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轟炸機2小時到紐約?真相或許比炒作更驚人

中國轟炸機2小時到紐約?真相或許比炒作更驚人

對於任何國家而言,即使是無人高超音速轟炸機在技術上都極其困難。

「中國高超音速重型轟炸機可在兩小時內抵達紐約。」英國《快報》網站22日的這篇報道賺足了軍迷的眼球。這則炒作源於中科院力學所崔凱研究員團隊在《中國科學: 物理學力學天文學》期刊上刊登的一篇有關新型高超音速飛行器布局的論文。但如果從裝備發展的大趨勢來看,這則炒作存在一個常識性錯誤,更符合邏輯的猜測或許比炒作更驚人。

圖為JF12高超音速激波風洞,風洞末端的粗大結構為試驗段與真空罐子。

此前中央電視台《還看今朝-喜迎十九大特別節目》2017年10月8日期節目中,介紹了中國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JF12高超音速激波風洞,並出現了多款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測試模型。而根據中科院姜宗林介紹:我們(中國)正在研製5倍以上聲速的民用載人航空器,能把北京到紐約變成「國內旅行」。這基本上就成了《快報》這篇渲染中國高超音速轟炸機威脅的報道的「理論源頭」只不過《快報》「好心」的將中國的科研成果增加了2馬赫。

圖為在JF12高超音速激波風洞中測試的中國高超音速飛行器模型。

《快報》報道缺乏常識之處在於,它認為中國在掌握高超音速飛行器技術之後,會捨近求遠的不去研發高超音速彈藥,而是研發複雜的多的高超音速轟炸機。這種缺乏嘗試的「捧殺」實際上包含這三層含義:首先通過凸顯中國威脅,為本國類似研發創造條件。其次嘗試誤導帶偏中國的研發方向。最後通過這種無法自圓其說的炒作,掩蓋事實的真相,為本國緊繃的政府及決策及軍工研發部門鬆弛神經,那麼西方媒體刻意掩蓋的更符合邏輯的猜測是什麼呢?

X51是目前最接近實戰的高超音速彈藥,打擊效果遠超現役的「戰斧」導彈。

西方媒體在刻意掩蓋或模糊的,很可能是中國在高超音速彈藥領域取得的成就。一般觀點認為,高超音速彈藥作為全新概念的裝備,需要從頭研發。但實際上,這類彈藥的門檻並不很高。以美國洛馬公司的研發的最現實的X51高超音速導彈為例,該導彈實際上就是裝備了更新一代的衝壓發動機,通過提升攜帶燃料與空氣中氧氣的緩和反應效率,用比「戰斧」導彈小一半的體積,實現了比「戰斧」快6-7倍的速度與大1倍的射程。

中國在高超音速彈藥研發領域似乎並沒有技術瓶頸,實戰部署只是時間問題,圖為網上流傳的DF-ZF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模擬圖。

在高超音速彈藥的研發中,結構設計、材料與衝壓發動機是最主要的核心技術。從JF12風洞的測試進程,以及中國在衝壓發動機領域的技術積累來看,中國似乎在高超音速彈藥領域並沒有明顯的技術瓶頸,誕生類似X51的高超音速導彈只是時間問題。屆時即使新導彈以傳統的殲16戰鬥轟炸機,甚至是轟6轟炸機搭載發射,也將極大提升中國對敵方核心基地與航空母艦的威脅能力。更可怕的是,以現有的技術條件,這類彈藥幾乎無法被攔截。

儘管目前中國的重型轟炸機平台相對陳舊,但高超音速彈藥卻能令其對敵方最高端目標構成致命威脅。

以轟6K為例,其目前能在翼下掛載6枚長劍20巡航導彈,如果掛載類似X51的高超音速導彈,不僅翼下掛彈量可增至12枚,彈倉內也能掛載至少4枚導彈。此前中國已反覆訓練4-6架轟6機群的遠程巡航,屆時即使轟6機群只在中國近海空域巡航,也完全能向各個方向上的目標發射64-96枚射程超過500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超過6馬赫的超音速彈藥。這種打擊對於任何目標都是毀滅性的,而這或許才是西方媒體要掩蓋的更符合邏輯的猜測。

如果中國實戰部署高超音速導彈,「福特」級航母這類高端目標將首當其衝。

對於熱衷「中國威脅論」的個別西方媒體而言,中國未來將具備的這種現實戰力的可能是不能說的,因為這將影響西方很多關鍵裝備研發與軍力部署。因此西方媒體只能在報道中國的高超音速飛行其研發技術時,嘗試將輿論引向錯誤的方向,那就是渲染中國研發能在2小時內飛抵紐約的高超音速轟炸機。這樣做一方面符合渲染「中國威脅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通過「高超音速轟炸機」這一不靠譜的裝備,弱化中國真實實力給西方帶來的衝擊。

高超音速武器是有能力顛覆傳統力量對比的新概念武器,中國在該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因此對於那些國際上以「先行者」自居的所謂專家的觀點,需要以更大的戒心與更嚴謹的態度進行審視,那些被某些西方媒體刻意隱瞞的,或許才更加接近事實的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那一溜溜的梯田像是一級一級巨大的玻璃台階
測試孩子的智商,有必要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