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麥肯錫也看走了眼,中國消費市場的5年

麥肯錫也看走了眼,中國消費市場的5年

麥肯錫(McKinsey)作為諮詢公司中的翹楚,其每年發布的市場預測及研究報告已經成為了風向標,在各個行業都極具有導向作用。

2012年春季時,麥肯錫發布了《「會面」2020 中國消費者》報告(以下簡稱2020報告),報告預測了中國未來10年,佔據城市大部分人口的「新主流消費群」將如何改變購買習慣和態度,為消費趨勢及消費者行為遷徙提供了參考意義。(2020報告中的新主流消費群,定義為年收入超過10.6萬人民幣的消費者,相當於美元1.6萬)

在2020報告中,麥肯錫的調研揭示了中國消費市場、以及消費者凸顯的一些劇烈變化,但是,放在5年後的今天看,麥肯錫也看走了眼。

消費升級的陷阱

2020報告指出,中國人的儲蓄率非常高,反應了人民對於社會保障的擔憂,害怕自己的財務安全得不到足夠的保護。同時,不斷高漲的需求和快節奏的生活,促使人民更多的傾向於購買即食食品以節省時間。

實際上,這5年間,除了消費升級成了很多零售商叫喊的一個詞語,同時並作為漲價的借口。麥肯錫沒有遇見到的是,即食食品行業一定程度上出現了下滑,以速食麵消費為例。更為重要的是,中國的消費市場出現了新的業態-外賣。隨著資本的蜂擁而入,外賣市場在短短的3年多時間裡蓬勃發展,出現了諸如了餓了么、美團外賣等巨頭。

國外的月亮不再圓

2020報告中還指出,消費者在電子產品等品類上更青睞外國品牌,而在個人護理用品等品類上更喜歡中國品牌。

實際上,這5年間的發展也確實出乎麥肯錫的預料。以手機為例,按照2017年全年中國手機市場出貨量計算,前五名分別為:華為、OPPO、vivo、小米、蘋果。五年間,所謂的「外國品牌」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折戟。(索尼退出了中國市場,夏普被鴻海收購,HTC一蹶不振)

相比手機,其他電子產品的品類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數碼相機、筆記本、不外乎如此。

服務消費的井噴

2020報告中,麥肯錫的調查發現,消費者在購買行為中的情感因素佔比越來越高。並且朝這些行為特徵轉變的非常明顯。舉例,坦言「願意花更多的錢購買商品或服務犒賞自己」的消費者從2010年的38%上升到43%。

這一點,觀察家相信,像愛奇藝、騰訊視頻等提供視頻服務的網站應該是參考了麥肯錫的報告,從最近兩年,會員的增長非常快。由於這部分頭部用戶的快速增長,給網站帶來了高價值的溢價。站上風口的還不止在線視頻服務,諸如在線少兒教育、各種垂直招聘服務、O2O、以及最熱的「知識付費」,都無一不是服務消費爆發的佐證。

品牌忠誠度

2020報告指出,在日益成熟的中國市場,隨著情感營銷的使用,以及消費者對品牌的感知,品牌忠誠度必將得到提升。傾向於購買同一品牌食品和飲品的消費者比例從26%(2011)增至35%(2012).在個人護理方面,對品牌的忠誠增幅更快,從31%(2011)增至43%(2012).

而在12-17年間,中國的電商行業深刻的改變了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以增長數據為例,(商務部公布數據)2017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6.6萬億元,同比增長10.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5.5萬億元,同比增速28%。由於電商的興起,消費者更習慣於下「大單」,減少去線下商場、商店的機會,而下大單的原因,用大家熟悉的字眼就是「滿xx免運費」 「滿xx減xx」 「湊單」。品牌更換的原因,很大部分在於消費者還是價格驅動型。(=價格敏感型)

總體而言,在消費市場繁榮的階段,中國消費者更習慣於嘗試新的品牌,比如換車時,比如採購快消品牌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口的觀察家 的精彩文章:

TAG:風口的觀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