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老兵,當年緊急集合你是怎麼打背包的

老兵,當年緊急集合你是怎麼打背包的

來源:老兵e家微信公眾號 作者:湘客

背包帶,特定名詞,軍人專用。

國產的戰爭片里,經常會看到軍人背著背包與親人告別的鏡頭,場面感人。

背包帶有兩根:一根窄長,一根寬短。離開部隊後,想必保存背包帶的戰友不多,但關於打背包的記憶一定深刻——

從穿上軍裝的那天起,接兵幹部就開始不厭其煩地教你練習打背包,這一關必須得過,否則你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軍人。

當新兵最怕什麼?最怕夜間緊急集合,半夜三更睡得正香,急促的口哨聲吹得人心驚膽戰,手忙腳亂。

若干分鐘後,全連在操場集合。連長點名,戰士報數,一個口令——「向右轉,跑步走」之後,大家開始圍著操場跑5公里,跑完在營房前列隊,開燈挨個檢查行軍著裝。那真叫洋相百出:帽子反戴,軍裝反穿,夾著背包的,頂著被子的……

黑燈瞎火中要把背包打成正面三橫壓兩豎、背面環環相扣,跑5公里、10公里也不散開,甚至完好如初,對新兵來說有點難。

我有一位老鄉,我們同在一個排,他為人本分厚道,睡在上鋪。老鄉背包打得好,四方有稜角,就是動作慢。每次緊急集合,他要麼抱著被子最後入列,要麼坐在床上哭鼻子。

假如遇到上級檢查戰備,有人會提前通知我老鄉「別參加」。參謀拿著花名冊點名,有戰友替他答「到」,反正晚上黑乎乎看不清人。

經過一年半載,「新兵蛋子」也變成「老兵油子」,懂得了睡覺前戰備物資的放置順序和背包帶的使用技巧,打起背包來基本輕車熟路了。

兵貴神速,打背包也講究一個「快」字。將寬背包帶橫夾在被子裡頭的兩端,窄背包帶在一頭80厘米處折回,挽個結,剩餘部分從背包下穿過結,然後橫纏3下,邊走邊整理,到了集合地點背包成型——這種方法最簡單,15秒左右即可完成,應付檢查沒問題,可一旦長途行軍就經不起檢驗。最牢固正確的方法還是:正面三橫壓兩豎,背面環環相扣。

軍人回到地方後,背包帶的用處不大。不過,我把帶回家的背包帶用來晾衣物和被子時,隔壁鄰居都曾羨慕我有根好晾衣繩。

後來,家裡有了專門的晾衣架,我就把它洗凈卷好,和水壺、挎包、雨衣一起掛在家裡一個顯眼的地方,睜眼可見,閉眼帶著思念進入夢鄉……

這些軍旅物件,陪伴我度過人生中一段重要的時光,證明我是一名檔案里永遠寫著「轉業軍人」的老兵。

這個老兵,為此深深自豪。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軍報評論堅決擁護黨中央的正確決定
練兵備戰,可還記得那種戰場「切膚之感」?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