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決勝》不讓王千源和柯藍談戀愛,吳剛演技嚇得日本演員不敢看他

《決勝》不讓王千源和柯藍談戀愛,吳剛演技嚇得日本演員不敢看他

采寫/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TONGNA

圖片劇方供圖

抗日題材電視劇《決勝》正在北京衛視熱播。該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大學數學教授孔方(王千源飾)為救出被日軍俘虜的弟弟孔圓和兵工廠的老百姓,手無寸鐵深入到敵部,通過智慧與深諳中國文化的日本軍將領橫尾闊(吳剛飾)鬥智斗勇的故事。

王千源飾演數學教授

《決勝》從知識分子抗戰切入,將主角設置為數學教授,全程用中國的「最強大腦」對抗日軍。而劇中通過「小概率事件」計算出救人方案、通過參數模型找到團部位置、通過心理催眠控制對手等有趣的細節,也引發了觀眾疑問。為此,新京報專訪了該劇編劇宋方金,揭秘了劇中8大細節設計。他坦言,之前部分抗戰劇名聲不太好,手撕鬼子、子彈拐彎等雷人細節都輕浮地消費了這場戰爭,「因此我們嚴肅地思考了究竟為何我國能夠戰勝侵略者,不管是戰術戰略、國力、毅力,最終還是體現在腦力上。我們也希望能用新的角度和認真的創作態度,為抗日劇正名。」

細節一:男主角孔方是研究小概率事件的大學數學教授,抗日英雄為知識分子?

宋方金:抗日戰爭實際上是我國各階層人民的戰爭。當時西南聯大等很多高校的知識分子都參與到了抗戰中,全國上下誰也不能置身事外。而以往抗戰劇也都是戰爭對戰爭、戰術對戰術,沒有太新的角度。所以我們就確立了知識分子抗戰的主題,著眼於智慧、知識在戰爭中的作用。

之所以將孔方設計為數學教授,也是因為數學是完全從頭腦、邏輯出發的學問。如果設計成物理學家或化學家,那無論是造原子彈、化學武器,或者挖戰壕、設計城牆,根本上都還是戰爭的工具。因此這些知識分子就不能成為《決勝》這個主題意義上的知識分子。

細節二:通過參數計算出團部的具體方位、用小概率事件推演出躲避日本兵的方法。實踐中是否可以成立?

宋方金:首先,這種計算方式在理論上是可以做到的,很多科學家都在研究事件和數學的關係。因此所謂用參數尋找團部位置,一般來講在模型推演上完全可以做到。但在實際的戰術運用中,如果想要百發百中,那也是不可能的,它還是存在一個概率。其次,很多觀眾都存在誤解,認為孔方真的完全在用「概率」救人,其實不然。他所謂的「製造小概率事件」,雖然有理論依據,但主要還是為了善意的欺騙他的女友向海音。因為他救人有危險,他需要向海音相信他,同樣也是增加信心的一種辦法。

細節三:孔方通過控制力度和方向,就能將爆炸製造出地震效果,成功迷惑日軍。實踐中是否可行?

宋方金:這個是完全可行的。實際上現在我們生活中也會產生很多錯覺,比如某個地方發生了特別大的震動或爆炸,因為類似於地震的感覺和頻率,傳到我們這兒,就會被誤以為是地震。其實這不是太神奇的理論,算是一個生活經驗。

細節四:為何橫尾闊要求日本兵說中文、學中國文化?

宋方金:我把橫尾闊定義為二戰中日本人的一個整體形象。因為我在查資料的時候確實感到非常可怕,當時中國的交通、文化、地理狀況,在日本的資料中甚至比當時中國記載的還要詳細。曾有一個湖南人到日本留學,他發現,他們家鄉還沒被開採的礦產,在日本的資料中竟已有記載。戰爭是一個多維度的較量,當你的對手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文化,這非常可怕。而橫尾闊就是二戰時一個典型的「中國通」,既有野心,又有侵略性,同時又偽善。他要求日本軍官講中文,讓他們學中國典籍,他也會吃魯迅筆下的菜……當時拍攝的時候,很多日本演員都不敢看吳剛的眼睛,因為他把這個可怕的日本將軍塑造的太好了,令人毛骨悚然。

細節五:為什麼從開始到最後,我們多次提到向海音(柯藍飾)必須要吃安眠藥?

宋方金:首先,這個細節用於加強向海音在身處險境時的緊張;其次,安眠藥在後期將有一個關鍵性的使用,就是日軍的一個巡視官員到兵工廠來巡視,向海音在即將暴露身份時,這個官員就死於向海音隨身攜帶的這一粒藥丸。

細節六:劇中向海音曾經催眠間諜「信芳」,隨後又催眠德國科學家瓦格納教授,讓他懼怕橫尾闊。心理學家和心理催眠的設計是否過於西方?

宋方金:將向海音設計為心理學家其實是出於人物關係,因為她需要在喬裝成信芳,深入敵軍後,展現非常好的心理博弈能力。而心理催眠雖然在抗戰時比較少見,但實際上它很早就是一個很正常的治療手段,也是一個戰術手段。在西方的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有表現,只是在中國的影視作品裡不太多見,尤其是年代戲中。

細節七:孔方和向海音一開始就是戀人,到後期一起深入敵部,為緩解緊張隔著床板牽手入眠,兩人的感情線似乎完全沒有糾葛,而一直是惺惺相惜?

宋方金:根據我長期的觀察,國內的影視作品不管是生活劇、行業劇、警匪劇,還是歷史劇,最後一定還是男主角和女主角要談戀愛,這非常不好。雖然說情感是人類的天性,但你也不能在什麼情況下都談戀愛吧?所以《決勝》里,孔方和向海音基本沒有情感糾葛和鋪墊,倆人就是深入虎穴後攜手克服困難,我希望破掉每部劇男女一號必須要遭受情感折磨的套路。

細節八:為何為日軍製造神經氣體的德國科學家瓦格納,會多次進行靈魂的拷問,最終甚至選擇了正義?

宋方金:戰爭時期的科學其實是一把雙刃刀,例如原子彈,你要麼用於正義,要麼用於邪惡。所以當時的科學家們其實也面臨著良心的拷問。當他明知造的武器將用於不正當的戰爭,會令生靈塗炭;或者他很難預測他在幫助一場什麼樣的戰爭時,他該怎麼辦?我在查資料時發現,當時很多科學家對於化學武器的認識,都存在類似於瓦格納教授的這種兩難、猶疑,只是在劇中我還是讓瓦格納做了一個正向的選擇,從戰爭的工具中逃逸了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京報Fun娛樂 的精彩文章:

「韓庚的女孩」盧靖姍:今天的一切要感謝媽媽
周一圍,當眾孤獨!

TAG:新京報Fun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