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性記憶》被漏洞百出的設定毀掉的偽科幻動畫?
HELLO,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部動畫是 ANIPLEX出品的原創電視動畫《可塑性記憶》。看完這部動畫後我專門去查了一下有關這部動畫的影評,不出所料果然踩得和頂的不相上下。吐槽這部動畫不夠好的人主要認為其在設定上漏洞百出,而支持者則認為這部作品並不是一部嚴格的科幻作品,不應該在設定上太過嚴苛,重要的是其傳達出的感情深入人心這就足夠了。那麼這部作品到底如何呢?今天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先貼上豆瓣評分
這部作品的背景是科技高度發展到未來,在這個世界中名為SAI社的科技公司製造出一種和人類高度相似甚至擁有人類一模一樣感情的智能機器人,這類機器人有一個專門的名稱「Giftia」。
十八歲的青年水柿司因為生病而高考落榜,經過父親的關係來到SAI社的終端服務部門。這個部門的日常任務是上門回收即將到達使用期限的「Giftia」, 好不容易進入了大公司的水柿司內心充滿期待,然而進去之後才發現這是一個不受重視的「邊緣部門」, 有點沮喪。
然而也正是在這裡,他和一個名為「艾拉」的少女相識,漂亮的外表,憂鬱的神情一下子吸引住了水柿司,緣分總是如此妙不可言,來到終端服務部門或許是一種幸運。
艾拉並不是是真正的人類而是機器人「Giftia」, 她總是很冷漠,話很少,和別人刻意保持著距離,不過隨著工作的進行, 慢慢走入了艾拉的心中,他開始觸摸到這個憂鬱的少女軟弱的心靈。正如很多動畫中的角色一樣,二人陷入了愛河,可是就在這時水柿司得知艾拉僅剩一個月左右的壽命,到底何去何從成為他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在動畫中,「Giftia」擁有大概十年的壽命,然而限制他們壽命的因素並非是機能損壞而是記憶存儲超限,即將到達使用期限的「Giftia」必須返廠格式化記憶,然後再重新使用或者直接銷毀。這意味著,就算還是原來的「Giftia」,但是它會忘記所有的東西。
作品中的女主角艾拉很不幸的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那麼這場「愛情」是否還要繼續呢?艾拉選擇了逃避,如果自己忘記了一切,那麼給自己心愛的人留下的不就只是傷心與痛苦嗎?這是善良的艾拉不願意看到的。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她才會在動畫剛開始表現出那樣的冷漠,如果這些記憶註定要消失,那麼還不如從來沒有過不是嗎?艾拉是這樣認為的。
可是這樣真的就能讓自己心愛的人不受傷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如果就這樣離開司,在他的心中只會留下自己冷漠的背影,以及永遠的遺憾。甚至司會因此陷入自責與懊惱之中,這樣的結果和艾拉的心愿恰恰相反。
或者說艾拉只是在害怕,她害怕在這場感情中陷得更深,在分離那一刻自己就會更加不舍。然而往往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香月的話驚醒了艾拉,留下遺憾只會更加痛苦而已,倒不如在這短暫的時間裡痛痛快快的去愛一場。
縱看整部作品,畫面算得上是精緻,音樂也很好聽,當然也不乏淚點。在動畫中關於「Giftia」和親屬離別的場景不知道弄濕了多少觀眾的雙眼,隨著女主艾拉和男主司的分離劇情也進入了高潮,再次收割了一大波兒眼淚。
這些分離的場景也正是這部動畫的精髓所在,主人和「Giftia」的分離總是那麼不舍和痛苦,因為他們已經把這些智能機器人視作了自己的親人,乃至精神支柱,在他們眼裡「Giftia」和普通的人類沒有區別。
動畫中每一個「Giftia」和主人之間感人的故事以及男主司和艾拉之間的愛情,我相信都是為了表達人和機器人之間的關係這個主題。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人擁有感情相關的影視作品愈來愈多了起來,和《夏娃的時間》一樣,《可塑性記憶》中機器人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成為我們的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愛人。
面對這樣和我們如此的相識但是卻又有著本質不同的「新物種」人類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呢?是這些作品共同探索的話題。可以確定的是,我們必須要給他們以溫暖和尊嚴,一旦他們具有感情擁有了靈魂,那麼他們和人類就是一樣的,靈魂是不分貴賤的。
以上都是說的優點,接下來就該說說不足了。動畫腳本的邏輯性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科幻亦或是玄幻,故事背景可以是過去、現在或未來也可以是想像出的世界,但是劇情的發展至少都要看起來自然而然,不能太過「刻意」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美好的東西毀滅固然很悲劇,但是如果這種悲劇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或者條件並不足以造成悲劇,就會讓觀眾難免感覺到「做作」。
首先就是作品中「記憶無法複製所以要全部清除」的設定,動畫中「Giftia」已經做到外形和人類一模一樣,會流血、會哭、可以吃飯等人類生理活動全部具備,甚至具有人類的感情或者說具有獨立的靈魂,如果不從生理學角度看的話,他們和人類無異,相信這樣的世界科技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發達了。然而就是在這樣的世界中,記憶無法複製讓人感覺有點不能接受。另外,「Giftia」超期後會失去理智,武力值大增這個設定也是讓人感覺雲里霧裡。這裡失去理智可以理解,但是武力值大增是什麼鬼?畢竟超期前和超期後「Giftia」的身體結構是沒有改變的,同樣的身體結構怎麼會如此的不同?
就算勉強可以說過去,那麼這是類似一個隱藏功能,正常時候是被關閉的,那麼為什麼要給「Giftia」 配置那麼優秀的身體結構呢?最後,就算以上都說得過去,那能不能設置一道程序只要快到期限「Giftia」 就會自動休眠呢?這樣絕對是避免「Giftia」 失去理智的好方法。
當然了,正如本文第一段說說的那樣,這部作品重點在人類和機器人之間的感情,所以這些設定上的BUG也大可不理會,然而這些BUG也讓這部作品只能算得上一部比較好的作品,難以稱得上佳作乃至神作。一萬個人眼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同樣的作品在每個人心中的感受自然也不一樣。我們不必非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人,動畫的魅力正是其在我們心裡引起的獨特反應。
大家認為這部《可塑性記憶》如何呢?這裡是小魚,這個冬天一定要把自己喂胖的小魚~
作者:動漫小魚
本文首發於第一彈


TAG:動漫小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