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今朝:政治人張五常其人其論

王今朝:政治人張五常其人其論

原標題:王今朝:政治人張五常其人其論



我曾寫一篇「駁斥張五常對周新城教授批判的回應」的文章,被多家網站發表,但還意猶未盡,需要這篇文章加以補充。

張五常深受西方名校教育,又在香港學界浸淫多年,經濟學道行頗深。從其言語看,他深受極右美國學者弗里德曼和科斯賞識、倚重,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後者。張五常也頗為自得,經常在不同場合提及。張五常自己說,弗里德曼本來並不看好當年訪問中國向當時的某領導人提出建立市場經濟的建議被採納的可能性,是受他根據自私論攛掇才成行並成功的。僅憑這一點,張五常就是深得經濟學三味的人物,而非今天中國一些經濟學名人可比了。因為在中國可能宣稱搞市場經濟也可能並不宣稱搞市場經濟的時候,張五常能夠挾弗里德曼以推動,可謂處於中國乃至世界政策中心了


中國搞市場經濟對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世界格局的改變是不可估量的。而中國許多人當時並沒有明白市場經濟究竟是什麼。一些人以為,只要我們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沒有問題了。從一開始,張五常等人想必就非常清楚,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真正建立的市場經濟究竟是否一回事大有玄機。他們就是在這個玄機上大做文章。理解辯證法真諦的人對此不難明白。所謂辯證法,應用到這裡,就是對立雙方的相互轉化,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張五常的文字里肯定地出現過社會主義這四個字嗎?而他和弗里德曼當年兜售其理論的那個中國領導人是否相信社會主義也是大大值得懷疑的。在這樣的人的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會怎樣建設、怎樣發展也是值得思考的。他們二人在這個領導人下台中到底起到了什麼促進作用也是值得思考的。

張五常誠實地但又雲遮霧繞地宣稱他「常用的,是自私源於經濟學的一個武斷假設。在這假設下,究竟人類是不是天生自私或是不自私不能生存,皆無關宏旨。深入一點地說,這個武斷的自私假設是經濟學說的在局限下個人爭取利益極大化」。「自私的一般化是需求定律,需求定律是經濟學的靈魂,沒有這定律就沒有(張五常)從事了幾十年的經濟學」

這是什麼意思呢?翻譯成中國大陸人能夠明白的意思就是,張五常用自私作為一個基本的假設來預測人。這個預測可能是錯誤的,一旦它在一些重要的情況下被證明是正確的,就可以獲得巨大收益(想必張五常等人一定也會為中國宣布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歡呼自己理論的勝利)。在那些不被證明是正確的情況下,他們只不過做了一次沒有結果的嘗試而已。這太平常不過了。投資總是有失敗,只要多次投資的收益超過多次投資的成本就是好的投資了。而張五常等人的投資不過是進行一種空談博弈而已,也就是進行遊說,遊說中國某些人,特別是某些重要人物在中國搞資本主義。這種遊說是一種沒有成本的說話(用西方還未成主流的經濟學中的一個術語,就是cheap talk,可以翻譯為空談;參見王今朝等《決策論視角下的空談博弈理論》,《經濟學動態》2006年第11期)

張五常一生的最大事業就是如此。而且是反覆遊說,遊說高層者有之,遊說青年學生者有之(在各高校巡講),遊說學界有之(與各種名人交朋友)。讓張五常得償此所願,張五常就此生無憾了。不是嗎?沒有掌握政治大權,卻根本性地扭轉了中國這個世界大國的社會發展方向,服務於西方大國的利益,還不重要嗎?從遊說高層來看,張五常是呂不韋式的人物。他不如呂不韋的地方是他沒有機會長處權力中心,他只能通過影響權力中心的人物或影響服務於權力中心的人物來達到他的目的。從遊說青年學生來看,張五常採取了類似孔子式的行為。如果這樣他能達到他的目的,他沒有資本可以自鳴得意嗎?一旦他達到他的目的,後來的中國的統治者不會祭起他的功勞嗎?


