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近期食管癌研究領域重磅級研究解讀

近期食管癌研究領域重磅級研究解讀

目前,我國的食管癌發病率較高,佔到了近乎全球的一半,同時其也是我國排名第一的消化系統腫瘤,近些年來食管癌發病率開始出現下降趨勢,這可能與人們日常的飲食習慣等因素有關係;當然了,科學家們在食管癌研究領域也花費了大量精力,當然也取得了的一些成績,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科學家們在食管癌研究領域的一些重磅級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

近期食管癌研究領域重磅級研究解讀

【1】Ann Int Med:超過45萬中國人群近10年跟蹤調查發現:喝熱茶或使食管癌風險增加5倍

doi:10.7326/M17-3370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北京大學醫學部的科學家對超過45萬人進行長期跟蹤調查研究發現,在較高溫度下飲用熱茶或許會增加飲酒及抽煙人群患食管癌的風險。

近年來,食管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且患者的生存率較低,尤其對於欠發達地區的人群和男性而言,中國食管癌的發病率最高,喜歡喝茶的人群(尤其是男性)很有可能也會抽煙和飲酒。煙草煙霧和飲酒,以及化合物和熱茶產生的不良熱效應,往往會使得喝茶和癌症風險之間的關係變得異常複雜。

文章中,研究人員對招募到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中的參與者進行了相關研究,其中排除了此前診斷為癌症的參與者或喝茶、飲酒及吸煙量減少的參與者,研究者的目的在於調查是否高溫喝茶和個體食管癌發病風險增加之間存在一定關聯。

【2】Nat Commun:食管鱗狀細胞癌種族差異的分子基礎研究取得突破!

doi:10.1038/s41467-017-01730-x

2017年11月17日,由復旦大學趙快樂課題組、MD Anderson癌症中心和普瑞基準科技三方合作完成「基於食管鱗狀細胞癌種族差異分子基礎的挖掘的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

該項研究對316個中國病人進行了測序(全外顯子組或靶向測序),並與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的數據聯合,在亞裔和白種人之間開展了比較基因組學分析。研究發現,在亞裔病人中,突變型CSMD3基因與更好的預後效果相關。運用穩定、可靠的計算策略對技術混雜因素及生物混雜因素進行調整後,發現TP53、EP300以及NFE2L2在亞裔病人中具有更高的突變頻率。另外,NFE2L2突變與其鄰近的一個高Fst(一個廣泛使用的指標,用於對遺傳結構不同導致的種族間差異度進行定量)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單核苷酸多態性)的等位基因型狀態有關,提示兩者間存在潛在的相互作用。

食管鱗狀細胞癌是食管癌中一種主要的組織學類型,在不同種族中具有不同的發病率以及存活模式。雖然已有研究對這種疾病中的體細胞突變進行過特徵描述,但還未有在不同病人群體進行嚴謹比較的研究。

近期食管癌研究領域重磅級研究解讀

【3】NCRI:新型檢測技術或能提前8年診斷出食管癌

http://abstracts.ncri.org.uk/abstract/predicting-oesophageal-cancer-progression-using-genomic-information-in-pre-malignant-oesophageal-tissues/

日前,在英國利物浦舉辦的英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RI)癌症會議上,來自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基因檢測手段,其或能幫助高風險的食管癌患者早8年檢測出癌症癥狀。

研究人員對巴雷特食管(Barrett"s oesophagus)患者的組織樣本進行分析研究,巴雷特食管是一種常見的食道疾病,其通常會引發大約5%的人患癌。研究者對後期會出現食管癌早期癥狀的患者進行了研究,對其中94%的患者進行了預測性遺傳標誌物的回顧性鑒定分析,隨後研究者在患者出現疾病癥狀之前對取自多年的樣本組織進行分析來尋找組織中相同的生物標誌物。

