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沱沱工社的「慢生意經」

沱沱工社的「慢生意經」

「從沱沱工社的總部到北京電視台的距離不過3公里,但這段路,卻走了整整9年。」在獲得第八屆「北京影響力」最具影響力十大企業家大獎後,沱沱工社董事長董敏這一感嘆道盡了一路艱辛。

搭建了首個生鮮電商平台、第一家自運營生鮮配送、自營種植農場,曾經引領了生鮮電商平台模式與潮流的沱沱工社,如今分外低調。不過,沱沱工社也沒有停止「折騰」。因為她堅守「讓更多家庭吃上真正健康的有機食品」這一初心的同時,不斷的嘗試釋放著更多正能量。

追求高品質 「慢熱」很重要

與現在社會大部分熱衷融資、廣告效應的企業相比,一直奉行著「慢生意經」的沱沱工社簡直是業界的一股「清流」。

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董敏直言:「當做有機農產品的那一刻起,其實就已經決定了這是一項「慢生意」。有機農產品受自然因素影響很大,產能有限,所以企業規模不可能迅速擴張,這是這個行業的現實。」

實際上,最開始一批做生鮮電商的企業大多都已倒在了路上。在董敏看來,因為盲目擴張,導致供應跟不上,這些企業很多都在走彎路栽跟頭。

不過讓董敏決定慢下來的,除了同行業者的前車之鑒,更重要的是初心。沱沱工社創始於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2008年,彼時,董敏最希望的就是為中國母嬰提供安全食品,由此,國內最大的提供「有機、天然、高品質」產品的生鮮企業應運而生。

為了守住「有機、天然、高品質」的承諾,董敏沒少「折騰」。最先「折騰」的是「源頭」。為了在源頭上保障產品的有機健康,沱沱工社在北京郊區平谷建造了佔地一千多畝的自營農場。

談起自營農場,董敏先向記者做起了科普。她說,「如果將食品安全等級看做一個金字塔的話,通常我們所說的無公害食品是在金字塔的底座,這類食品允許在合理範疇內使用農藥、化肥。位於金字塔中間的是綠色食品,其對農藥的使用更加嚴格。而位於金字塔頂端的有機農產品則是不能使用任何農藥、化肥、轉基因和植物調節劑,是原始的農耕方法加上適當的物理手段,比如殺蟲燈、防蟲網以及將除蟲菊提取液作為除蟲劑等。日本將這種有機種植叫做自然萌發,還是非常貼切的。」

慢耕細作下,農作物產量要遠低於營養液或者大量化肥催熟的植物,但卻更加安全健康,且富含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有機農產品並不好做,為了做好品控,沱沱工社種植基地培養了一批農業技術人員。「品控並不是簡單的檢測和檢驗,它要考慮很多維度,包括人的因素、自然的因素、技術手段等。」董敏說,懂行的人想知道是不是真正的有機食品其實很簡單,他們翻翻土壤,看看裡邊有沒有原生態的昆蟲等,就能判斷了。

現在,沱沱工社的生產基地已經擴大到河北、內蒙、雲南、海南等地,那裡也有沱沱工社的品控技術人員。在董敏看來,土壤、氣候、溫度等都是影響農產品口感和品質的因素,沱沱要做的就是「在最合適的地區,種最合適的農作物」。

在建造自營農場的同時,董敏也「折騰」出了迄今為止仍無人超越的「沱沱小哥生鮮配送」,按照董敏的話是:「即便是現在的大流量生鮮平台,都沒有超越當時沱沱所做到的生鮮宅配的水平。」

要知道,在當時做到高效配送,付出的成本是異常高昂的。但致力於打造高品質產品的沱沱必須要邁過這個坎兒,因為生鮮產品在配送過程中的自然損耗和物流損耗,已經使無數的生鮮電商企業折在這上面。

但2013年~2014年爆發的生鮮電商大戰卻讓董敏冷靜了下來。彼時,為了爭搶流量,各大平台都推出一元錢搶水果等活動。董敏開始反思,這樣的行為對於沱沱來說是否有意義。「沱沱做生鮮電商的初衷是為了提供最安全的食品,流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能顧此失彼。」董敏若有所思。

因此,沱沱工社再度放慢了腳步,將重心回歸到產品品質上。而這也為沱沱贏得了另一片天空。如今,在自有平台之外,沱沱工社已經成為京東、盒馬鮮生等生鮮平台,以及樂友等地麵店的供貨商。

「如果僅僅談生鮮,那麼不用懷疑,它一定是京東和阿里巴巴這樣大流量平台的天下,他們有足夠的資本應對龐大的配送體系和各種損耗。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沒有機會。」董敏說,「每一個互聯網上的傳統行業都值得重新做一遍,關鍵是做出自己的特點。沱沱就是如此。在整個業態中,很多人死在以卵擊石和無謂的競爭中,但其中有很多『化敵為友』的機會。」

追求品質的沱沱工社這些年一直沒有實現盈利。不過董敏並不著急。她說,有機食品是慢生意,不光在中國如此。英國的兩家著名的有機食品公司,一個是運營12個年頭後才開始盈利,另一個是15年。現在沱沱的財報不斷向好,不少同行業者都看好沱沱未來的發展。

在這九年間,不少企業想投資沱沱工社,但都被董敏拒絕了。她希望沱沱能夠一步一步走穩,擁有穩定的盈利模式後,再逐步擴大規模。

「現在沱沱工社主要消費群體是母嬰和精英階層,但那些對健康、對食品有高認知度的人都是潛在的客戶。我更希望的是,沱沱工社在做好、做大之後,能夠輻射到更多的消費者。」董敏說。

