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經歷了一場相親

我經歷了一場相親

第61更

前幾天剛寫了一篇關於催婚的文章,沒想到今天就經歷了一次相親,過程很幽默。

在我出生的那個年代,計劃生育實行的厲害,而且在農村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當時還可以生前查詢胎兒性別,所以導致了現在適婚男女中,男多女少的社會現象。

說來慚愧又尷尬,過年期間有好多人就要給我介紹對象,因為女孩子在我們這真的很少很少,別說我這種二十歲的姑娘,呵呵···

像在我身邊那些從小一起長大的人,不是結婚了,就是在結婚的路上,也就是:相親。在學校不覺得自己有多大了,但是一回村,還真發現自己就是個大齡單身女青年。當然,這件事我是不會承認的,畢竟在我心裡我還是個寶寶。

女生不管是在外上學,還是在外打工,家長都有一個擔憂,那就是怕自己家孩子交一個外地的男朋友,然後順著就嫁在外地了,不是說大人有多自私,是真的不捨得。所以,在過年回家的這幾天,要趕快給自己孩子物色一個不錯的結婚對象。

也是陰差陽錯,有次跟我奶奶一塊出去,有個認識的人在路上寒暄了幾句,我心無旁騖的在旁邊站著,忽然就聽見那個人問我奶奶,你孫女定了嗎?(暈)我老臉還沒紅完,就聽見我奶奶說,我家這個還上著學呢,不著急找對象,過幾年再說。

然後那位大嬸就拉著我奶說自己兒子多優秀,多厲害,言下之意就是希望我奶奶給她兒子介紹個對象。

正好,我們村裡還真有一個姑娘,比我大一歲吧,我奶奶當時就說行,給她問問。(當時我都沒反應過來,事後才知道是發小。)

這個發小在北京上班,可能家裡也是怕孩子嫁在外邊吧,所以在別人去介紹對象的時候也蠻同意的。年後終於找了個時間,男女雙方見了一面,當然這個我是沒有見啊。最後,因為男方年紀小於女方年紀,所以女方並沒有同意。我想如果是我的話,我也不會同意吧,畢竟自己才二十齣頭,那男生豈不是也就18、19歲?想想就有點毛骨悚然。

本以為這麼著就結束了,沒想到女方的相親大門就這麼打開了,說媒的絡繹不絕,如洪水滔滔般湧來。咳,誇張了,不過介紹對象的確實很多。就這麼看了幾個男生,也沒個中意的。

後來發小她爸媽覺得去她家相了那麼幾個男生,沒有一個看中的,怕別人說啥閑話,不太好。就莫名其妙的讓媒人(我家的某個熱心親戚)帶著男方來我家,然後發小的父母先過來看一下,靠不靠譜,再讓男方去家裡。

聽起來就很尬。

上午九點不到,當時我在洗碗,媒人就帶著男方過來了,一群人,偷瞄了一眼,發現男生挺局促。過了一會兒女方爸媽過來了,在客廳打了招呼,就來到我這屋,然後就跟我寒暄,我感覺她媽媽也挺不好意思的,因為她媽媽從家裡過來的時候再她身後烏泱泱的跟了好幾個人,看熱鬧的。

後來女方父母看過之後覺得還不錯,所以這意思是去讓女方看看了。

接下來的事情沒有親眼所見,聽我奶奶聊了幾句,說這次感覺都很不錯,還留了電話號碼。

額·····

經歷了這麼一場相親,說實話,我感覺這些東西還是傳承的古代的習俗,不過是增添了男女雙方可以見面,而後可以互相了解一段時間這一項目。

還有,真的很尷尬啊,除了媒人、還有一些不相關的來看熱鬧的人能夠應運自如外。

不過,這相親確實能夠讓你遇到那個所謂條件相當,門當戶對的人的幾率更大一點,因為,相親之中會讓雙方把自身的所有條件擺到桌面上,以此為基礎做出判斷。

而「條件相當」「門當戶對」這兩個詞,是在相親中出現的最頻繁的兩個詞語。

孟非說,「條件相當」和「門當戶對」是兩個概念。他說條件相當指的是兩個人身高收入等等因素匹配,而「門當戶對」更多地說的是指原生家庭的性質。

看到有人調侃相親,說相親這件種事唯一的價值就在於:當你見到相親對象的那一刻,你就知道你自己在介紹人眼中是個什麼貨色了。

還有些人傳播自己的相親經驗給這些相親大軍們:

介紹人介紹相親對象時使用的辭彙和表達都需要二次翻譯,比如:

戴眼鏡叫做——「斯文,書生氣,讀書好工作能力強」。

胖叫做——「樣子蠻好,看起來家境不錯,很會生活」。

情商低叫做——「從來沒談過戀愛,感覺會很專一」。

跟自家借了一大筆錢出去創業渴望改變事業而沒有任何進展叫做——「有宏圖大志,年輕有為」。

什麼特色都沒有而且還丑叫做——「老實」。

其實不管是通過什麼方式來結婚把,最關鍵的還是要遵從自己的內心,是不是愛情,對方是不是那個你就覺得他會跟你攜手一生的那個人。

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沒有絕對的適合結婚的年齡,只有適合結婚的人,一個真正的愛人。

願你愛的自由而真誠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荷與扶蘇 的精彩文章:

我想和你在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TAG:荷與扶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