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會前夕人民日報發文大談區塊鏈,機會真的來了?

兩會前夕人民日報發文大談區塊鏈,機會真的來了?

編輯|Linda

2 月 26 日,兩會前夕,《人民日報》經濟版周刊第 17 版重磅報道和解讀了最近大熱的區塊鏈技術。目前國家層面對於區塊鏈的態度一直很低調,而這一系列文章其實也給大眾釋放了一些積極的信號。總體而言,文章肯定了區塊鏈在降低信息價值傳輸成本、建設價值互聯網的作用,也表示其在金融、監管、公益等方面都大有可為。

同時,報道也再次強調,區塊鏈技術尚不成熟,還需要時間以及技術的積累才能迎來爆髮式的應用。目前階段,一定要警惕概念炒作,特別要區分是技術創新還是集資創新,不能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注意,特彆強調了集資創新。

這組由人民日報記者、專家們撰寫的文章非同一般,尤其在兩會即將召開之際,給了區塊鏈非常正向的一個報道和回應。文章中對於區塊鏈在特定行業的應用,以及未來「區塊鏈 + 產業」結合的創新方向表達了明確的支持。

這不得不說是個令人充滿期待的暗示。

還記得去年兩會,「區塊鏈 +」首進全國兩會現場,以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為代表的金融科技成為熱議的話題。央行行長周小川在答記者問時就表示:「人民銀行高度鼓勵,同時也和各種業界共同合作,把金融科技的發展搞上去。

周小川特彆強調網路科技和數字貨幣的發展,其中也包括區塊鏈等新技術,這些新技術會在未來產生一些當前人們不容易完全想像或者預測到的影響。但鼓勵發展的同時也要防範風險,對於其中不健康的行為要不斷規範。

2018 年兩會前夕,根據微信指數顯示,區塊鏈的熱度已經超越去年被大家捧在手心的人工智慧了。不得不說,這幾年技術的發展真是令人瞠目結舌,一浪高過一浪。

接下來,我們再來簡單看看人民日報刊登的三個問題:

從文章內容來看,政府對區塊鏈技術與對虛擬貨幣和 ICO 的態度大有不同,我們可以從國家陸續頒布的一系列政策來看,國家對於區塊鏈是認可(基本支持)的。

央行相關負責人也曾提出,希望我國的區塊鏈能慢慢來,在安全和監管等問題沒有解決之前,慢慢做好、做穩,不要把風險完全暴露出來,把事情做好才能更廣泛應用。

所以,從以上信息來看,國家對於區塊鏈是認可的,但絕對不希望成為投機標的。但注意是區塊鏈技術,而不是虛擬貨幣。

當然,這些也都是比較「官方」的說法。在中國,或許受官方對虛擬貨幣的態度的影響,很多人對區塊鏈認識也出現了偏頗。但是技術還是要遵循市場規律,技術應用的未來也應該從市場發展中尋找。我們結合目前已經成功應用區塊鏈的企業和企業家,為大家繼續展開三個問題更接地氣的答案。

1. 什麼是區塊鏈?

拋去專業性的辭彙而言,區塊鏈是一種技術,一種像是互聯網技術一樣的基礎技術。它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的顛覆性創新。如果說蒸汽機和電力解放了生產力,互聯網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式,那麼區塊鏈作為構造信任的機器,將可能改變價值傳遞方式。

雖然比特幣在今天成為了區塊鏈最成功的的應用場景,但區塊鏈依然處於蓬勃發展的初級階段。2017 年下半年開始,區塊鏈技術的各類應用開始湧現,隨後眾多企業都將相繼投入,以 BAT 為代表的科技企業也紛紛爭先布局。未來,我們將看到區塊鏈在金融服務業、製造業、政府、醫療和教育行業得到更快的認可和應用。

阿里副總裁胡曉明曾經就說過,區塊鏈將會對人類社會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而且,這個改變才剛剛開始;在未來,企業的融資將不是現在這種單純的股權層面的融資,而將會是基於區塊鏈的,同樣,我們現在的銀行將會發生改變。

騰訊也一直在布局區塊鏈等基礎技術,早在 2017 年 4 月,騰訊就正式發布了區塊鏈方案白皮書。近日,騰訊區塊鏈總經理蔡弋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騰訊正在從底層技術平台切入,儲備技術基礎的同時積極探索落地更多有價值的場景。從騰訊的總體布局中看,區塊鏈屬於騰訊創新業務中的一個板塊,現階段暫不考慮盈利。做深做透場景,做大影響力,是前期更重要的目標。

區塊鏈「大佬」,美圖董事長蔡文勝也用簡單的話描述了自己對於區塊鏈的理解,他表示「區塊鏈經濟的核心不在技術,而在於商業邏輯的重構。因此,這不僅僅是一場技術革命,更是一場認知革命。區塊鏈改變組織結構最徹底,股份公司最早在荷蘭誕生也幾百年了,需要另外一個結構來代替。」

2. 區塊鏈有什麼用?

