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比特幣一個月吞噬這套房屋上萬度電後,英法美三國終於覺醒到危害

比特幣一個月吞噬這套房屋上萬度電後,英法美三國終於覺醒到危害

中國雲南,昆明某小區內的一套毛坏房中,擺放著12台貌似電腦機箱的機器。每天發出燥人的轟鳴聲和熱浪,每月的耗電量高達1萬度,是普通家庭每月用電量的近百倍,導致該小區經常大面積停電。甚至一度燒壞變壓器和電纜,造成50多萬元的損失,附近居民苦不堪言。這一景象的罪魁禍首,正是比特幣。據春城晚報報道,這12台機器就是比特幣挖礦機,前一段時間這個屋子的住戶已經拒絕給物管開門了...

的確,比特幣的生產活動-「挖礦」正在大量吞噬全世界的電能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是非常可怕的。去年12月25日,Digiconomist網站預測認為,到了2019年,比特幣挖礦消耗的電力就會追上美國,如果保持同樣的速度繼續增長,到了2020年就會與全球用電量持平。此前,全世界80%的挖礦活動都在中國一些偏遠地區進行,比如,新疆,雲南、四川、西藏等地。

而針對比特幣無主權、無發明人(中本聰至今未露真身)、無實體的三無風險,中國已在2017年提前剪斷禁止了相關交易。知情人士獲悉,今年1月又加參與整治比特幣用電的問題,如果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繼續擴大規模挖礦,未來可能不排除限電。因此一些「礦主」已將挖礦轉移到了加拿大、日本等國。跡象表明,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比特幣不僅是瘋狂的投機隱患,未來可能更是一場電能保衛戰。或許是終於覺醒到比特幣的兩大危害,近日英國、法國、美國突然對比特幣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警告或有關禁令。

圖片來源btcmanager

英國央行:比特幣成為貨幣的願景基本宣告失敗!英國財政委員會將評估比特幣的銀行風險

據多家媒體2月21日報道,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近日表示,比特幣並不可能成為真正的貨幣。他說「迄今為止,在金錢的傳統意義方面,比特幣幾近失敗。它不是價值的載體,因為它遍布全球。沒有人將其用作交換媒介。」

圖片來源forbes

與此同時,據BBC報道,針對比特幣一度演繹的過山車模式和近日的價格反彈,英國央行主管金融穩定的副行長喬恩·坎里夫爵士(Cunliffe)表示,「當價格增長過快時,投資者需要好好研究,仔細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消息是英國財政委員會將評估比特幣的銀行風險。

法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未經批准的加密貨幣交易不被視為金融合約,禁止相關衍生品廣告!

據Finance Magnates報道,法國證券交易委員會(AMF)日前聲稱,以現金清算的加密貨幣合約只有在獲得審批、條款合理且向相關部門報告交易細節的情況下才可以被視為是一種金融合約。並宣布禁止對加密貨幣衍生品打廣告及分銷。該監管部門近日還向提供這類產品的差價合約公司和經紀商發布了嚴厲警告,公司必須在供應這類合約前向監管部門提請審批。

圖片來源123rf

美國銀行:虛擬貨幣正在威脅銀行的商業模式

世界最大銀行之一的美國銀行在近期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一份報告承認 ,虛擬貨幣正對其商業模式構成威脅。報告指出,客戶可以選擇與其他參與業務的市場參與者開展業務,或者在被認為具有投機或風險的領域,比如虛擬貨幣等產品。這一競爭可能會對銀行的收益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銀行的產品和服務需要額外投資來降低價格或信用標準。

美國銀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央行行長卡尼的這一觀點,值得思考。他認為金融人士應該把重點放在投資,創新和更廣泛的社會繁榮上,而不是放在金錢驅動上。(完)

全球財經驅動你世界,想看點不一樣的最新最熱原創資訊,請搜索微信公眾號「BWC中文網」(ID:bwchinesewx)關注,或在本號主頁菜單項中下載BWC中文網APP。原創作品,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音頻等,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WC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外媒:委內瑞拉正面臨更大經濟崩潰 俄羅斯突然從暗中走向明處
克隆猴誕生,英俄禁止、美日舉棋不定,外媒驚奇中國別開生面!

TAG:BWC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