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新年之後,學學春季養生法!

新年之後,學學春季養生法!

你看過了那麼多風景

遇到那麼多人

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

你,感覺身體被掏空!!

春季的天地之氣與人體陽氣

春季一般在每年正月前後,以立春為開端,至穀雨交立夏結束,共三個月。春季是一年的第一個季節,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不僅僅說的是人生規劃,在養生方面也是如此。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就明確指出「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意思就是說,春天養生不當,陽氣不足,生髮無力,到了夏季就沒法好好的「長大」「長壯實」,一整年的健康都會隨之受影響。

那麼,要說春季如何養生,首先還是要了解春季天地之氣與人體陽氣有什麼特點。春季自然界的天地之氣以及與之相應的人體陽氣,有三個基本特點:稟生髮之氣、為稚陽之氣、與人體肝氣相應。

什麼叫「生髮之氣」呢?道醫認為每個時節的氣都有所不同,共有生、長、化、收、藏這天地五氣,每一季各應一氣(傳統道醫認為共五季而非四季,在夏秋之間有一個「長夏」),每一季由於所稟之氣不同有不同的變化,比如夏季長養之氣旺盛則枝葉從細芽變成枝繁葉茂,秋季收斂之氣旺則結果而葉落。而春季,秉持的就是生髮之氣。《四氣調神大論篇》載:「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天氣的特點是往出、往外走,草木、樹葉從寒冬凋零到重新生長出來,人往往此時也覺得比較興奮、興緻盎然,這既是生髮之氣的作用。

那麼為什麼又說「為稚陽之氣」呢?稚陽之氣也有稱為少陽之氣,是與夏天的太陽之氣相對而言。春季雖然開始陽氣用事,但畢竟是剛開始,陽氣還是比較弱的。從自然界來講,氣候雖然不像冬天那麼冷,但是回溫也沒那麼快,草木雖然發芽,但畢竟還沒有枝繁葉茂,這些都是陽氣還比較弱的表現。此時陽氣的生髮之性,需要小心養護,不然容易受到干擾,此即「養生」一次的原始含義——養「生」不僅是指生機的意思,還有「升」的意思,順應天地之氣往上升的這個特點。

春季五行屬木,相應的臟腑為肝。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氣機舒暢,人與天地相參,此時人體氣機也喜條達、惡抑鬱,而人體之中管理這個氣機疏泄的正是肝臟。春季一到,肝氣就會比較旺,升發疏泄人體陽氣的作用增強,人體就會慢慢從寒冬的「沉睡」中蘇醒過來。另一方面,中醫認為肝「體陰而用陽」,「用陽」即指這個疏達陽氣的作用,而「體陰」是說,肝的這個作用有賴於肝之陰血的充足。肝之陰血充足,才有能量疏達陽氣,同時也避免疏達太過,把「不該發」的也給發出來了——上面講到的「春三月,此為發陳」,陳出了「沉睡的氣血」外,還有一層意思,即陳年宿疾——春季如果養生不當,有時候還會誘發舊疾,不可大意。

雜糧

五穀

水果

蔬菜

肉類

畜禽

食品

海產

少油

少鹽

在飲食方面,疏達肝氣首先宜多食綠葉蔬菜。這些蔬菜清淡不膩,且包含生生之氣,最合肝氣疏發的特性。應季蔬菜中,香椿最好。香椿食用的部分是其芽葉,升發之氣最強,傳統本草認為味辛而性涼,疏通氣血而又不動肝火,有疏肝理氣、開胃和中除脹之功,可以炒菜食用。

