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十大生鮮電商大閱兵

中國十大生鮮電商大閱兵

關注訂閱號「電商大世界」,海量電商資訊文章打包閱讀

中國十大生鮮電商大閱兵

生鮮電商的核心在一個「鮮」字,所謂「電商以類聚,新鮮以群分」,之所以獨成一派,在於其特殊性,它挑戰的是電商領域的最高端,考驗的是全產業鏈的整合能力,所有人都認為這裡充滿好生意,但多數人也是望「鮮」興嘆。 本文涉及的十家企業依次是我買網、順豐優選、本來生活、甫田網、優菜網、多利農莊、沱沱工社、正大天地、易果網、依谷網,後文將逐一分析。行文不甚嚴謹,還請當事企業及各位看客批評指正。

1、「我買」之踵2008年中,中糧兩員大將趙平原和張東風「密謀」中糧觸電計劃,當年電商界可謂風起雲湧(1號店上線),不久後一份縝密的計劃便送到了總舵寧高寧手中,這位大佬幾乎沒多加思考,當即拍案通過。次年5月火速內測,最終選定在8月18日這個黃道吉日上線,我買網橫空出世。當年,寧高寧很是得意,期望甚高,宣稱「我買網可以大過中糧」,2011年中糧產值為千億,「我勒個去,這得建多大個網」我很詫異,這位爺顯然在用國企老大的慣性思維斷定這個市場,其實他已不做老大好多年,只是這個黃粱美夢何時能醒罷了。中糧旗下坐擁3家香港上市公司和3家內地上市公司,集團業務涉及五穀雜糧、柴米油鹽、酒水飲料、蔬菜蛋肉、商業地產等業務板塊,這些優質資源令人垂涎欲滴,但也只有國字型大小大鱷才能享用。所謂阿克琉斯再強大也有「之踵」,優勢和劣勢本是同根生一家親,而中糧的這顆「踵」也正是基於自身的優質資源。我買上線之初只銷售自家產品,後來為了豐富品類進行了擴張,然而「護犢情深」總不可避免,當然這無關道德,比如在其網上至今仍找不到「伊利牛奶」,類似的潛規則還有多少,不得而知。當年寧高寧劍指沃爾瑪,甚至欲與馬雲試比高,但是這條路徑需要你不斷的開放、開放、開放、擴充、擴充、擴充,然而中糧懷裡抱著親生子,還要兼顧天下棄兒,這得需要多大的胸懷。更現實的是,打手遠遠眺望,1號店已一絕騎塵,踏的滿路灰塵。「我買網目前只做食品銷售,優勢在於中糧自己的產品可以成為內部供應商,但是,只做食品本身,要盈利還是挺困難的」一號店董事長於剛在兩年前曾這樣斷言。我斗膽替寧爺回一句「哥玩的就是心跳」。

