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紅海行動》尺度那麼大如何過審?背後的故事可不容小覷!

《紅海行動》尺度那麼大如何過審?背後的故事可不容小覷!

穿衣打扮

此生能遇見你,已然

幸福得一塌糊塗

MM"s Note

MM前言:血淋淋的現實,偉大無聲的愛國,真實的東西最能直擊人心!

相信這幾天,

大家都被電影《紅海行動》刷屏了,目前票房已超20億

豆瓣評分高達8.5分,

成為近五年來,

春節檔豆瓣評分最高的電影。

導演

徐崢大讚《紅海行動》嗨到爆:

「 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是在,

看一部純國產主旋律電影,

整體的感現絕對是世界級別的。」

作家兼導演韓寒也評價:

「 2018年什麼電影都可以錯過,

但《紅海行動》你絕不能錯過。

主創和演員們,請收下我的敬意!」

就連

馮小剛也忍不住在朋友圈讚歎

當然果醬菌私認為最厲害的還是:

原本今天我們果醬團隊內部要開會的!

結果正趕上《紅海》北美上映!

老大決定去支持票房!會議改日!

可以說,《紅海行動》絕對是,

華語影壇從未有過的超級製作,

電影從頭到尾燃到爆,沒有一絲尿點。

而它又是國產戰爭電影有史以來,

血腥尺度最大的一部,

割喉、斬首、殘肢斷臂、炸碎的屍體......

真實,驚心動魄!

那麼今天就來跟大家講一講,

關於《紅海行動》,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

紅海行動背後的男人

不少人都好奇,如此大尺度的國產電影,

它是怎麼過審的呢?

對啊,究竟是誰,

又該有怎樣通天的本事,

才能把這樣的一部電影,

搬到中國觀眾的面前?!

他被電影圈裡人稱為「傻子」;

他極其的神秘,2016年之前,

在中國內地可以說是查無此人;

他不是科班出身,更沒有讀過電影學院。

可他就是《紅海行動》背後的男人,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真實的他。

他,就是林超賢。

1965年,他出生於香港,

他的家庭背景人們知之甚少,

低調的他只在一次訪談中透露,

自己從小缺少家庭溫情,

父親沉默寡言,和母親也不親近,

是個十分叛逆的古惑仔。

後來,父親患上癌症早逝,

臨終前父親只是默默牽起了他的手,

這樣簡單的舉動卻讓他感動不已。

從此他的心中溫暖四起,

叛逆少年開始追逐光明。

曾走過彎路的他,

夢想能當一名正義的警察,

可他去考警校卻落了榜,

於是他做起了辦公室行政助理。

而這家公司正是徐克、

王家衛等導演都曾加入過的新藝城。

當時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代,

他也對電影產生了極大興趣。

他從助理做起,慢慢走到了片場,

再從片場雜工做起,接接演員,跑跑場景,

之後學會了製片助理,又開始去做場記。

他執著的精神打動了陳嘉上導演,

陳嘉上乾脆將整部電影都交由他主導,

沒想到,他這一出手,

這部《飛虎雄心》在1995年,

就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

之後的他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相繼拍攝了《線人》,《逆戰》等電影,

口碑爆棚,屢屢獲獎,在香港電影界,

他被稱為:「影帝製造機」。

他大部分拍的都是警匪片,

在他的電影里,你總是能感受到,

「非黑即白,邪不壓正」。

有記者問他為什麼這麼熱衷拍警匪片,

他笑笑說:我對自己有種正義的使命感,

沒做導演之前,我的理想就是當一名警察。

原來,沒實現警察夢的他,

對正義的追求從未停止過。

任務艱巨 環境艱辛

2015年3月,海軍第十九批護航編隊,

圓滿完成了赴葉門撤離中國公民的任務,

在國內外贏得了廣泛的讚譽,

電影就是根據這一真實事件改編而成。

當年《湄公河行動》是在陸地上呈現的故事,

而現在的《紅海行動》,

卻要在海上拍軍艦、直升飛機,

拍攝的難度無法想像,更沒經驗可循。

可他什麼時候怕過困難,

他簡直就是用命去拍戲!