精準扶貧 她想做有溫度的生鮮電商

提起沱沱工社的種植基地,沱沱工社董事長董敏很自豪,因為這些種植基地,帶富了一批農戶,也讓董敏實現了她的精準扶貧助農增收夢,而這些精準扶貧的挖掘者是他們的沱粉。

2016年,沱粉鄧小嵐深入全國重點貧困縣河北阜平馬蘭村,為那裡的留守兒童們修建校舍。

馬蘭村由20多個小自然村組成,這些小村如星星般撒落在東西長25華里的山溝里,村民們生活艱苦,鄧小嵐希望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得知這件事後,沱沱工社考察了當地的原生態環境,決定推動馬蘭村生態循環養殖項目「橡子黑豬」,於是一場持續的精準扶貧行動拉開了帷幕。沱沱工社利用自身的生產標準、銷售渠道、以及符合如今用戶習慣的社區化和社群化的新型營銷方式,為「橡子黑豬」產品打開了銷路,實現了對當地農民的扶貧增收。

「養殖橡子黑豬非常簡單,就是放養,不用太多投料,就靠黑豬在山裡自由進食、活動。這樣成長的豬很快樂,肉質也好。每年那裡每戶人家交給沱沱工社兩三頭豬,一年的生計基本上就有保障了。」董敏說。

實際上,這樣的精準扶貧其實早就開始了。2015年,資深沱粉、中國兒童戲劇先行者王淑琪在走訪時發現,世代種植卷丹百合的李先生家,因其沿用傳統晾曬方法的無硫百合,外觀較市面上用硫磺熏過的百合遜色不少,導致無人問津,生活入不敷出。王女士聯合沱沱工社發起了「百合助學」的公益活動,很多沱粉參與其中,購買了李先生家的無硫百合。

這成為了「湘西百合」項目的序曲。2016年,生活得到改善的李先生開始呼籲和推動當地鄉民放棄使用硫磺熏蒸百合的工藝,改用傳統晾曬,讓更多人吃到健康的無硫百合。這件事還被王淑琪拍成了兒童劇《百合的春天》,在北大百年講堂上演。

「沱粉們的愛不僅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還激活了更多愛的力量。沱沱在選擇每一個產品的時候,都會考慮到對社會的影響,可以說,整個企業的發展、各環節的經營,公益理念一直貫徹其中。我們希望做有溫度的生鮮電商。」董敏說。

定位高端 構建O2O新業態

近年來,整個生鮮電商領域不斷經歷巨大的變革和調整。伴隨著消費者消費意識的升級,沱沱工社也在進行更多創新和嘗試。

沱沱工社的定期回訪調查顯示,其客戶60%的家庭有孩子,40%的價值客戶住在別墅區或者是高檔社區。所以,對於沱沱工社而言,最有價值的客戶就是兩群人:母嬰和精英。

在這個基礎上,沱沱制定了新的發展規劃。沱沱工社董事長董敏向記者透露,沱沱工社將於近期啟動親子生態園項目,將現有的有機、生態種植基地資源向會員開放,會員可以帶領家庭在基地參與種植。

事實上,近兩年,採摘園、認養農場等概念早已不陌生。但董敏認為,沱沱工社與這些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最大的區別是,沱沱的種植農場種植有機食品,如何獲得信任,深入參與了解種植流程是最直接的方式。這也是發展「互聯網+農業」的主要模式之一。「在這個基礎上,沱沱工社做親子樂園,一方面是打造成教育基地,響應國家近年來重視的農事教育和自然主義教育,從娃娃抓起,提升吃的審美;另一方面,繁重的工作壓力下,陪伴和維護孩子健康恰恰是很多家庭所疏忽的,沱沱希望在寓教於樂的輕鬆氛圍下增強家庭的親子關係。」

此外,董敏認為,現在國家正在推進建設美麗鄉村。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務工,大量農田閑置甚至荒廢。沱沱打造的親子園項目就是希望將城市的高端消費導向農村釋放。「沱沱工社希望通過深度開放的形式讓品牌與消費者不再是簡單的供需關係,而是將消費者融為沱沱工社產業鏈的一部分,構建更加適宜市場環境的O2O新業態。」

按照計劃,平谷的親子生態園將在今年開始建設。未來,還會在北京建造兩到三個親子生態園,並且,各大省會城市的周圍也會逐步提上日程。

除了即將啟動的親子生態園,沱沱工社早在2017年3月就整合平台核心優勢成立了「筷子會」,為精英「知食分子」以及有態度的消費者量身打造強調生活方式的平台與朋友圈。據介紹,「筷子會」的會員可以獲取一年四季健康的生態美食,享有管家式一對一服務滿足個性化食材需求。「筷子會」還會定期舉辦高增值福利活動,包括尖貨美食品鑒會、主題沙龍、會員企業互訪、文博私享會等「高營養」交流機會。

如今,歷經9年的發展,沱沱工社已累計服務會員家庭百餘萬戶,擁有有機、生態種植基地數萬畝,每年帶動數千農戶增收。在堅守品質的初衷下,沱沱工社通過不斷推出「筷子會」、親子生態園等創新模式,成為一眾生鮮電商平台中受到消費者信賴的高品質、有溫度的生鮮「老字號」。

編輯: 李桂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商報 的精彩文章:

北京商委開展
孟加拉國2017年7至11月貿易赤字上升近1倍

TAG:國際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