2、「優選」不順話說2009年,順豐嘉興分部瞅准了一項大生意「賣五芳齋大肉粽」,順豐速遞員成了這個好生意的「媒婆」。我對順豐速遞員頗有好感,紅黑相間的隊服頗有軍裝范兒,各種口袋掛於腰間和兩腿外側,可謂兼具嘻哈之風,甚是喜歡。試想門口有位這樣的壯漢輕聲細語道「親,我們有正宗的嘉興大肉粽哦,包郵哦,還給您打個八折」,這等「剛需」還能拒絕?搞定。據說,嘉興分部在當年的一個端午節就賣了100多萬粽子,次年翻了數倍,更喜悅的是這一粒粒「大肉粽」觸動了王衛的神經,他想到的是自家營中浩浩蕩蕩的10萬配送大軍,還有那此起彼伏響徹全國各地的門鈴聲「叮咚、叮咚、叮咚……」今天,順豐優選給配送員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客戶代表」,你便知道其來歷淵源了。圍繞核心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是王衛深思慎行的戰略,手裡握著好牌穩坐盤中央,他當然想多做些事情,然而一路走來並非順風。從當初「E商圈」的不了了之(僅存香港業務),到後來「尊禮網」的餘音繞梁,再到現在的「順豐優選」,可謂一波三折,直到今天優選哥才算跌跌撞撞摸到點兒門路,並小有斬獲。上個月,順豐隆重宣布開通上、廣、深三地配送業務,粉絲們趨之若鶩,三周內流量大漲近100%,隨之打響的是各類營銷戰役,微博里的水軍鑼鼓喧天、刀光劍影,甚是熱鬧。與其相比,我買網、正大天地、易果網等流量卻下滑20-40%,優選哥初戰基本告捷。然而,這位高富帥雖然繼承了其父「沉穩、內斂、低調」的優秀基因,但能否所向披靡還不能輕易斷定,何況半路常常會殺出各種小妖小魔,路漫漫其修遠兮。近來有報「順豐借道優選,構建冷鏈物流」,貌似很有道理,它雖有這個野心但應不是其本心,為了將來在冷鏈市場上吃頓飽飯,先搞個電商企業餓三年,如此傻大粗的事情,禁不住思量。

3、「本來」面目3月15日是個嚴肅而幽默的日子,當很多企業忙著撰寫「微博公關稿」的時候,本來人卻開開心心的送「檸檬」。這是本來人最新策劃的一期營銷活動,目標精準直指京城400幢高級寫字樓,對象明確鎖定愛「擰巴」、愛美麗的都市女性,辦法簡單只要註冊信息就送你四個大檸檬。白送?No,你不知不覺落入了「圈套」,當然這是自願的,我猜那些漂亮妹紙們多少會順便買點其他東西(這些在註冊頁面早給你準備好了)。況且,一個人得檸檬全辦公室人都沸騰,本來人肯定把眼睛都笑到額頭上去了,最近三周,本來流量大漲250%,與這活動直接相關。本來的創始團隊來自南方報系和網易系,其深諳電子商務的精髓。網站視覺弄的秀色可餐十分巴適,購物流程的細節體驗也可圈可點。「本來生活」正如其名,倡導食物本來的味道,為此他們的買手會跑遍大江南北,找尋上等食材,可價格也不菲。本來的出名應該感謝一位老人「儲時健」,有一天買手們在哀牢山巧遇種植橙子的儲時健,這讓本來人如獲至寶,經過在微博上的一翻包裝、熱炒,一代煙王又成了媒體焦點,各類大V們也像著了魔似得積極評價和轉發,「褚橙」瞬間成了知名品牌,自去年11月份「褚橙」推出以來,短短個把月本來的訂單量就翻了數倍。現今,本來像脫了韁繩的野馬一樣在訴求擴張,已在京東開店並上線,天貓商城的旗艦店也指日可待,這些舉措無關能否盈利,重點是在「向大平台要知名度和流量」,以滿足自身膨脹的慾望,觀察其產品線的擴充也可見一斑。未來,能否守得住原來的「本來味道」,有待驗證。

4、「甫田」不是福建人乾的「甫(Fu)田」被很多人念成「莆(Pu)田」(福建的一個市),因此很多人便認為這個網站是福建人乾的。甫田網於2009年創立,創始人是位華裔。他3歲時隨從父母從台灣移民到美國堪薩斯州,在美國是位不錯的電訊工程師,有著不錯的工作和生活,然而不安分的他卻想著回國創業,當父母得知他要賣菜的時候那是相當鄙視和失望,一度認為他「沒出息」,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沒出息」的孩子卻幹了一件有出息的事兒,去年銷售額已近5000萬,沒打任何廣告哦,可能是現有生鮮電商中唯一盈利的企業。之所以很少人關注到這家企業,是因為你並不是他的「菜」,創立之初,他曾經在上海嘉善路農夫市集擺過地攤,而這個市集的主要客群幾乎都是老外和國外生活過的華裔,後來慢慢發現這個市場的潛力,進而把生意搬到了網上。我曾經給朋友說,即使給你們一樣的起點,他能成而你成不了,為啥?因為你沒這個命,沒有這個市場所需要的基因。創始人在國外生活十幾年,他對老外的生活習慣了如指掌,他非常清楚老外喜歡吃什麼,能接受哪個地方的東西,等等這些都是花錢買不到的寶貴經驗。甫田最大的挑戰還是自己。隨著老外人口紅利的逐漸減少,如果要保持持續增長,勢必要開拓國人市場,然而國人和老外的飲食習慣、購買習慣等大有不同,比如老外天天吃牛肉也吃不膩,而國人會老惦記著羊肉火鍋和羊肉湯,商品策略、價格策略等都需要重新考量。能Hold住老外,不代表能駕馭國人。