很多人都已經從技術的角度解釋了區塊鏈技術的原理和一些技術細節,網上搜索一下就會有很多非常酷炫的截圖。不過這些對大家來說並不重要。就像現在用互聯網技術刷知乎的各位,並不需要懂 TCP/IP 協議一樣。一句話概括,如果互聯網技術解決的是通訊問題的話,區塊鏈技術解決的是信任問題。區塊鏈鬆開了信任的韁繩,這韁繩曾經牢牢控制在各種中心機構的手中,例如銀行、政策制定者、清算中心、政府、大公司等。

當然,真正起到作用的還是能夠落地的技術應用,而不是一些好聽的噱頭。近兩年,國內 BAT 的探索仍舊領先一步,在區塊鏈的布局,也得到了預期的結果。

2016 年 5 月至今,騰訊微眾銀行開發出聯盟鏈雲服務 BaaS,並聯合萬向區塊鏈等企業發布區塊鏈底層平台 BCOS。在技術探索方面,騰訊與 Intel 合作開發區塊鏈技術,並加入加拿大區塊鏈研究所。

2016 年 6 月至今,百度先是投資了美國一家全球性區塊鏈技術支付公司 Circle。後與佰仟租賃、華能信託等在內的合作方聯合發行區塊鏈技術支持的 ABS 項目,發行規模達 4.24 億元。7 月上線區塊鏈開放平台 BaaS。隨後百度金融也加入了 Linux 基金會旗下 Hyperledger(超級賬本)開源項目。

2016 年 7 月至今,阿里已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支付寶愛心捐贈平台、阿里雲平台、天貓國際等場景。並與 微軟、小蟻、法大大、普華永道等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與常州市推出區塊鏈應用「醫聯體 + 區塊鏈」試點項目,並正在承建數字雄安區塊鏈平台。旗下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宣布開放區塊鏈技術,支持進口食品安全溯源、商品正品溯源等應用。

2016 年 9 月,IBM 與中國銀聯成功創建「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跨行積分兌換系統」,該系統允許跨行、跨平台兌換獎勵積分,消費者在一家銀行的積分,可以兌換其他銀行的積分獎勵,甚至兌換多個航空公司里程以及超市獎勵,該系統可以大幅提高銀行積分的使用效率。

2017 年 3 月至今,京東金融推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資產雲工廠底層資產管理系統,並與中國銀聯合作完成了區塊鏈技術底層系統。隨後與沃爾瑪、IBM、清華大學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同宣布,成立中國首個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

2017 年 4 月,小米首次宣布啟動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據營銷協作技術,其產物就是小米營銷數據鏈,支持鏈上數據與鏈下私有數據安全交互的數據協作平台,並包含 OnBoarding 全量數據匹配和共建 Panel 量大產品。

2017 年 9 月,蘇寧成功上線了蘇寧銀行區塊鏈國內信用證信息傳輸系統,是國內第三家開展區塊鏈國內信用證業務的銀行,同年成立了區塊鏈實驗室,同年目前蘇寧金融正在進一步探索區塊鏈更多的應用場景,並著手進行系統開發,推出更多的落地應用。

2018 年初,網易推出一款名為「網易招財貓」的產品。網易創始人丁磊不但投資了一家叫做 ArcBlock 的區塊鏈平台,還親自擔任 ArcBlock 的項目顧問。

2018 年 1 月,360 宣布推出共享雲計劃,官方表示這是全球首家基於區塊鏈的安全共享雲平台。此外,360 還將發布一款 360 共享雲路由器和 360 共享雲 APP 產品,前者將參與共享計劃,後者則可以監控工作狀態隨時查看雲鑽收益。

3. 區塊鏈會成為新風口嗎?

有人分析區塊鏈經濟發展到今天,主要有兩個力量在推動:一個是以各類行業巨頭和創業公司為代表的鏈圈力量,推動區塊鏈在金融、供應鏈、醫療等各領域的商業化落地應用。

而另一個是以社區為代表的幣圈力量,在區塊鏈底層和各類應用上做出了不少的貢獻。上個月,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在內部強烈鼓勵被投企業擁抱區塊鏈革命、學習區塊鏈技術,並強調區塊鏈革命確確實實已經到來。

是不是風口,不能憑空來說。大廠對區塊鏈的研究和投入相對較深入,他們的戰略方向也具有形勢代表性。而創業企業的成功和失敗和反映敏銳的資本市場態度,也更能說明區塊鏈的未來究竟朝著哪些方向發展。

阿里巴巴合伙人、素有「阿里參謀長」之稱曾鳴表示:「到目前為止,區塊鏈還沒有任何應用達到千萬或者上億用戶的。這應該是區塊鏈價值實現的一個基本標準。在這個意義上今天我們肯定還處於區塊鏈前商業期。大部分關於區塊鏈未來偉大前景的討論還只是猜想而已。區塊鏈的第一次大爆發應該會有幾個不同領域的大應用。目前的區塊鏈可能相當於 1990 年左右的互聯網。目前在快速改進的各種基礎設施和百花齊放的各種應用之間,至少還得兩三年的磨合,才能孕育出成功的大應用。」

區塊鏈的創新探索才剛剛開始,讓我們多一點耐心,來迎接這場新的技術革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一定要愛著點什麼
2018紐約時裝周的「到此一游」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