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麥肯錫醫藥研究:數字化浪潮是挑戰也是機遇,潛在利潤高達千億美元

麥肯錫醫藥研究:數字化浪潮是挑戰也是機遇,潛在利潤高達千億美元

導語

麥肯錫發布醫藥報告預測,未來生物製藥行業的EBITDA指標能達到500-1500億美元。

全文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如果本文觸動到您,歡迎點擊文末評論。

隨著人口老齡化、慢性疾病負擔的增加以及亞洲中產階級的增長,病人的需求有所改變,如今的醫療保健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些挑戰要求全球衛生系統加強創新,加強對定價的審查,應對不斷上升的成本。同時,我們正目睹科學和技術在重新定義這個行業。這些變化對生物製藥的研究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今天的臨床環境正在迅速發展,並提出了具體的挑戰:例如,個性化醫療和人工智慧的興起導致了越來越複雜的協議、條款和新的終點;藥物及技術的新試驗將會更頻繁、更精準,針對規模更小、更少見的患者群體;同時競爭也在不斷增加,使得爭奪試驗研究和病人的鬥爭更加激烈。

生物製藥公司的研發是一系列高風險、高投資的決定,並且該行業在識別、測試和將新葯推向市場方面面臨著巨大的生產力挑戰,特別是在我們今天尋求的高度創新的治療方法的背景下。

研發生產力面臨挑戰

由於每一種新處方葯的平均稅前成本大約為26億美元(包括失敗和研究資金成本),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研發生產力上。約50年以來,行業內一直存在研發支出一直增加、而藥品審批數量卻大幅度下降的問題。

在對生物製藥行業的研發生產力挑戰進行深入研究後,麥肯錫對收入與研發支出之比的分析表明,在2008 - 2011年期間,生產率達到了最低點,在2008年,投資回報率(ROI)跌至0.5,隨後出現了10年的下滑表現。2年前,當我們第一次分析這一趨勢時,藥品化合物的高失敗率是藥物成本火箭式上升背後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驅動因素。

另外,新市場進入者的巨大潛力常常被誇大:一項分析發現,43%的一致預測高估了實際收入的40%以上。然而令人鼓舞的是,生物製藥行業最近發現了一些樂觀的情況。最近,在申請批准和成功啟動治療方案方面有了很大的好轉,在2014年,生產率達到了1.3的回報率。雖然該行業還沒有回到1996-1997年的那種令人興奮的日子——在1997年,投資回報率(ROI)的年指數飆升至3.1。

研發生產率復甦的跡象似乎正在形成某種勢頭。

特定治療領域的發展,包括腫瘤學和crispr5等技術的出現,開啟了一個精確和個性化醫療的新時代—其中一些反映了我們最近看到的生物技術股票估值的上升。然而,儘管有這些一線希望,開發新葯的成本仍然是籠罩在行業上方的陰雲,而長期研發生產力的挑戰仍有待解決。

那麼,這種系統性的生產力下降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某種程度上,這個行業的生產力問題源於這樣一種轉變:把革命性的基因組研究突破實際落地,轉化為具有引導性、發展潛力的真正有效的新葯,這其中的過程非常漫長,需要大量前期投入,儘管從長遠來看有所進展是肯定的。

此外,這項技術已經產生了大量的信息,也給組織帶來了新的挑戰——就像在大海撈針一樣,缺乏著手點。與此同時,與有效性相關的監管障礙也有所增加。因此,平衡風險-回報方程正成為製藥公司越來越重要的因素:新葯研發失敗的成本正在攀升,這反過來又極大地提高了每種新葯的總成本。

數字化給醫藥行業帶來的機會

今天,我們見證了許多突破性技術同時成熟——基因組學、納米技術、感測器和物聯網、大數據和分析、人工智慧(AI)技術以及3D列印技術,這在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廣義上說,數字化趨勢是這些突破性技術的混合應用,能從根本上重塑公司、行業和更廣泛的社會。

對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重塑核心,重塑整個商業模式:產品和服務、研發、銷售和營銷,以及渠道。在生物製藥的研發中,數字化技術發展能通過有針對性的治療來確保患者獲得更好的結果;顯著降低藥物開發成本;加速藥物循環時間,更快地治癒患者。

擁有了更多樣化的分子和臨床數據,藥物和治療的建模將會變得普遍。這將提高研發機構識別有效藥物分子並發現錯誤的能力,減少研發時間。患者將能得到個性化的醫療服務,使用自己的遺傳信息等進行登記,因此治療將變得更快、更便宜,療效也更好。藥物試驗和治療過程將能被全程監控,使用不同的感測器和可穿戴設備,這些設備能幫助工作人員快速識別安全狀況或操作信號,以免時間延遲導致的問題。

試驗數據將能在不同的製藥公司之間流通,學術機構也可以使用,大大加快了技術的發展。現在,隨著新技術的出現,使用大數據進行分析的人工智慧也能參與進這個生態系統中來,還可以通過模型預測新葯成功和被市場接受的可能性。還可以通過各種手段收集患者的日常護理和療程進展相關的數據,以改善手術的速度、成本和質量。

我們相信在整個行業中,未來EBITDA指標能達到500-1500億美元。鑒於研發的性質,我們認為這一目標將在未來10年中逐步達到。

本文來源於醫藥前瞻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杏微醫 的精彩文章:

爆竹一聲辭舊歲,傳統除夕知多少?

TAG:雲杏微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