5、「優菜」的成長煩惱優菜網是一家非常戲劇性的企業。年前,創始人丁景濤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宣稱經營不下去了,150萬求轉讓,於是眾媒體紛紛報道,丁君也現身說法痛訴失敗經驗,沒想到這麼一「爆炒」,優菜網的知名度和流量都上來了,於是乎丁君於3月6日隆重宣布「復活」。創始之初,最讓丁君自豪的格言是「像賣牛奶一樣賣菜」,多麼朗朗上口的Slogan,此君的模式是在帝都篩選部分小區,並在每戶樓下裝一個鐵皮「菜箱」,這一招初始很靈,短短數月就裝了數千個,於是乎便實現了令人膜拜的「網上下單,菜箱子拿貨」的O2O模式。然而,為什麼如此先進的模式卻讓優菜差點「折腰」?丁君曾坦言「沒有優質、穩定的貨源」,面臨上游無貨的尷尬,丁君當然不服,於是便經常披星戴月的去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倒運貨物,然後經過縝密的優選和包裝兩道工序,再送到鐵皮盒子里,當然他並沒有偷梁換柱的包裝「概念」,這點誠實還真值得讚揚。不可否認,大眾蔬菜市場也是最大的市場,然而這種「搬磚頭」的活兒確實沒有太多技術含量,客單價徘徊在40塊左右,去掉損耗後連油費都賺不出來,這不明擺著是受累不討好的生意嘛。3月6日復活上線時,我再度瀏覽其網站,發現唯一變化的是,擴充了更多、更廣、更雜的SKU,唉,我真想和優菜哥探討幾個問題:1.當所售產品和周邊菜場沒有太大區別時,如何構建核心競爭力?2.如何把那些有大把時間逛菜場和超市的大媽們拉到你網上來購物?3.更多更廣更雜的SKU是否能真的幫你實現長尾效應並盈利?對了,我買了桶油,鐵皮盒子放不下怎麼辦?

6、「多利農莊」的奢侈之旅嚴格來說多利農莊並不是純電商企業,但在今天的國內市場,它算是市場化最高的新型農業種植、銷售企業,特拿來一聊。1月上旬,「有機會」生活體驗會所隆重開業,其坐落在黃浦江畔,由上海世博會德國館原班設計團隊打造,主要用於承辦雞尾酒會、時尚Party、品牌發布會等,在這所里打個火鍋得千元起,多數人也只是過過耳癮。多利農莊的創始人是張同貴先生,最早在滬經營多利川菜館,5年前把所有的館子給賣了,之後便揣著資金投身農業。起先,在浦東大團鎮拿了1750畝地,經過3年的土質改良和設施改造,便種起了有機蔬菜,沒想這一種便收不住了,走上了資本擴張之路。至今已融資2輪總計4000萬美金,據媒體報道正在準備第三輪5億人民幣的融資,并力爭3-5年內完成上市。前不久,張先生對外宣稱「已新建和收購7個種植基地,分別是北京、成都、九寨溝、湖州、麗江、崇明、海南」,可見已完成華東、華西、華南、華北的全布局,足見多利的野心勃勃。多利的主要營收來源是家庭宅配和企業事業單位的福利採購,據了解約有1萬名宅配會員,年銷售額已破億元,其目標是在5內實現10億元的銷售,目前暫未開發獨立的B2C商城,主要依靠其官網系統和線下協同配合操作。其實,多利被公眾關注以來,遭受的非議也頗多,多數人議論的焦點是「是不是在打土地的主意」。有媒體報道多利落地大團鎮以來,曾獲得政府億元扶持資金,當然這種優惠政策本無可厚非,無論把蔬菜賣多貴、把農業玩的多奢侈,在商言商也無可厚非。最核心的是,如果我們的農民確實也隨著多利的發展獲得了相應的收益,那自然是最功德無量了。

