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啥它能成為中國戰爭片的扛鼎之作

為啥它能成為中國戰爭片的扛鼎之作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戰爭電影都沒有被正視缺陷,敵我實力的懸殊,場面特效的劣質,交戰場景的簡陋等,由此催生了一大批令人捧腹的情節,例如手撕鬼子、自行車飛行、褲襠藏雷、子彈轉彎等。

好的戰爭片無疑是兩個方面:衝突設置與場景營造。去年暑假同檔期上映的兩部電影《戰狼2》和《建軍大業》都是戰爭電影。前者在口碑與票房上都一路飄紅,而後者似乎未在網路上得到大的反響。

小編認為《建軍大業》在塑造衝突與場景設置上要略勝一籌。例如影片開場就是四·一二屠殺,學生、工人以及革命群眾的流血犧牲為電影奠定基礎:故事的背景,全部點明。

在塑造人物方面,以周恩來為例。面對蔣的背叛,周恩來說——

打到列強,統一全國,再造共和

這是孫中山的終生理想

北伐還未完成

你卻對自己的兄弟舉起了槍

周恩來為何要與蔣分道揚鑣,孤軍而上?正是在這樣的疑點中逐漸揭開電影的主旨:

革命的理想,復興的執念

這部電影之所以能推陳出新,在於通過戰爭的場景來烘托革命的艱辛。以往的電影都對戰爭場面一筆帶過,對於流血的鬥爭的總是輕描淡寫。缺乏戰爭場景作基礎,宣揚革命的殘酷和勝利的不易,始終都是一種口號式的吶喊。

《建軍大業》的好在於:它既承認革命的偉大,也不避諱對革命戰爭的刻畫。

槍林彈雨,奮勇頑抗,馬革裹屍,燎原之火,這是我們想看到的戰爭片。

GIF

《紅海行動》延續了這種好。

與《建軍大業》教科書式的宣言相比,所有人的情感都在戰場上宣洩。而在題材上同樣是撤僑,與戰狼的孤膽英雄主義相比,《紅海行動》更凸顯一種團隊協作式的精彩。如果說革命的勝利還有人心的交鋒,隻身入敵營是對亡妻的執念,那指引蛟龍特戰隊往前的則是:

使命,任務,榮光

不忸怩,電影將文戲作最大的削減。

第一幕,解救被索馬利亞海盜劫持的中國人質,指揮、潛入、交戰、攔截,一氣呵成。

第二幕,伊維亞共和國發生政變,恐怖組織連同叛軍攻入首都,悍匪來襲,劫持人質自爆卡車,迫使華僑躲進廢棄工廠里,政府軍在負隅頑抗。海軍戰艦接到上級命令改變航向,前往執行撤僑任務。蛟龍突擊隊八人,整裝待發,鏡頭切到伊維亞共和國的首都的街道——蛟龍突擊隊成功撤僑。

當然,後面還有解救另一波華僑,包括解救關鍵人質鄧梅。蛟龍特戰隊的隊員,任務來了就必須馬上執行,電影沒有給觀眾任何喘息的機會。而另一方面,敵人沒有被虛化,無論是劫持本國人質,捆上炸彈製作自爆卡車的極端分子,還是對人質劃開傷口,折磨致死的敵軍頭目,以及邊嚼乾果邊瞄準的狙擊手——無一不在突顯敵人的強大,手段殘忍、利落,正是交戰雙方的不忸怩,才使得情節始終扣人心弦。

GIF

不擰巴,電影將感情線作最大的削減。

令人難忘的是蔣璐霞飾演的機槍手佟莉,一頭短髮,目光如炬,幹練精神,作為女兵卻神勇不輸男丁。電影有兩段明顯的感情線:第一條,是海清飾演的記者回憶丈夫、孩子被恐怖分子擊殺;第二條,是佟莉與張天德的「糖果愛情」——張天德喜歡吃糖,對佟莉也有感覺,在張天德被炸得面目全非的時候,佟莉掏出他口袋的糖,但張天德早已無法下咽。佟莉抱起他就撕心裂肺地哭,再對著窗外的敵人一頓狂掃,曾經的堅韌,如今的無助。

幾個鏡頭,表現兩個人從曖昧磨合到心照不宣:戰爭中的玫瑰鏗鏘而又傷悲,儘是如此。

不注水,林超賢式的連貫場面。

電影幾乎全部都是實地取景,炸彈爆破都很有質感。難能可貴的是,鏡頭直面戰爭對人的摧殘——除大量被銳器扎入內臟、被炮彈掀去雙腿外,杜江飾演的爆破手徐宏在反扔敵方炸彈時,炸彈爆炸,一隻手瞬間都沒了;而通信兵庄羽在羊圈中與敵人短兵相見、佟莉在艙內與敵人貼身肉搏都直逼觀眾的腎上腺。

GIF

就專業的動作、設備、機槍、戰艦等,可以移步軍事專業區探討。《紅海行動》成為中國戰爭電影的扛鼎之作,很大程度上由於它剔除了素來的「重文輕武」、「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弊病——正視敵人的兇殘,才能表現士兵的英武;正視戰場的恐懼,才能體現人性的偉岸;正視戰爭的殘酷,才能感悟和平的不易。

這樣的主旋律,必將一路長紅。

心情閱讀雞湯電影牢騷

本期小編:王蕞爾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記得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滕田澮影 的精彩文章:

論西遊記改編的第N次撲街

TAG:滕田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