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主旋律與商業化的平衡《紅海行動》

主旋律與商業化的平衡《紅海行動》

作為2018年春節賀歲檔電影,《紅海行動》已經於2月16日上映,影片上映後憑藉高口碑一路逆襲,目前豆瓣評分達到8.5分,是近8年來內地賀歲檔影片的最高分,上一部還是當時長線開放的《阿凡達》。

《紅海行動》以「葉門撤僑」事件為藍本加以創作,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深入恐怖組織解救中國公民的故事。在電影未上映前,比起其他幾部影片,《紅海行動》可以說聲勢最小,但影片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並不奇怪。

首先說下本片的導演林超賢,2016年國慶檔的一部《湄公河行動》讓大家看到了中國本土的商業化主旋律電影也可以拍得如此優秀。而作為軍事迷的導演,掌控主旋律題材和商業之間的平衡度也成了他的拿手好戲。

既然說到了導演是個軍迷,那麼也就不得不提一下電影中的軍事裝備和軍事知識了,這也是影片的一大亮點或者說賣點。影片中出現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如果你是一個軍事迷,在觀看影片時應該會很興奮,

導演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長里展現了一大批裝備,其中最奪人眼球的是臨沂號054A導彈護衛艦,而影片字幕上來後還出現了039A型常規潛艇,當然還有應接不暇的輕武器,這些是CG特效無法匹敵的,在把握場面真實感的同時,導演在細節上面也做足了功夫,

比如狙擊手吃東西的細節,狙擊手一般在同一個地方潛伏很久,吃東西是為了維持體能,再一個就是讓自己時刻保持清醒;以及,在狙擊鏡,望遠鏡上纏布,可以防止反光暴露目標,由於焦距的原因,是不影響視野的,這也是優秀的細節。

由於導演很好地把資金都用在了拍攝上而不是演員上,所以最終呈現在觀影者眼前的是一部火力密集,場面真實,緊張刺激的影片。

作為一部軍事大片,巷戰、坦克戰、空降、艦隊在片中輪番出現,捨棄掉傳統電影中的套路,節奏快而密集,絲毫沒有給觀影者喘息的機會,相較於觀眾的情感共鳴和情緒流,影片選擇了全程用動作去講述故事。

全片文戲部分少之又少,比起刻畫令人映像深刻的人物形象,影片選擇用團隊代替個人,甚至於看完整部影片蛟龍突擊隊的8個人我都還沒記全,但這更符合現實,不過分強調個人英雄主義而是強調團隊合作。

不過在這少之又少的文戲部分中,也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在隊友負傷之際,僅僅一塊糖就能勾起心底最柔軟的部分,這也恰恰說明,即使是最熱血的硬漢,他們也是平凡人,也擁有最樸素的情感。

《紅海行動》中用了不少篇幅去刻畫戰爭殘酷的一面,甚至有些場景血腥程度是不適合帶孩子去觀看的,但這些畫面並不是為了感官上的刺激,而是為了刻畫真實,

觀影時有一幕個人印象是很深刻的,即恐怖分子用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作為威脅,將炸彈裝在普通老百姓的身上,然後讓他開車自爆,僅這一幕就把恐怖分子的可怖與身在戰爭中的普通人的無奈刻畫的淋漓盡致,這不是過分渲染,這就是戰爭,而毫無避諱地刻畫讓觀影者看完後會深感和平的不易和可貴。

當然,不能說《紅海行動》是完美的電影,影片中也出現了部分軍事知識方面的缺陷;另外一點因為影片幾乎沒有文戲,故事性較弱,全程都靠動作戲推動,所以到後期觀影者可能會感到疲倦,這就像在兩個多小時里連續看完了好幾部動作電影的高潮部分。

即使有缺點,個人也認為這是一部有誠意的好電影,不過分強調個人英雄主義,不過分渲染主旋律,也不刻意迎合大眾,可以說是春節賀歲檔的一股清流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喵嗚回憶錄——此文獻給敬愛的紅娘
24歲的我被安排和40歲離異男相親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