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何跟孩子好好相處下

如何跟孩子好好相處下

如何與父母好好相處

11

人總是要求別人怎麼對自己,

卻很少要求自己怎樣對別人

問:師父,因為我從小沒有感受父母的教育,心裡總發不起孝心,之前甚至總是抱怨他們只生不養,現在好些了。我該怎麼做?請法師開示。南無阿彌陀佛。

學誠法師:我們總是要求別人怎麼對自己,卻很少要求自己怎樣對別人。很多事情別人沒有做到,那自己該做的事情呢?

真正的問題並不在別人身上,而在自己內心。如果自己內心消滅了貪嗔痴,增長了戒定慧,那麼面對別人的問題,生起的就不是痛苦與委屈,而是慈悲。凡事多要求自己,少抱怨別人。互相指責,事情 永遠無法改變。

12

越是想得到愛和鼓勵的人,

表面上可能越強勢

問:師父,我從小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比較缺少家庭的溫暖和陪伴,更想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勵。但我很少能從他們那裡得到相應的回應,反而總是被說這不好那不好。我知道這是他們想與我親近、想找到話題而採取的方式,但被否定還是讓我十分痛苦,第一念很難控制,總忍不住發火,事後卻悔恨難過。是我表現不夠好嗎?我 該怎麼辦?求法師開示。

學誠法師:越是想得到愛和鼓勵的人,表面上可能越強勢,想要借外在來掩蓋內心的怯弱和苦,或者用自己的冷漠和不在乎來保護自己。我們希望快樂,可是由於煩惱的存在,往往採取了錯誤的方法,走了相反的路。其實,把內心放鬆一些,不要那樣急著證明自己,就能從點滴中感受到家人的愛。

13

讓自己起煩惱的一個重要原因:

很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問:老公和婆婆都是比較倔強的人,更確切地說是自己認為對的就是對的,認為錯的就是錯的,都不聽別人的勸告,非要等到碰壁了才會回頭,但仍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最後還要說我沒有提醒他們。對於這一點,我有時候心裡特別難受,感覺和他們在一起心裡憋得慌。怎樣才能讓我不在意他們的所為?望師父指點。

學誠法師:讓自己起煩惱的一個重要的點是,很想撇清自己的責任,證明自己是對的。對他人不聽勸告而憤怒,更多是因為自己事前 被忽視,事後被誤解,想要維護自己而產生的。這樣的思維,是因為我們隨時隨地在強調一個「我」,與他人對立、隔閡、比較,而沒有把對方當成家人、朋友。

14

下雨,撐傘就好了,

難道要記恨老天爺嗎

問:師父您好!我跟媽媽、弟弟、弟妹一起生活,以前是我租房住,到期後弟弟又租的房。現在他們快入住新房了,弟妹無端發脾氣,甚至把我趕了出來,媽媽一直偷偷地哭。我覺得既難過又丟人,心裡總是想著她趕我走時的樣子,覺得很恐怖。請問法師,該怎樣釋懷呢?

學誠法師:怨欲忘,恩欲報。每個人都有煩惱,如果我們去領納每個人的煩惱,那自己就成了垃圾聚集地,只會越來越痛苦。不要把別人對不起自己的事放在心裡,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做好 自己該做的事情,比如下雨,那撐傘就好了,不要去記恨老天爺。

15

「勸說」不如「多聽」

問:頂禮法師!我大哥大嫂要離婚,大哥一直怨恨大嫂脾氣暴躁易怒,而嫂子不願意離婚,想好好過日子,大哥就是邁不過這個坎。怎麼去勸說他們呢?

學誠法師:勸說別人,找準時機很重要。另外,「勸說」不一定要說很多話,多聽、多陪伴,給予同情和尊重,很多時候當事人自己內心的答案就會浮現出來。

16

每個人都會老

問:法師,我家裡有80多歲的老人,患有小腦萎縮,有時胡說八道,愛撒謊、愛嘮叨,家裡人都感到很煩惱,心中想放下卻總是放不下。怎麼辦?

學誠法師:多去想他好的一面,想他對自己的恩德。每個人都有煩惱、習氣,每個人也都會老,無論是從世間法還是佛法來說,家人都應該去幫助他,而不是當作負擔。能夠成為家人是緣,要結善緣, 不要結惡緣。

學誠法師著

天津人民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道偉法師:禪堂里的消息
近蔑時輩,遠輕昔人,藐視清規,鄙薄凈土,膽則大矣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