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土地婆劉姥姥(上篇:初進榮府,得遇貴人)

土地婆劉姥姥(上篇:初進榮府,得遇貴人)

首先,要給親愛的讀者拜個晚年!祝我們在新的一年能有時間讀更多的書、走更多的路、聽更多的歌、訪更多的人,活得更瀟洒!

然後,請大家聽一首歌,這是我剛剛發現的寶貝。《水調歌頭》是蘇東坡喝醉了寫給弟弟的,龔琳娜老師的唱法,才是《水調歌頭》應該有的節奏和樣子!中間那個仰天長嘯的「啊」,簡直就是歌魂!

欣賞完歌曲,咱們來說劉姥姥。

劉姥姥跟榮國府沒有半毛錢關係,有關係的是她的女婿王狗兒,王狗兒的爺爺——當然也姓王,當時跟鳳姐的爺爺一處做官,因為貪戀王家的勢力,就說:您看,咱們都姓王,五百年前是一家,以後我就是您侄子了,請您多多照應!那個時候連宗這件事和現在「認乾爹」一樣,都是有計劃、有目的的,鳳姐不就認了很多比自己還大的僕人當乾女兒么,那些女人巴不得呢。

冬天到了,王家手頭緊張,估計棉襖棉褲還沒做,白菜蘿蔔尚未腌,土豆地瓜也沒囤,一家人不知道這冬天咋熬。王狗兒在家喝悶酒罵媳婦,劉姥姥看不下去,想起來:你們王家不是有個做官的親戚嗎,明天我就進城,有棗沒棗打一杆子!誰知道哪塊雲彩有雨啊!

人們總是在混的好的時候才願意走親戚、訪朋友、參加同學會,藉此炫耀自己的成功和財富,相反,混得不好就恨不得找個地縫躲起來。

大可不必這樣。

我特別佩服劉姥姥的勇氣,這種可愛的厚臉皮。我飯都要吃不上了,去找親戚尋個出路,有什麼丟人的?你願意幫我,等我發達了就回報你;不願意幫我,我只當出門旅遊。面子能當飯吃啊!

話說回來,劉姥姥進榮國府,對賈家人來說絕對是一個福音。賈家往外散了那麼多財——給道士、給和尚、給大夫、給尼姑,哪一項也沒有給劉姥姥這二十兩銀子得到的福報多!

劉老老……溜到角門前,只見幾個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坐在大門上,說東談西的。劉老老只得蹭上來問:「太爺們納福。」眾人打量了一會,便問:「是那裡來的?」劉老老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爺的。煩那位太爺替我請他出來。」那些人聽了,都不理他,半日方說道:「你遠遠的那牆畸角兒等著,一會子他們家裡就有人出來。」內中有個年老的說道:「何苦誤他的事呢?」……

請大家注意,這是榮國府前面的角門,這些「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人」平時接待的都是差役啦、小太監啦、清客啦,看見這麼一個老太太來,恨不得把她當乞丐,心說怎麼這麼不長眼,還敢到正門來?哼!牆根兒那等著吧!其實周瑞當天並不在家,他們還叫劉姥姥等,明擺著就是讓她白耗一天,這就是當時的大戶人家,連看門的保安都這麼勢力。

但是接著我們就看到劉姥姥的聰明勁兒上來了。

她繞到後門,只見門上歇著些生意擔子,也有賣吃的,也有賣玩耍的,鬧吵吵三二十個孩子在那裡。劉老老便拉住一個道:「我問哥兒一聲:有個周大娘在家么?」那孩子翻眼瞅著道:「那個周大娘?我們這裡周大娘有幾個呢,不知那一個行當兒上的?」劉老老道:「他是太太的陪房。」那孩子道:「這個容易,你跟了我來。」引著劉老老進了後院,到一個院子牆邊,指道:「這就是他家。」

既然大人勢力,嘴裡沒有實話,她就問小孩,果然還是孩子單純仗義,直接把她領到周瑞家門口。見了周瑞家的,劉姥姥說:我是特意來瞧瞧您的,二來給王夫人請安。周瑞家的也是千年狐狸,看劉姥姥穿的寒酸,說請安又沒帶東西,基本知道她的來意。

