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兩個和尚鮮為人知,卻是與唐僧齊名的譯經大師

這兩個和尚鮮為人知,卻是與唐僧齊名的譯經大師

在我國漢譯佛典史上,共翻譯了佛典二千一百餘種,六千餘卷。佛典翻譯家有姓名記載的達二百多位,其中譯經多、影響大的鳩摩羅什、真諦、玄奘、不空,被稱作「四大譯經家」。

玄奘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唐僧」,鳩摩羅什也有一定的名氣,而真諦與不空,對於普通的中國人來說就顯得有些陌生了。

佛像的背影

真諦(499-569),音譯為「波羅末陀」、「拘羅那陀」或「拘那羅陀」,意譯為「親依」。原為西天竺優禪尼國人,後來居住在扶南(今柬埔寨)。

梁武帝時,應邀請來華,遊歷各地,並從事譯經。在廣州刺史歐陽頠父子支持下,定居廣州,與弟子一起專心譯經,翻譯了佛典共六十四部,二百七十八卷,主要有《金光明經》、《無上依經》、《仁王般若經》、《廣義法門經》、《十七地論》、《衛視輪》、《律二十二明了論》、《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等經論,系統地介紹了大乘瑜伽行派的思想。

真諦翻譯的重點由經典轉向論典,反映了佛教學者的興趣和精力,開始轉向研究、會通和創立學派。

真諦譯《大乘起信論》

不空(705-774),意譯「不空金剛」的略稱,音譯「阿目佉跋折羅」。原為北天竺人,一說師子國(今斯里蘭卡)人。十五歲出家,拜金剛智為師。二十歲於洛陽廣福寺受具足戒,並參與譯場,傳五部密法。

金剛智圓寂後,奉其遺命,於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率弟子到師子國和天竺廣求密藏,天寶五年(746年)返唐,住於鴻臚寺。後奉詔進攻,建立曼荼羅,為皇帝灌頂,被賜號「智藏」。以後代宗又賜號「大廣智三藏」,住世時還加封為「開府儀同三司」、「肅國公」,圓寂後則謚「大辯正廣智不空三藏和尚」;並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開元三大士」。

不空生平翻譯了大乘及密教經典共七十七部,一百二十餘卷,主要有《金剛頂經》、《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大乘密嚴經》、《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等。密宗經典經不空翻譯和傳播,為當時唐代統治者所好,竟形成了王公貴族紛紛信奉密宗的風尚。

不空三藏法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依他起 的精彩文章:

博大精深的中文:這些詞語都是「寺院」的同義詞
別再活佛活佛的叫了,藏傳佛教里根本沒有「活佛」的稱謂

TAG:依他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