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元宵節猜燈謎,有土豪出10萬塊錢求謎底,看看你會不會

元宵節猜燈謎,有土豪出10萬塊錢求謎底,看看你會不會

俗話說:「不過十五都是年」,不知不覺間,元宵節就要到了,咱就來講講跟元宵節有關的故事。

元宵節最重要的環節就是賞燈猜燈謎,明朝大才子徐文長就是猜燈謎的高手。

有一次,徐文長在杭州遊玩,正好趕上元宵節,西湖岸邊都掛滿了寫著燈謎的燈籠。有個人站在一盞燈籠前說:「我的這個燈謎從來沒人猜對過,有猜對的,獎勵一百兩銀子!」

「一百兩銀子」可不是一筆小錢,關於明朝一兩銀子值現在的多少錢,眾說紛紜,有說200元的,有說600元的,還有說兩三千的,咱取一個平均數吧,1000元,那麼,一百兩銀子就是現在的10萬塊錢,確實不少了。

徐文長正好缺錢,就湊過去看看。這是一副燈謎對聯,上聯是:白蛇過江,頭頂一輪紅日。要求打一件生活中必用的物品,而且要對的下聯,也是一個生活必用品的謎語,一般人確實很難對。

但徐文長是一般人嗎?當然不是,在他看來,這只是小菜一碟。

徐文長要來筆,在燈籠上寫出了下聯:烏龍上壁,身披萬點金星

下聯一出,圍觀的人都議論紛紛,但還是沒有人猜出來是什麼謎底,只好向徐文長請教。

徐文長也很痛快,說:「上聯的謎底是油燈,下聯的謎底是秤。」

大家一聽,都恍然大悟,可不是嗎?太形象了!古時候的油燈很多年輕人可能沒見過,看看下面這張圖——

燈芯一般都是用白色的線做的,浸在油裡面,可不就像一條白蛇過江嗎?燈芯頭上就是火焰,可不就是「頭頂一輪紅日」嗎?

至於下聯,秤桿一般都是黑色的,用完了掛在牆上,就是「烏龍上壁」,秤桿上的星點,在油燈的照射下,不正是「身披萬點金星」嗎?

出謎的那個人也大聲叫好,爽快地把十兩銀子送給了徐文長,還問徐文長高姓大名。徐文長在他耳邊說了自己的名字,出謎人恍然大悟,說:「十兩銀子求得先生半副下聯,太值了!」

在宋朝,元宵節也非常的熱鬧,李清照那首《永遇樂·落日熔金》:「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說的就是元宵節的盛世景象。

不過,在這個普天同慶的佳節,卻總有一些人跟老百姓鬧彆扭,比如福建福州有一個知府,為了出風頭,下令每家百姓必須在元宵節這天做七盞大花燈,否則就要治罪。

做花燈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得花很多錢,而且還一下子做七盞,普通的老百姓哪能負擔得起?

這天晚上,還沒到元宵節,知府就聽說,有個書生做了一盞大花燈,特地來給知府欣賞一下。知府一聽,非常高興,心說:誰說老百姓不願意做?這不是有人搶著做嗎?於是,知府率領全體同僚,去欣賞花燈。

這盞花燈足足有三米多高,擺在地上,像是一棵大樹,上面還寫著一首詩。

知府很高興,帶著大家一起過去看看寫的什麼詩,結果一看,知府臉都綠了。

詩是這樣寫的:

富家一盞燈,太倉一粒粟。

窮家一盞燈,父子相對哭。

就是啊,對於富人來說,一盞花燈不過是糧倉里的一粒米,小意思,但對窮人來說,一盞花燈可就是全家人的口糧啊!

這個知府總算還有點良心,回去就取消了這個命令,讓老百姓省了不少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他沒有指揮過一場戰役,但毛主席卻說:他必須授大將軍銜
這位開國上將七個孩子,卻沒有一個將軍,大兒子還是農民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