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中國3》怎麼了,評分低至4.5……

《舌尖上的中國3》怎麼了,評分低至4.5……

GIF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被評為

中國的標榜下飯紀錄片,

曾在豆瓣評出9.6的好成績

每到夜晚開播,

都能喚起一批人深夜覓食,

直呼「看舌尖看得太餓了!」

就是這樣一部好的紀錄片,

為什麼第三部口碑崩盤,

開播第三天評分就已經從8.0低至4.5……

01

攢了四年口水等來的第三部,

第一集《器》就讓人有些懵,

本以為器皿的出現是為食物賦予靈魂,

不曾想這已經完全成為了

一部介紹烹飪工具的紀錄片,

並沒有怎麼介紹美食,

反倒是大廚的顛勺令人留下印象。

一口「章丘鐵鍋」在網上賣脫銷,

《舌尖上的中國》變成了《舌尖上的鐵鍋》。

局限在灶、刀、壇、鍋、盤、碗這些器具上,

脫離了敘述美食的主題。

GIF

舌尖三在講一位70歲收徒的老武術家,

在準備壽宴時,兩位徒弟

找了很久的綠豆水子。

89歲老師傅惦記的味道,

結果成了問遍城市都說失傳的古早風味。

在觀眾全部胃口與好奇都被調動起來,

以為會有菜肴重得的驚喜,

結果跑到酒樓找大廚一問,

大廚說沒有人會做,

不如換成水八仙吧。

不拍不如不說,

突然的換菜肴讓被調出好奇的觀眾有點失望,

結果水八仙除了知道是哪八樣之後,

就直接切換鏡頭到八寶葫蘆鴨了。

八寶葫蘆鴨有哪些獨到講究和妙處,

製作組還是沒有拍到細處。

如果拍不到細節使大家微感失望,

紀錄片中的錯處就令大家不能接受了。

舌尖三在介紹野生蜂蜜時說道:

「集萬物於一山(的野生蜂蜜),

使得蜂蜜飽含清甜。」

但實際上蜜源植物繁雜的蜂蜜

並不會有清甜的口味,

反而會多一層常見混合蜂蜜沒有的藥味。

由於野生蜂蜜有毒蜜源的不確定性,

食用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更大的風險是,

舌尖三竟然在播放美食過程中,

跑題教大家如何用中藥自製口紅。

在家庭作坊沒有任何殺菌防塵保障的情況下,

一股濃濃的三無氣息從電視里蔓延到屏幕外,

網友調侃「導演是不是微商出身」。

連科研人員也看不下去了,

@開水族館的生物男(中國漁業協會

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直接指出了錯誤,

蒓鱸之思中的鱸魚竟然

直接用的是美國引進的大口黑鱸,

錯的離譜,肉質也差了幾個級別。

更不用提把麻辣燙和缽缽雞混為一談,

天津煎餅里加了火腿和生菜,

生井水做四川泡菜,

正宗水盆羊肉不配月牙餅而是電烤餅。

這些可都是美食屆的「邪教」。

02

如果說拍不出食物的是

令大家失望的一大原因,

不會表達更是使這部紀錄片

缺少了本該有的神韻。

舌尖三在第三集《宴》,

從全藕宴到全魚宴來迴轉接,

全藕宴有多少烹飪手法?

婚宴有藕是什麼吉祥的寓意?

這些舌尖三全然沒有提及,

只說了一句「因荷得藕」。

因荷得藕的經典就經典在它的對句,

「因荷而得藕,有杏(幸)不需梅(媒)」,

舌尖三顯然忘記了下句的重要,

一場婚宴平淡無奇,幸福度直線下跌。

在舌尖二中,講述煲湯是:

「現代科學認為,任何對食物的加工,

都會造成營養不同程度的損失,

但這絕對不能說服廣東人。」

到了舌尖三,煲湯則成了:

「從山東來到廣州後,

一家人特別怕濕熱,

響螺片椰肉豬骨湯

正能夠生津止渴,解暑滋陰。」

滋補無可厚非,過分強調療效,

帶著迂腐的書卷氣,就會招致爭議。

在舌尖三上,網友們發現

傳統工藝被吹捧的無限大,

倒不如陳勛老爺子在做叉燒包時,

教導徒弟不因求新丟掉口感,

叉燒包的外形做成什麼都好,

只要加溫的分寸把握住就可以。

也不能躺在「傳統」的手藝上就不思進取。

老爺子說:「洋為中用,古為今用,

中西並舉,南北結合,既有傳統,又有創新。」

這些話比起一味追尋傳統工藝

而摒棄現代工藝的製作組來得更有力度。

對於美食來說,製作工藝的高下

不在於傳統還是現代的工藝,

食客對其的標準,只有吃在嘴裡才能評價。

03

有知乎網友@喻文 評價《舌尖上的中國》,

第一季是真正的大觀園,

第二季是劉姥姥回村裡給大家講大觀園,

而第三季,是聽劉姥姥講完大觀園

的村裡人回去給家人講的大觀園。

三季的高低層次一見便知。

據悉,舌尖三原本在陳曉卿的構思里,

脈絡是中國與世界,

從全球的世界裡尋找中國食物的脈搏,

食物的流變,人類的遷徙,

香料衍生出的戰爭,

辣椒是如何從海外傳到中國……

立足中國,放眼全球古今。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

本該在2016年播出的舌尖三

並沒有啟動,陳曉卿從央視辭職。

現在的總導演劉鴻彥臨危受命,

2017年4月接收舌尖三搭建駝隊,

從啟動到播出僅僅用了十個月的時間。

在這十個月里,拍攝出8集50分鐘的內容,

實則不易。

一部記錄片拍到最後總是

面臨不如前期的困境,

這本是正常現象,

它被賦予的期望太多,

舌尖二播出時也多次被吐槽。

但是如果一部紀錄片

連最本質的對食物本身的追求都喪失,

這就失去了它播出的意義。

無論是在外的留學生還是在中國的人們,

舌尖系列的意義本身就非常令人驕傲。

貫穿古今的食物智慧,

帶著歷史的痕迹而來又與現代生活交融。

幅員遼闊的中國,地大物博,

食物的意義不僅是果腹,更是一種敬畏與自豪。

正如在舌尖系列剛剛開播時,

網友們的調侃如果其他國家拍攝舌尖系列,

比如《舌尖上的韓國》,

第一季第一期,韓國泡菜。

全劇終。

投入幾分感情和心力,

觀眾是一眼看得清的。

就像老饕陳曉卿,

一個愛吃的人願意花心思的人,

才能對食物產生信仰。

舌尖三的低谷也沒有什麼,

畢竟真正的美味,

仍有更多的故事去挖掘。

即使網友們把舌尖三噴到體無完膚,

但是舌尖系列仍然是大家的心頭寶,

只是希望如果有下一次,

舌尖系列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預科 的精彩文章:

《偶像練習生》什麼時候才能停止互誇啊……
從留學國外到最強大腦

TAG:愛預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