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陳洪綬這幅《吟梅圖》里已無功名壯志

陳洪綬這幅《吟梅圖》里已無功名壯志

陳洪綬《吟梅圖》南京博物院藏

北京畫院《筆硯寫成七尺軀——明清人物畫的情與境》展示了3件陳洪綬的作品,《聽琴圖》《策仗圖》《吟梅圖》,其中《吟梅圖》藏於南京博物院,作於清順治六年(1649年),為其典型的晚年佳作。

陳洪綬(1598——1652年),字章侯,號老蓮、悔遲,諸暨人(今浙江人)。早年受業於著名學者劉宗周、黃道周門下。明滅後,為躲避清兵,一度在紹興雲門寺出家為僧,自號悔遲,亦號老遲。後在杭州賣畫為生。其畫初受藍瑛影響,後廣泛臨學古人,並大膽創新,所作人物、花鳥形象古拙,善用誇張變形手法,為晚明變形主義繪畫大師。

陳洪綬晚年以賣畫為生,商品畫一般比較程式化,並且常有弟子代筆,而這幅畫是贈送朋友的禮物,經過了精心設計。

《吟梅圖》中,早期人物畫的穠麗已不見,更加簡括淡雅,人物衣紋用高古遊絲描,線條流暢飄逸,格調高古,人物頭大身小,體現了他「高古奇駭」的人物特徵。

石頭案前的高士,眉頭緊鎖,似在苦苦思索詩句,與高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面女子的慵懶隨意,面前小几上列筆墨紙硯,卻並未看向高士,而是扭頭看向捧瓶而來的女子及執杖小童,這樣的互動不僅使畫面更加生動,在形式上打破了塌、石案的單調橫線,而且把場景中的幾個人有機聯繫起來,並暗示了畫面的主角之一——瓶梅。但是該畫的立意重在「吟」,梅花占的比重非常小,只有侍女所捧瓶中的一小枝,還被水仙遮擋大半。

石案、硯山、鎮、香爐、硯台、筆洗、太湖石……畫面上的所有細節都描繪得非常細緻,富有裝飾性,甚至石案上筆洗的花紋、開片都清晰可見。太湖石用細線勾勒輪廓,然後不同深淺的墨染出不同的層次,而無皴擦,極具觀賞性。同時,女子坐在太湖石上,一隻胳膊搭在凸起處,顯然這裡的太湖石不僅僅具有觀賞性,透、漏、瘦兼具,而且還是一個實用坐具。

1649年距離明清鼎革後陳洪綬剃髮出家只有3年時間。距離1652年去世也是3年時間。這一年,陳洪綬移居杭州吳山,離亂之恨、世態炎涼使他無限感傷,與青年時期相比,這時的陳洪綬早已沒了功名壯志,只寄情山水之間。

備註:本文摘錄自《筆硯寫成七尺軀——明清人物畫的情與境》展覽報道,刊載於《收藏》雜誌2018年第1期,總第343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藝術網 的精彩文章:

越過山丘:楊越甲子畫集

TAG:雅昌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