因為他一直堅持 「實景拍攝,拒絕棚拍」,

拍攝《湄公河行動》時,去了金三角,

而拍攝《紅海行動》他則帶領團隊,

遠赴非洲北部四個半月,

輾轉近十個地區進行取景拍攝,

許多大場面鏡頭,

更是選擇在偏遠的荒漠無人區。

境外的拍攝大多數在摩洛哥完成,

團隊基本都是在濕度20%以下,

四十幾度的高溫環境下工作,

而且有肉沒蔬菜吃,蚊蟲肆虐,

海清的臉都快被咬爛了。

演員最多在這種環境下,

不但要克服當地惡劣天氣,

還要團結來自

近10個國家的工作人員協同工作,

每天的攝製組工作人員都超過1000人,

每一個裝備的爆破所使用的彈藥,

都是真槍實彈

他也花費了很多時間,

爭取到了海軍的大力支持,

借出大量的現役裝備、載具,

電影中出現的臨沂艦就是,

現實中當年撤僑的那一艘,

防空炮攔截導彈那場戲,

也是絕對的實拍。

就連電影中突擊隊的名字「蛟龍」,

也完全是現實中存在的一支海軍特種部隊。

演員背後的汗和淚

而為了能呈現中國軍人最標準的動作,

演員跟導演一起

每天超過200分鐘的高強度體能訓練。

這次的拍攝,

他們還在沙漠中遭遇了龍捲風。

演員張譯說:「當時,龍捲風離我很遠,

不會造成損傷,可是,十幾分鐘以後,

我發現自己的視野內,

又出現了更大的沙塵,

當沙塵過去之後,

我發現那不是自然的沙塵,

是一輛車翻掉時弄起的塵煙,

導演就坐在翻倒的車裡。

當時,我覺得世界都安靜了,

所有現場的工作人員都傻了。

我們跑過去把車翻過來,

把導演從底下拽出來。

導演腦袋上流著血,擦了擦血,

告訴我們說:來,我們繼續。

每個人都毫不懈怠地搏命拍攝,

每個人都在挑戰著自己的極限。

恐高的黃景瑜克服恐懼,

尖叫著從六層樓速降。

張譯拍攝中受傷骨折,

整個腳踝完全斷裂,

海清在一場戲中竟然直接被炸飛,

但他們還是毫無怨言地堅持著。

鮮血下的軍人精神

海清飾演的戰地記者,

面對助理的死訊抱頭痛哭,

承認自己「誰也救不了」。

觀察員李懂一開始也害怕子彈。

他們是軍人,卻也是平凡人,

同樣只有一身血肉之軀,

面對生死離別同樣會恐懼與彷徨。

可「軍人」賦予他們的責任感,

讓他們在戰場上,

把他人的生命安全置於自身之上。

通訊兵在手指被炸掉,

被敵人連砍數刀,子彈射中心臟後,

居然還拖著殘體,連上通訊系統。

有人在被炸得,

骨頭和牙齒都露出來時,

居然拿起槍,拚命掃射敵人,

為戰友爭取時間。

戰爭的血腥場面,恐怖分子暴力行為

他都進行了「不加掩飾」的描述。

血淋淋的現實,偉大無聲的愛國,

真實的東西最能直擊人心!

怎麼樣?看完以上的這些,你還覺得它是單純的血腥嗎?

你覺得它是否真實的讓人震撼和欣慰呢?

你覺得它還有不被審過的理由嗎?

其實,我們看過很多主旋律的電影,但是《紅海行動》的誕生難能可貴的是,中國的主旋律電影又因此增加了一個可參考的成熟範本。

如今,它也在北美上映了,眾所周知,好萊塢憑藉英雄電影幾十年如一日向世界輸出「美國夢」,相信伴隨「紅海」這樣的星星之火,「中國夢」也會在不久的將來形成燎原之勢!

和平的年代,我們做了太多的形式主義,而一點一點失去了軍人的血性。拔草寫材料這些瑣碎,一點一點侵蝕了我們身上的熱血。大多數人,在基層沉浮幾年之後,都想著混著度日,都忘記了當初的做一件事情的那份驕傲和自豪。

大多數的我們都無法真槍實彈去征戰沙場,唯一能做的,是去站好每一班崗、去執行好每一次勤務,做好每一份工作,如赤子之心一般,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正如電影中的他們,愛這身軍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穿衣打扮 的精彩文章:

不到一米六的身高,最適合的還是這些短外套

TAG:穿衣打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