7、「沱沱」的小碎步「沱沱」這兩個字總讓我想到一種動物「駱駝」,他不緊不慢悠閑自得,有種「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超然心態,難能可貴的是每一步都走的挺踏實,跺腳著急的是別人已快「追尾」或「超車」,這就是我眼中的「沱沱公社」。「沱沱」出身也不差,由九城傾力打造,當然不是做遊戲的那個「第九城市」,而是九城網路技術公司,已在納斯達克上市,這家公司的核心業務做B2G政府軟體(企業對政府),市場佔有率近90%,這就是傳說中的壟斷型。2009年時,九城特別成立天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並整合了千畝農場,成立特別團隊親自種菜、種水果,養豬、養雞、養鴨等。然而,這種小而精的做法雖然給「質量」上了保險,但卻受規模所限犧牲了多樣性和速度,自家產品不可能滿足大眾的多樣化需求,便也整合了不少別人家的產品。因此,沱沱就像在走平衡木,不僅僅平衡「質量」,還要平衡「廣度」和「速度」,真是門藝術活兒。有些時候我們總是要在「精」和「快」之間做個選擇,當然並非拋棄之一,只是在某個階段必定需要最優選擇,顯然沱沱工社選的是前者。有些時候我們總是要在「盈利」和「份額」之間做個選擇,當然都希望一箭雙鵰,只是在某個階段必定需要犧牲其一,顯然沱沱工社要的是前者「盈利」。而,真的盈到利了嗎?未知。

8、「正大」好生意此「正大」非彼「證大」,是泰籍華裔創業的跨國企業,公司從銷售農作物種子創業起家,至今已是橫跨農業、零售、金融、醫藥、房地產等近十個產業的綜合集團。其實大家很早就和他有過親密接觸,10多年前的央視著名節目《正大綜藝》就是他冠名的,還有家超市你可能經常光顧,叫「易初蓮花」,同樣隸屬這家集團,當然還有你偶爾漫步的「正大廣場」也是他家的作品。正大在農業領域已形成完備的產業鏈,組成了「種子改良—種植業—飼料業—養殖業—農牧產品加工—食品銷售—進出口貿易」整條現代農牧產業鏈。「正大天地」就是其在銷售終端進一步延伸誕生的產物,於2011年2月上線,至今剛有2年,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攻勢卻異常兇猛,鋪天蓋地的戶外廣告紛至沓來,尤其在上海的地鐵里,促銷內容設計的就像不要錢一樣。如果你經常在這家購物,就會發現雖然打著進口高端的形象,但產品的檔次卻參差不齊,貨源也多是來自國內。其拓展疆域的殺手鐧是「清倉式」的營銷活動,如甩賣團購區、10元嘗鮮區、限時秒殺區等,產品的檔次決定客單價的高低,其約150左右,並不高。正大不會因資金問題而絞盡腦汁,不僅自建冷藏、冷鏈和配送體系,還拿出了一副「捨命賠市場」的心態,頻頻大手筆出手市場,以期佔領消費者心智,不用核實,一定是在「貼錢賺吆喝」,我只是腳的長期的「吆喝聲」靠的不是廣告而是商品質量和商家信譽,正大你真的準備好了嗎?聽說,正大天地已被轉手易主,但此消息並未得到證實,如果屬實那就太離奇了。