這項研究中所使用的樣本是研究者在15年時間裡通過對患者進行巴雷特食管檢查時所選取的樣本,為了開發這種新型檢測技術,研究人員對出現食管癌早期癥狀的45名患者和未出現疾病癥狀的患者組織中的生物標誌物進行比較分析。目前並沒有確切的檢測手段能夠準確預測有多少巴雷特食管患者會進展成為食管癌,相反,幾乎所有表現出癌前病變的人們都會每隔多年進行內窺鏡檢查。

【4】中國科學家揭示食管癌早期病變與食管癌演化特徵

doi:10.1038/s41467-017-00650-0

2017年9月12日,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白凡課題組與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曾木聖課題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線發表了題為「Genomic comparis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its precursor lesions by multi-region whole-exome sequencing」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了食管鱗狀上皮細胞癌的癌前病變基因組特徵及其與腫瘤的演化發展關係。

中國食管癌以鱗狀上皮細胞癌(簡稱食管鱗癌)為主,每年全世界近二分之一的食管鱗癌病例來源於中國。食管鱗癌的發生髮展被認為是多步驟過程,其中食管鱗狀上皮非典型增生被認為是食管鱗癌的癌前病變,顯著增加食管鱗癌的發生風險。然而目前對於食管鱗癌的非典型增生病變組織研究十分有限,其基因組特徵不明確,並且與食管鱗癌之間具體的克隆演化關係更是知之甚少。

研究團隊通過對來自同一病人內的多個位置的非典型增生與浸潤癌樣本進行全外顯子測序,繪製了食管鱗狀上皮非典型增生的突變圖譜,同時探究了非典型增生與浸潤癌的克隆演化關係。另外,該研究也對取樣時非癌病人的非典型增生樣本進行了全外顯子測序,確定出了食管鱗癌發生惡性轉化起始的分子事件。

近期食管癌研究領域重磅級研究解讀

【5】Nature:里程碑突破!鑒定出食管癌的細胞起源

doi:10.1038/nature24269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福州總醫院、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廣東騰飛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西南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海河臨床學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UMC)、羅徹斯特大學、貝勒醫學院、普林斯頓大學醫學中心、羅格斯大學、北卡羅萊納州中央大學的的研究人員以小鼠和人組織為研究對象,鑒定出上消化道中能夠產生巴雷特食管(Barrett"s esophagus)的細胞。巴雷特食管是食管癌的前兆。這種「細胞起源」的發現有望加快開發更加精確的篩查工具和治療巴雷特食管和食管腺癌的療法。在美國,食管腺癌是增長得最快的一種癌症。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10月12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ransitional basal cells at the squamous–columnar junction generate Barrett』s oesophagus」。

在巴雷特食管中,連介面腔和胃部的食管導管內的一些組織被腸道類似的組織替代,從而導致胃灼熱和吞咽困難。大多數巴雷特食管病例源自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即胃酸慢性反流到食管下端中。一小部分巴雷特食管患者會產生食管腺癌,即一種最為常見的食管癌。

【6】PLoS Genetics:食管癌研究新突破!

doi:10.1371/journal.pgen.1006879

最近,來自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者們鑒定出了食管癌發生的關鍵因子。Andy Sharrocks教授以及其臨床合作者Yeng Ang博士等人利用一種新型的手段,尋找人類基因組中與該類癌細胞產生有關的分子標記。這些分子標記能夠用於確認食管癌細胞中的基因是如何調控的,以及其與在正常的食管細胞中的活動情況的差異。

相關結果發表在PLoS Genetics 雜誌上。這一研究的意義在於能夠開發出針對這類癌症的靶向藥物療法。Sharrocks教授稱:"食管癌是一類治癒率極低的疾病,一方面由於我們對它的致病機理並不清楚,另一方面由於目前沒有合適的治療手段"。

近期食管癌研究領域重磅級研究解讀

【7】Nature:食管癌竟是兩種不同的疾病?

doi:10.1038/nature20805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癌症基因組圖譜研究網路(The Cancer Genome Atlas Research Network, TCGA)的研究人員對從全世界病人體內收集到的559種食管癌和胃癌樣品進行綜合性分析,分析結果提示著兩種主要的食管癌類型在它們的分子特徵上存在著顯著的差別,應當被視為不同的疾病。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1月4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ntegrated gen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oesophageal carcinoma」。

