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代青花小梅瓶飄出酒香惹人「饞」

明代青花小梅瓶飄出酒香惹人「饞」

明代青花小梅瓶 屈明輝攝

本網訊(記者屈明輝 秦建一報道)這些天,延安民間收藏愛好者王先生有心事。家裡收藏的一個「明代青花小梅瓶」開了一個小縫,還能夠聞到裡面的酒的香味。這讓王先生及家人樂開了懷,也甚是擔心了起來,他的擔心是怕酒香飄走還是擔心什麼,都讓這對「明代青花小梅瓶「格外的惹人憂。

王先生在觀賞明代青花小梅瓶 屈明輝攝

王先生是延安洛川一位退休人員,有一天,在家中無事,王先生拿出一對「明代青花小梅瓶」摖飾浮灰時發現,兩個瓶子內居然都裝有液體。這讓他大吃一驚,當他拿著其中一個晃動時,竟還有液體冒出來。「針尖一樣大小,但是明顯能聞到酒味。」擔心液體揮發,王先生在縫隙處塗了一層牙膏。

俯拍青花小梅瓶 屈明輝攝

王先生告訴記者:這對明代青花小梅瓶子是1947年轉到到父親手裡收藏,我父親王幫海生於1921年,1944年到1947年間,系胡宗南留守部主任張耀東貼身副官,1947年洛川解放前夕,張耀東將這對青花小梅瓶等一批瓷器和玉器贈給我父親,張耀東本人隨後隨洛川留守部隊離開了洛川,我父親王幫海因為有文化解放後一直在教育工作直至退休。

我父親在去世前,將收藏的青花小梅瓶等藏品交給我,讓我好好保管,並說這些藏品價值很高。我對瓷器是個外行,只覺得這對青花小梅瓶很精緻,封口很嚴,瓶中有液體,底款為大明宣德年制這些基本信息。

明代青花小梅瓶中的一個瓶子 屈明輝攝

2012年6月,著名瓷器鑒定專家秦錦貴曾到洛川家中鑒定青花小梅瓶和我的其他藏品。秦錦貴鑒定認為,這對青花小梅瓶是用進口的蘇麻離青料繪製的,年代為大明宣德宣德時期,瓶中液體為疑為酒,文化價值和收藏價值都很高,是宣德青花瓶中的精品。

2015年4月,陝西省民間藝術收藏協會常務副會長鑒定委會主任王振幫對青花小瓷瓶鑒定後,認為是明代官款器物,收藏價值極高。隨後2015年4月21日,延安新聞和華商報進行了專題報道。

2017年7月,著名文物考古專家、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主任吳發榮一行到延安講座,併到洛川考察文物和非遺保護工作,也曾親自鑒定了這對青花小梅瓶,他認為明代宣德年制青花時期的到代真品。

2017年12月初,中國收藏家協會培訓部主任孫欣,副主任張百川到延安洛川調研,鑒定了青花小梅瓶和我父親交給我的其他藏品,認為此對青花梅瓶缺屬明代開門的文化精品,並支持我參加國家大型文物展評,讓人們領略珍希藏品的風彩。

據悉,十多年來,忙於工作的王先生沒有對父親留給他的這些東西進行研究和考證。王先生的這對瓶子各有22厘米高,底部雙圈書寫「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瓶身繪有麒麟紋飾,青花發色濃艷。這兩個瓶子一直封閉,並沒有打開的痕迹,目前保存完整,兩個瓶子內搖晃時明顯裝有液體晃動,其中一個重量比另外一個多50餘克,相對輕的這個瓶子開縫之處仍能聞到酒香味。

王先生在觀賞明代小梅瓶 屈明輝攝

雖然這縫隙已用牙膏糊了起來,但是瓶子里裝的是不是古代的酒,至今是個謎。王先生回憶到,曾給幾家酒廠打電話對方無興趣,「如果裡面確實是酒,而且是咱省內的古代名酒,對於酒廠也有一定的研究和收藏價值。」懷著這樣的想法,王先生開始聯繫幾家酒廠。」王先生四處碰壁,他說,他想通過媒體這個平台,讓更多的酒廠和熱心人士知道,能幫他答疑心中多年的疑惑,也能了卻他心裡的一樁心愿。(完)

廣 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象網卡 的精彩文章:

最具有情懷的書畫藝術名家——台春喜作品賞析

TAG:怪象網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