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面點PK紫砂中的仿生妙器

舌尖上的面點PK紫砂中的仿生妙器

前天,《舌尖上的中國3》第六集「酥」,帶我們走進了中國的原創點心世界,中國點心驚艷亮相,不僅口感誘人,其造型更是匠心獨運,形象逼真,與紫砂藝術中的仿生佳器有異曲同工之妙。

下面請跟隨我們的筆觸,來領略舌尖面點與紫砂仿生PK的藝術盛宴,感受那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植根華夏民族內心深處的藝術情懷。

一、壽桃篇

舌尖3 大壽桃

紫砂仿生佳器中的壽桃

清康熙、雍正紫砂大三桃筆洗

三千年結實之桃

此筆洗由一段桃枝上結出的三隻桃子構成。三個桃子大、中、小不一,大桃、中桃半剖為兩個洗膛,小桃在一側依傍。通體敷以嫩黃泥,桃尖灑紅,桃枝由紫泥製成,蜿蜒蒼勁,桃葉葳蕤,錯落有致,栩栩如生。2015年嘉德春季拍賣會上,以4,772,500元成交。

陳鳴遠制灑紅桃形洗

造型為一大一小兩個桃子相依,取雙吉之意。胎質細膩,大桃從中間刨開,腹壁部有一紅色的桃核,紋路清晰自然,褶皺皴裂的表現極具神韻。2014年保利秋拍以2,875,000元成交。

蔣蓉 長壽碧桃壺

壺身以壽桃為形,嵌截蓋,保持整器的完美形象;以桃枝組成流、把,變化曲折;以小桃為蓋鈕,攀附小枝,塑貼桃葉;下接底腳,伸展枝葉,並附小果、小花。

將祥和之氣凝聚一氣,精細入微,耐人尋味,令人愛不忍釋。四隻小桃依附大桃壺身為五桃,寓意吉祥、長壽。

二、面果篇

柿子面果

下面是不同泥料的紫砂柿子與柿壺

紅棗面果

紫砂紅棗

蘋果面果

陳鳴遠為漢霖制灑紅半桃

半剖核桃型,設計別出心裁;通體半桃灑紅,筋脈清晰,起伏舒展自如,更顯桃實鮮活逼真,狀如實物,栩栩如生;半桃鐫刻題銘:「辛卯春為漢霖道兄,遠」。其通體兼及本色、粉漿、灑紅,再加以雕琢刻劃。

三、四季花卉篇

舌尖3 面點春蘭

陳鳴遠 紫砂玉蘭花擱筆

紫砂塑雕橫卧狀枝桿,枝桿健勁剛蒼,伸展自然,又塑六枚大小不一玉蘭花朵,一朵婀娜綻開,五枚含苞待放。色調搭配協調素凈,工藝精湛刻刀細膩。底留圓形篆體陽文「陳」和方形篆體陽文「鳴遠」印各一枚。

清早期 鳴謙款白泥玉蘭杯

此玉蘭杯為清代早期精品,色澤嫩黃沉穩,包漿充盈,溫潤如玉。杯身作玉蘭花形,花瓣五片,因勢象形,層迭而出,杯底及一側有枝葉、花苞相連而出,亭亭玉立,令人愛不釋手。杯側鈐印 「鳴謙」陽文印款。

鳴謙,清代早期紫砂藝人,技法高超,所制杯、盤等器物無不精妙絕倫。業界猜測鳴謙或為陳姓,或與陳鳴遠為兄弟伯仲關係。

舌尖3 面點夏荷

舌尖3 荷花酥

陳鳴遠 蓮形銀配壺

蘇州博物館

壺身呈蓮蓬形,鼓腹下部漸收斂。壺身四周飾八片寬體蓮瓣。壺嘴短,飾荷葉紋。壺蓋面上以六顆蓮子裝飾在圓形鈕四周,鈕和蓮子均能活動。壺蓋和壺口結合緊密。壺肩部裝有一藕節形的銀配。

在壺身一蓮瓣上刻有「資爾清德,煩暑咸滌,君子友之,以永朝夕。」銘文,並列有陳鳴遠名款及二篆書印「陳」、「 鳴遠」。

顧景舟 荷蓮呈祥壺

此壺以一個完整的蓮花作為身筒,圓潤飽滿,囊紋勾勒出重疊的蓮瓣,自然生動;以數節藕為壺把 ,壺蓋為蓮蓬,蓮子凸起 、靈韻呼之欲出,一片嫩荷葉捲曲成流 。整個造型和諧自然,構思巧妙富有田園情趣。

舌尖3 面點冬梅

陳鳴遠 梅枝形筆山

陳鳴遠 梅樁筆筒上海博物館

汪寅仙 彎把梅樁壺

壺身,流把、蓋用極模擬的手法來捏塑,梅花採取貼花法塑,栩栩如生,是一件強而有力的雕塑作品。氣韻生動、整體協調,具有濃厚的東方藝術文化特色和高雅的藝術欣賞價值。

鼎甫款大梅樁

范鼎甫,清末紫砂高手,著名紫砂藝人范大生的師傅,擅長紫砂雕塑。他的作品曾在國際上獲得大獎,名望甚高。

大梅樁是范鼎甫一次極為成功的創作,設計大膽,構思巧妙,風格古雅,氣度不凡,製作精良,惟妙惟肖。大氣而不失精緻,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是紫砂歷史上一件罕見的藝術珍品。

大梅樁高64厘米,體積大,氣勢足,器物基本完整,這種體型不規則的紫砂雕塑巨器,製作,燒成的難度很大,要求極高,成品率低,且不易保存,在傳世清代紫砂器中難得一見。

天津藝術博物館館藏梅樁型花插

四、乾果蔬菜篇

舌尖3 瓜子酥

蔣蓉 百果

舌尖3 蘑菇包

紫砂香菇

紫砂靈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壺 的精彩文章:

壺蓋摔破了,竟然暴露這樣的秘密
紫砂燒制溫度不同,為何會有多種顏色?

TAG:紫砂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