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港交所加速上市制度改革,2018年港股IPO將是一大看點

港交所加速上市制度改革,2018年港股IPO將是一大看點

2月23日,港交所公布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赴港上市的第二輪市場諮詢方案,推進同股不同權等上市規則修訂的時間表。據時報君拿到的港交所發給內地企業諮詢意見方案顯示,本輪市場諮詢後,最快在2018年4月底就可公布本輪市場總結,屆時有意赴港上市的公司可正式向港交所提出上市前查詢。

可以預見的是,這個制度的改革會給香港打開一個龐大的市場,隨著互聯網及新興科技力量的興起,港股的IPO生態也在發生改變。

港交所加速上市制度改革

「我們無意改變任何投資者對於這類多元化公司的既定喜好,我們只是想把上市的大門再開得大一點,給投資者和市場的選擇再多一些,因為不想把非常有發展前景的新經濟公司關在門外。」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對於香港上市制度改革如此表示。

曾因「基於公眾利益」,被香港證監會董事局一致決定不支持同股不同權的方案,在錯失阿里之後,香港開始反思是否接納不同投票權架構、未盈利公司上市等, 4年之後港股市場還是達成了共識,啟動改革。

2月23日,港交所公布新興及創新產業公司赴港上市的第二輪市場諮詢方案,對於拓寬香港上市制度擬定發展方向,目前主要有三方面:1、允許尚未盈利或者沒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來香港上市;2、允許同股不同權;3、突破第二上市限制。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評價,這是香港市場近二十多年來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改革。

根據時報君拿到的諮詢文件的內容顯示,對於三類企業,即生物科技公司、創新型同股不同權公司以及合格發行人的第二上市公司在上市准入上分別作了要求,並非是符合了類型企業就能夠在港交所上市,還要達到港交所另設的額外要求,時報君將以表格形式呈現,方便投資者一目了然。

總結來說,三類公司都離不開同股不同權的問題,生物科技公司雖然是針對初創公司,但也會涉及同股不同權的安排,而第二上市地的公司看起來更像是港交所在挽回已經登陸美股的國內創新型科技公司,比如阿里、京東等。

同股不同權放開對香港的意義

「同股不同權」的放開,進一步打破了港交所對部分新經濟企業引入的限制,從而增加港股市場的包容性,但談及弊端,雖然「同股不同權」有著相應的配套約束,但對於雙重股權結構的存在,還是會對公眾投資者的投票表決權等權利構成影響,而配套措施不給予核心管理團隊較為嚴厲的約束,則將會削弱市場的交易公平性。

深圳諾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何天仲在接受時報君採訪時表示,此次港交所主動推動改革,順應了中國經濟結構升級的趨勢,益處是全方位的,包括港股的流動性和市場容量有望顯著提升、上市公司結構也更多元化,也有助於提升港股在全球的競爭地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上市門檻降低及擴容,監管難度無疑將會上升,加上部分公司尚未盈利,發展不確定性較高,投資者相對容易遭受損失。

華峰資本CEO陳挺峰則進一步表示:「創新型企業、生物科技型企業在帶來活力的同時也會進一步加大投資風險,很多新經濟企業初始處於虧損狀態,未來發展存在不確定性,尤其是生物科技類企業,比如新葯需要CFDA的審批,需要各種臨床階段的測試,可能臨床一期通過,但很可能在臨床二期失敗,導致企業價值大幅下降,從而使得交易風險加劇。所以在港交所給我們的諮詢方案中,也採取了對生物科技型公司加強披露的措施。」

對於港交所的這一重要改革,利於港股市場制度模式的先行創新,初期而言,還是「摸著石頭過河」為主,且隨著時間的推進,而不斷完善相應的制度模式。陳挺峰進一步認為,鑒於港股市場相對成熟的監管體系以投資者結構,其較A股市場放開「同股不同權」的模式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

港股IPO將是今年一大看點

時報君查閱港交所在去年的諮詢文件中提到, 116家以美國作為第一上市的內地公司中只有33家公司採用了同股不同權的架構,佔比28%,但是合計市值高達5600億美元,占所有美國上市內地企業市值的84%,相當於香港市場總市值的15%。

這也說明了此次上市制度的改革將會給香港打開一個龐大的市場。在新科技和新經濟已經成為驅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浪潮中,我們也能看到港交所對於虧損創新企業來港上市的支持。

回顧去年香港新股發行市場,既有國泰君安、九龍倉置業等重磅大市值個股隆重登場,又有眾安在線、閱文集團等新經濟公司注入,從各上市公司募資額看差距表現懸殊,除老牌券商國泰君安和科技金融保險股眾安在線募資額超過100億港元外,其他上市公司募資額均在100億港元以下,突破50億港元募資額的也僅僅只有6家。

(數據來源於Wind)

仔細分析,去年上市募資活動較以往以傳統金融服務業公司主導所不同的是,主要從事互聯網和科技業務的新經濟公司脫穎而出,成為募資主力,其中前十大募資IPO中有四家上市公司就屬於「新經濟」企業。

港股專家溫天納向時報君表示,隨著互聯網及新興科技力量的興起,港股的IPO生態也在發生改變,而從這些 「新經濟」企業的IPO均獲得大幅超額認購的表現來看,也反映了市場投資者對這類企業也抱有極大的熱情。

目前來看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正在加速進行,時報君拿到的諮詢方案文件中提到,2月23日刊發有關《上市規則》的諮詢,3月23日市場反饋截止日期,並預計4月下旬刊發諮詢意見總結,相關《上市規則》生效及開始接受上市申請。

南華金融高級策略師岑智勇向時報君表示,2018年6月份會有一大批創新型新經濟公司以及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將是2018年港股IPO最大看點。一方面,香港落實「同股不同權架構」,成為今年香港IPO催化劑;另一方面,今年H股全流通亦有望開通,這一重大利好也將令香港上市更具吸引力,推動新股赴港上市熱潮。

根據市場傳聞,沙特阿美、小米、鬥魚、螞蟻金服、滴滴出行、陸金所、大眾點評、摩拜、騰訊音樂、平安好醫生等可能赴港上市,其中大部分均為中國科技類公司,而沙特阿美更是被號稱為全球最大的IPO,如若其中幾家能夠如願赴港上市,也將給港股市場帶來不少生機與活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購物大軍為何重回實體店
歷年節後大概率開門紅,真到積極入場時?機構這樣看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