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胡適:《容忍與自由》

胡適:《容忍與自由》

不記得許知遠的《十三邀》的那一期訪問的馬東,許知遠認為馬東在奇葩說裡面的話題根本沒有價值,你丫一個知識分子,現在居然做這種東西,五四的時候就討論的東西,甚至討論的更加的深刻。

那麼五四的時候,討論的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胡適是一個自由主義者,一生為傳播自由的理念盡心勞力。然而,他在他的晚年卻以「容忍與自由」為題,連續作文兩篇(其中一篇是講演),強調的是同一個主旨「容忍」。他說:十七八年前,我最後一次會見我的母校康乃爾大學的史學大師布爾先生,那天談話很多,有一句話我至今沒有忘記:我年紀越大,越感覺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胡適的《容忍與自由》基本上可以給我們答案,我們這一代人,在學生時代,基本很少能接觸到胡適的文學,這種情況可以類比下一代人對魯迅的認知,胡適被主流和諧,隨便查了一下,當年胡適說毛的詩詞沒有一句是對的,不過我覺的後面胡適文學會在這個世紀重新進入主流。

這本書用 Kindle limited 可以免費看,但是還買了實體書來看,除了長時間,Kindle 還是用來壓泡麵吧,也只有用 Kindle 蓋的泡麵才是最正宗的。

《胡適還是魯迅》王老闆

在那樣一個動蕩的60多年,胡適能夠一直以一他的自由思想,不故作姿態,不居高臨下,能夠在那樣的年代始終保持著溫和的態度,且一以貫之的胸襟氣度,不是聖人,也是奇蹟。

相比之下,魯迅無疑就刻薄、多疑、狹隘了許多。

我非常地崇敬魯迅,準確的來說是我們這代人都非常崇敬魯迅。但是文革之後,我們就該明白,任何造神運動都是應該被警惕的。魯迅不是神,他並非沒有缺點,他的思想缺陷顯而易見:他盲目推崇蘇聯,對極權政府缺乏足夠的判。這一切都容易讓魯迅淪為一個政治符號,或者階級鬥爭的工具,老大哥的筆桿,也是在那些年胡適被污名化,讓以後的每代人都對胡適缺乏認知,就像現在義務教育的課本里也看不到魯迅的文字了,以後魯迅和胡適一樣,只有逃離了義務教育的人才能接觸到。一年動亂,除了毛選,就是魯集,這無疑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一點:魯迅的文章,按照他自己的說話: 「太過黑暗,有暴戾之氣。"

思想啟蒙者的角度去看待魯迅,他其實並不是最合適的一位,在魯迅之外如果再尋求一個價值標杆,而不至於辱沒魯迅的話,那無疑就是胡適。胡適關於自由主義以及民主思想的觀點通俗易懂,深人淺出,完全沒有魯迅那般的晦澀艱深,給一個沒有接觸過自由思想的人介紹胡適,就相當於給一個沒有聽過朋克樂的人聽Green Day的《Dookie) ,效果都是立竿見影的。但是一直以來,自由主義在中國都不是一個招人喜歡的字眼,所以胡適也一直被曲解被刻意貶低,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選擇胡適還是魯迅,其意義就相當於是點亮蠟燭,還是詛咒黑暗。二十一世紀是胡適思想回歸的世紀,大家會紀念每一個2.24。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rideAndJoy 的精彩文章:

TAG:PrideAndJo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