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無法從纖維素中獲取能量 大熊貓為何依然鍾愛竹子?

無法從纖維素中獲取能量 大熊貓為何依然鍾愛竹子?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25日發布消息稱,該基地科研人員牽頭的一項研究證實:大熊貓並不能從竹子的纖維素中獲取必須能量,它們選擇竹子作為主要食物的原因是這種食物分布廣泛、生長迅速且擁有高含量澱粉等,是一種生存「性價比」較高的食物。

大熊貓長著食肉的牙齒卻為什麼獨愛吃竹子,曾一度被大熊貓粉絲們趣稱為「百萬年之謎」。本月該基地研究員張文平的一項名為《Age-associated microbiome shows the giant panda lives on hemicelluloses, not on cellulose》(年齡相關的宏基因組數據顯示大熊貓不靠纖維素生活,而靠半纖維素生活)的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國際微生物生態學會會刊》(The ISME Journal)上。文中通過對大熊貓糞便的分析,研究證實大熊貓腸道菌群基本無能力降解竹子中的纖維,它們並不能從纖維素中獲取必須的能量,並通過研究確定大熊貓主要通過竹子中的澱粉、半纖維素、果膠等獲取能量。

該研究首次解密了大熊貓選擇竹子作為主要食物的原因:在野外相對於其它食物來說,竹子分布廣泛,容易獲得,與大熊貓進行搶食的競爭者少;相對於其他木本植物,竹子中含有濃度相對較高的澱粉;竹子不同部位隨四季的變化其澱粉含量亦隨之變化,大熊貓總是選擇取食竹子中澱粉含量高的部位。

「竹子中澱粉和半纖維素含量最高的是竹筍,同時竹子的生長很快,每年都有兩季。每當竹筍發生的季節,也是大熊貓發情和生兒育女的季節,在這個季節,大熊貓就優先選擇取食竹筍。」張文平表示,竹筍中的高含量澱粉和半纖維素可以為大熊貓發情及生兒育女大量補充體力,增加體重;而在冬季沒有竹筍和嫩竹葉的情況下,竹竿中的澱粉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則會達到一年中的最高點,這時大熊貓就開始吃竹竿。該項研究由成都大熊貓基地與諾禾致源科技公司、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四川大學等單位合作完成,期間還得到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四川省科技廳應用基礎項目等資助。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焦慮:阿茲海默症的先兆?
天價冬蟲夏草不抗癌?專家:是否抗癌與蟲草素無關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