9、不僅僅「易果」這幾年電商行業野蠻生長,可謂「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盈不盈利不打緊,搏得眼球和市場份額是首要戰略,因此投資人的錢「砰砰的……」就變成了炮灰。而有一類經營者往往被遺落在角落,但小日子過的卻不落寞,他們默默耕耘,生活紅紅火火,易果網便是如此。金光磊是核心創始人之一,於2005年攜團隊創建易果網,正如其名剛開始僅僅銷售水果,發展至今已成為一家綜合的生鮮電商,涵蓋蔬菜果蔬、蛋肉家禽、海鮮水產等。易果網並非是金光磊的第一個電商作品,在此之前,於1999年曾做了一家從事大宗商品交易服務的B2B企業,叫易貿網,而這家網站至今還在運營,主要提供現貨交易服務,而交易產品比較冷門,主要有塑料、橡膠、化工原料等。如此看來,金光磊浸淫電商多年,算是第一批觸電的傳統人員。易果網在業界被公認為是「小清新」,這種小清新一方面來自整體視覺,一方面來自產品編輯,無論是色彩還是文字都絲絲入心,直擊小白領的小心肝,能在第一時間抓住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是本事。如果電商要盈利,「客單價」是重要的考量指標之一,當然客單價越高盈利的可能性越大,相應的配送成本也會降低,比如配送一單的成本是20元,客單價150元和300元的配送成本會相差一倍。「易果的客單價在300左右,去年年底時月銷額已破千萬」,金先生露底,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數字,易果網曾多次拒絕融資,看來易果確實不差錢。然而,易果的生死挑戰正在逐漸來臨,正大的窮凶極惡,多利的步步緊逼,優選哥也急吼吼的挺進上廣深等八大城市,路上還經常殺出各類小鬼小妖,如果易果再不主動出擊,怕是真的被遺落了。

10、「依谷」的潛伏依谷網註冊資本2000萬,自稱上線2年來,去年交易額近5000萬人民幣,發展會員數超10萬人,數字只是單方面發布,未經核實,也許是自己的YY幻想。依谷的出現令許多人愕然,然而當我們再深入了解其「家庭背景」,把其比喻為一隻潛伏在華南的猛虎並不為過。依谷網母公司為深圳市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已上市),是改革開放以來「國退民進」的產物,是當年華南地區農業領域中的國字型大小巨鱷。這裡不得不提一位大人物—衛哲,當年「流落」阿里後便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基金,他都在關注什麼呢?衛哲在新浪的個人微博總共關注了19人,然而沒有一位是個人,均是企業「官微」,其中有5個分別是「依谷網+中農網+深圳農產品交易中心+廣西糖網+昆商糖網」,而這幾個網商均隸屬於深圳市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衛哲於去年年初,攜嘉御基金和景林高盈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3.44億元入股深圳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總共持股49%。衛哲曾公開表示,他將用7年的傳統領域和5年電商領域的經驗,打造一個全新的對中國乃至全世界農業有影響力的電子商務平台。好了,這下你應該清楚依谷網的來歷和野心了。但依谷的流量並不高,每天獨立訪客維持在1000上下,據朋友透露其內部員工在百人左右,這些與其5000萬的營業額好像不太符合,可見零售還不是其主要盈利來源,唯一的可能就是線下的家庭宅配和企事業單位的福利採購。「依谷」要分拆上市,不無可能,但以這種盈利模式定位在B2C領域,多少會成為其絆腳石。

***本文部分數據來源於網路資料,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關注電商大世界,讓你成為電商老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商大世界 的精彩文章:

小藍單車被叫停 滴滴「如意算盤」或落空
比特幣跌破8000美元,本周跌幅達30%

TAG:電商大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