這項研究包括兩個關鍵的信息。首先,上食管癌更加類似於頭頸癌,而食管靠下方部位中的腫瘤與一種胃癌亞型幾乎無法區分。第二,癌症臨床試驗應當依據分子亞型對病人進行分類---總體而言,將下食管癌與胃癌分在一起,同時獨立地評估上食管癌。

論文共同通信作者、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臨床科學家Adam Bass博士說,「這些發現讓我們當前對食管癌基因組學的理解更加深入和複雜。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解決了食管癌領域中的一些長期存在的不確定性,並且為尋求開發更加有效的臨床試驗和新的治療方法的科學家們和藥物開發者提供一種權威性的參考手冊。」

【8】BJC:當心!肥胖會增加食管癌和胃癌風險

doi:10.1038/bjc.2017.29

一項新的研究提示著超重的20多歲年輕人如果在生命後期變胖的話,則會顯著增加他們的食管癌和胃癌風險。這項研究是基於40多萬人的測量數據開展的。相關研究結果於2017年2月14日在線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期刊上,論文標題為「Body weight trajectories and risk of o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s: a pooled analysis of NIH-AARP and PLCO Studies」。

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表明相對於一生當中維持正常體重的人而言,在20多歲時超重的人患上這些癌症的風險增加了60%~80%。

這項研究發現隨後在50歲前體重增加40多磅的那些人患上食管癌的風險增加一倍,患上胃癌的風險適度增加。

但是,這項研究發現正是從20歲時超重進展到50歲及以上變胖的那些人患上食管癌和胃癌的風險增加了3倍或以上。

近期食管癌研究領域重磅級研究解讀

【9】BMC Genomics:基因「跳一跳」,跳出食管癌

doi:10.1186/s12864-015-1685-z

英國劍橋大學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在超過四分之三食道癌病例中,都有「跳躍基因」在增加遺傳基因的混亂。他們用前沿技術讀取了43例食管腫瘤和血液樣品的DNA譜,分析出了這些可移動的遺傳序列的跳躍程度。研究發表在最近的BMC Genomics。

「跳躍基因」,稱為L1元素,可以自己連根拔起,並移動到新的DNA序列中,有時會不小心跳進控制細胞生長的基因中。本文主要作者Paul Edwards教授說:「這些跳躍基因在癌症細胞中「玩跳房子」的興奮程度比在正常細胞中高得多。」研究人員將腫瘤樣品的序列通過末端配測序(Paired-end sequencing)的方法,與參考基因組匹配序列中的異常之處。他們發現的證據表明,跳躍在每個腫瘤樣品當中平均發生大約100次,在某一些腫瘤中它甚至發生700次。如果跳躍在或接近控制細胞生長的重要基因中,就會出現嚴重後果:改變基因的正常工作,讓細胞生長和分裂失控,可能導致癌症。

【10】中美合作發現口腔細菌可增加食管癌風險

doi:10.1186/s13027-016-0049-x

來自路易斯維爾大學牙科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一種叫做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的細菌在61%的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病人體內存在,該細菌本身與牙齦疾病的發生有關。與之相比,該細菌僅在12%的癌細胞周圍組織內存在,而在正常的食管組織中檢測不到該種細菌。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Infectious Agents and Cancer上。

領導該項研究的華人科學家Huizhi Wang這樣說道:「這項研究首次表明P. gingivalis感染可能是促進ESCC發生的一個新風險因素,該種細菌還可能成為這類癌症診斷過程中的一個新的生物學標記物。如果這些數據得到進一步證實,那將表明清除一種常見的口腔病原體就可能幫助減少ESCC的患病人數。」

據了解,食管癌主要有兩種類型:腺癌和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在發展中國家更為常見。在這項研究中,路易斯維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與中國河南科技大學臨床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合作,他們檢測了100名ESCC患者以及30名正常對照的組織樣本。(生物谷Bioon.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Science:「生物鐘「蛋白是如何發揮功能的?
2018年1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