蔬菜、低脂低糖牛奶則可適量多吃。

多喝水,多排尿

多飲水可以促進尿酸的排出,痛風的患者適合飲用白開水、含碳酸氫鈉的蘇打水、淡茶水。一般成人每天飲水量應在2000mL以上,足夠的尿液才能幫助尿酸排出。

控制體重

人體的體表面積、肥胖程度與血尿酸的含量呈正比,肥胖也容易導致代謝綜合征。控制體重有助於尿酸控制,預防痛風發作,體重控制關鍵在於運動和飲食控制。

限制食鹽攝入

食鹽中的鈉離子有使尿酸沉澱的作用,會誘發、加重痛風。痛風的患者,如果同時患有高血壓的話,則更需要嚴格限鹽,每天最好控制在2~5g內,也就是一啤酒蓋的量。

忌煙酒

酒精會升高血尿酸甚至誘發痛風,尤其是啤酒。雖然吸煙和痛風沒有直接關係,但吸煙是發生代謝綜合征的高危因素,與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存在聯繫,因此痛風患者需戒煙戒酒。

遠離各種「刺激」

受寒、過度勞累都有可能使人體的神經調節紊亂、體表及內臟血管收縮,包括腎血管收縮,從而引起尿酸排泄減少;此外,飢餓也會可使尿酸水平增高,所以注意飲食規律,避免暴飲暴食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注重腳部保暖

由於痛風發作部位常在大腳趾等足部關節,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風口,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且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養腎對於預防痛風發作也有一定的作用。

以上就是痛風的一些介紹,嘉園君希望可以用專業、科學的知識幫助更多的人。願大家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迎接未來的品質生活。

作者:北京宣武醫院內分泌科醫師賈克寶

版權聲明: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國壽嘉園健康養老原創,轉載請註明。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在後台留言,我們將及時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痛風 的精彩文章:

尿酸高還管不住自己的嘴,等著痛風來找你吧
高尿酸的危害,不止痛風那麼簡單!現在看還來得及

TAG: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