我們說,一般要想通過「進賈府直接要錢」這種方式拜訪,九成不會成功,尤其進門這一關是最難。因為即便劉姥姥的性格能得到賈府全家人的喜歡,她進不了門、見不到人,都是白搭。而她的福氣在於,賈府上下那麼多勢利眼,她卻真的遇到了肯幫助她的人,包括門房那個老者,包括周瑞家的,更包括王熙鳳。

尤其是周瑞家的,雖然她不過是想顯擺自己在賈府有面子,可她從頭到尾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以劉姥姥順利拿到錢為目的。她跟劉姥姥說,現在王夫人不管家,你有事得找璉二奶奶咯!又差人打聽主人們都吃飯了沒有,把劉姥姥塞進唯一一個空閑里,讓她見到鳳姐,把該說的話說了。劉姥姥張不開嘴要錢,她趕緊使眼色。也因為這樣,我覺得周瑞家的是這本書里唯一一個挺討人喜歡的大媽,特別是後來抄檢大觀園的時候,她幫著鳳姐擠兌那個多嘴多舌的王善保媳婦,實在招笑。

及至見了平兒,忽然聽見西洋鐘響了起來,原來是鳳姐回來吃飯了。曹先生用了百餘字寫一口西洋鍾,意在告訴我們,賈府實在太闊氣了,差不多是皇上用啥他用啥。在這麼闊氣的府里當總經理,璉二奶奶簡直排場到家了,她屋裡的裝飾、她的穿戴,甚至跟著她的幾十個婦人,總是嘰嘰喳喳、插金戴銀、大紅大綠,曹先生彷彿剛出場一樣地描寫鳳姐,直到大家一起好奇:這麼風光燦爛的鳳姐到底會怎麼對待一個農村老太太?

鳳姐也不接茶,也不抬頭,只管撥那灰,慢慢的道:「怎麼還不請進來?」一面說,一面抬身要茶時,只見周瑞家的已帶了兩個人立在面前了,這才忙欲起身、猶未起身,滿面春風的問好,又嗔著周瑞家的:「怎麼不早說!」劉老老已在地下拜了幾拜,問姑奶奶安。

這就叫:貴族的慵懶和傲慢。人已經站到跟前了,鳳姐連頭也不抬,只慢慢地撥弄手爐里的灰,見了人,「欲起身、猶未起身」,那就是連站都沒站起來。鳳姐一看就知道,這倆人用不著她站起來迎接。劉姥姥比賈母還老,倒要給鳳姐請安,還拜了好幾拜。

傲慢這一點,鳳姐未必認識到,只不過從小到大她都是這樣看人下菜碟的,內心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經過多年的訓練,鳳姐待人接物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問好時滿面春風,言語間滴水不漏。

作者很巧妙地插入了一段賈蓉來借玻璃炕屏的插曲,讓無數讀者對鳳姐和賈蓉的關係想入非非,我們且不細談。但是賈蓉的到來卻讓劉姥姥給外孫板兒梳理出一個輩分:王熙鳳的侄兒。越發顯得她第一次進榮國府的笨拙和不安。

無論在書里還是電視劇里,劉姥姥在這一段動不動就對板兒又打又掐,真的是因為板兒要吃要喝、不叫人么?不是,而是劉姥姥自己太緊張了,平白無故跑去跟人家要錢這件事,畢竟不好開口,又不知道該怎麼能說的得體,只能借著板兒掩飾自己。

當然,這一老一小從清早出來到現在中午了,連口水都沒喝,鳳姐還是有心體恤,明確來意以後趕緊安排他們吃飯,也借著這個空問問周瑞媳婦:這到底是哪門子親戚?

我們都記得,賈芸求鳳姐安排差事,還得先去買點冰片、麝香賄賂一下,劉姥姥這種空手套白狼的行為,要是換了別人,鳳姐不想法子治一治她就算不錯了,怎麼抬手就給了二十兩銀子呢?要知道賈府小姐、姨娘的月錢也不過就是二兩而已。

這也許就是她們倆的緣分:鳳姐不介意劉姥姥說話粗俗,劉姥姥也從心眼兒里喜歡鳳姐。鳳姐在劉姥姥身上積的陰德,最終回報給了巧姐,這是後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豆豆讀紅樓 的精彩文章:

TAG:朱豆豆讀紅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