運動

堅持

另一方面飲食也不可過用辛散動風之品,以免風氣升散過度,誘發頭暈、過敏、失眠等疾病。故此時也應進食一些如潤滋養的食物,以養肝陰。但營養不等於油膩,大油大葷稍食解饞即可,油葷太過,滋生痰濕,反而阻礙氣機升發。清燉的魚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滋陰養肝健腦之功,有一定的養肝血、補充腦力的作用。如果平常是肝火較旺的體質,這會兒有口乾口苦、眼睛脹痛、睡眠不安的情況,則可以時不時吃點沙螺湯。沙螺咸寒,養陰清熱退火,很是適宜。水果方面,過一段上市的桑椹正是養肝陰的好食材。中醫常用桑椹熬膏服用,在滋補肝腎,填精明目,長期用眼較多者,待其上市不妨時常食用。

春季的養生方法

那麼該如何養生呢?其實要領很簡單,就是根據我們上面講的這個氣機特點,養這生髮之氣,一方面要順著它,讓氣血舒暢條達,另一方面,也得把握度,不可讓它疏泄太過,反成躁動不寧了。

具體而言,養生髮之氣,首先要形神同調,尤以養神為主。道醫認為,形氣神三者中,神為主宰,心神不寧,則氣血逆亂,諸病叢生。而春季受生髮之氣及其稚陽之性影響,一方面人容易興奮,甚至亢奮不寧;但另一方面又容易因事打擊而鬱悶,加上當今社會,開年之時往往工作繁忙,人的情緒波動較大,喜悲交替刺激較多,很容易神氣不安,故首當養神。

養神一方面也是要注意情緒、心情的疏達愉悅。

《黃帝內經》就「推薦」這個時候「廣步於庭,以使志生,生而勿殺,欲而勿奪,賞而霧罰」,此時可以做一些疏通氣血的慢運動,比如散步、踏青、放風箏等,根據天氣晴雨溫度高低,還可以出去戶外活動活動,一方面活動筋骨,另一方面在活動中,人的情志往往可以得到舒展,尤其是踏青郊遊,感受自然界的生生之氣,尤其能夠養人之「生」氣,最是養神。如果平常工作壓力較大,不妨參加點競技比賽,痛快打一場球賽,是一個良性的情緒宣洩方法。許多人在春季總想計劃著一年要做點什麼,這實際上也是春天生髮之氣在神志方面的表現,不妨順其而為,好好規划下一年的工作生活。

但是,另一方面要注意,心神太過亢奮也不宜於健康。故睡眠是春天不可忽略之事。維持健康在於陰陽平衡,白天「廣步於庭」養的是陽氣,夜間睡眠充足,則是養陰氣。陽主動,陰主經,春日本就陽氣旺盛,陽氣旺盛而睡眠不足,陰氣不充,則容易氣血上涌,導致口舌生瘡、頭暈頭痛甚至皮疹、鼻血等症。老年人、高血壓者此時尤須小心,這一類病症多與「肝風」有關,此時多發,除了規律治療外,保證充足的睡眠是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當代白領往往白天久坐不動陽氣失于振奮,晚上遲遲不睡,陰氣不得安寧,如此陰陽顛倒,自然容易生病,務必慎重待之。

以上是春季防病的基本要領。不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之間氣候還是有一定差異性的,雖然總體原則不變,但還得根據當地氣候具體情況具體處理。北方此時尚冷,養生不妨還沿用秋冬的養生技巧,但溫補方面需得減輕三分。南方氣候已經回暖,但也得慎防倒春寒。春季雨水較多,江南一帶更是如此,水濕困阻氣機,不利於陽氣生髮,時時犯春困,故南方春季還需除濕,現代科技昌明,可以用除濕機等電器盡量保持室內環境乾爽,被褥衣服在身上停留時間很久,當時不時曬一曬,以免濕氣留戀。適當運動出汗、必要時可飲用些薏仁茶或者做做艾灸,都是一些不錯的祛濕方法。

總之,春季養生在於順陽氣,使之順達,但不可太過。

(編輯整理甘棠,作者呂方舟,選自騰訊道學,圖片來源於網路,轉載請註明出處)

( 歡迎大家投稿,來稿不限題材,擇優選登有驚喜)

投稿郵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