張五常表面上是做學術,實際上是在玩政治,玩顛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西方經濟理論假設人是自私的。張五常認為,這是一種實證科學方法。他所謂實證,就是一種庸俗的唯物主義。西方人看到了有些人是自私的,於是就認為自私可以作為經濟學研究的假設了。這種學術當然不會產生總是為真的學術成果。然而,不要因此認為,張五常所鍾情的西方經濟學的自私假設就一無用處了。正好相反,它有一個大用。庸俗的唯物主義(認為自私的人是不會有不自私的行為)在絕對化(認為所有人都自私)後就轉化為唯心主義。這就是以己推人。這種唯心主義有一個重大的用處,就是它在碰到唯心主義領導人時就可以正中其下懷,得售其奸計。我們上面提到的當年那個中國領導人恐怕就是一個唯心主義者!不是嗎?他當年不是強推中國的價格改革而後來認識到其錯誤嗎?儘管其真正的最大的錯誤可能並不為他所承認。他周圍不是圍繞著一群認為西方月亮比中國月亮圓的人嗎?既然西方月亮比中國圓了,那共產黨的歷史就可以虛無了。這樣的唯心主義者一掌權,共產黨的指導理論就不是從共產黨的老祖宗那裡找了,也不是從共產黨的締造者那裡找了,這就給了張五常之流以可乘之機了,西方以經濟人為核心的經濟理論也就乘虛而入了,而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至少在部分上向另一極轉化了。


張五常說自私假設是否真實並不重要,其實,他的「局限下個人爭取利益極大化」的數學外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理論可以顛覆社會主義制度。經濟學中的庸俗的唯物主義和徹底的唯心主義一旦在中國獲得領導權,就可能在短時間內顛覆社會主義中國。蘇聯搞休克療法的那幫人很聰明地認識到這個道理。他們之所以搞休克療法,就是認識到,如果慢慢來,就會給蘇聯人以反抗的機會。因此,他們效仿希特勒發動了一場經濟上的閃電戰。他們一旦徹底地打擊了蘇聯共產黨,蘇聯共產黨再想翻盤就很難了。在斯大林之後,蘇聯的幾代領導人未能深思哲學,未能深悟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哲學的三味,給了這種經濟閃電戰以成功的機會。


中國則不然。新中國建國還不到70年。而中國共產黨由於長期革命的歷史,積累起雄厚的社會基礎,縱然在這個社會中,不少人以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為代價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為此不遺餘力、夜以繼日地克服制度的、資源的、個人能力的局限,侵入權力、有權就用、想盡一切辦法來獲取銀行貸款、發行股票、發行債務,但是,十八大的召開在根本上對那種庸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叫停了。十九大的召開更是開闢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重啟了改革,在新的條件下充實了消滅私有制這一初心。


不少擁有一點私有財產而沾沾自喜的人真誠而愚昧地贊同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其實,資本主義也是消滅私有制的。在資本主義建立時,它是消滅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私有制來建立資產階級的私有制。在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時代,它是消滅一些企業主的私有制來保存另一些企業主的私有制(這就是競爭的實質)。而在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它是消滅絕大多數資本家的私有制來建立壟斷資本家的私有制,它把大量的原來的資本家轉變為管理者和職員來進行這種消滅。所以,絕大多數擁有私有財產的人實際上是朝不保夕的。再從世代交替看,有多少家族的財富延續了幾百年呢?這樣來看,任何私有制都是要被消滅的,不管是用什麼方法,不管是用經濟的方法,還是非經濟的方法,不管是消滅於己手,還是消滅於他人之手。馬克思正是天才地看到,為了包括這些絕大多數擁有私有財產的人的未來的利益,人類的均衡的制度是不能保存主要生產資料私有制這一制度的。因此,消滅私有制就成為共產黨的初心。也就是,即使是仍處於資產階級中的大多數人也應該從自己的利益出發贊成共產黨的這個初心的。這是對張五常所秉持的西方經濟學自私假設的根本性的超越。張五常的學術水平雖然自我吹噓很高,但我們處於馬克思主義這一凌絕之頂時,它就非常渺小了!(這裡有多少相互轉化的辯證法!)

張五常的學術不足為訓。如果張五常是一個民族主義者,我們或許還可以原諒他。但他不是,至少沒有表現出是。就算是,也是秉承小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民族主義者。作為社會主義者的民族主義者比張五常這種秉承小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民族主義者優越多了。當年,秦始皇用賜死呂不韋的辦法來消除呂不韋的影響,甚至不惜焚書坑儒,今天的中國對於張五常這樣的人這樣的理論該怎麼辦呢?毛主席在晚年賦詩《七律讀<封建論>呈郭老》說「孔學名高實秕糠」,用於張五常身上也是再恰當不過的。毛主席在詩中還說,「焚坑事業要商量」,已經給我們預留了非常有效的政策。即使不採取這樣的政策,如果中國不再虛無地反左(左對於我黨曾經造成重大損失,但是,瀰漫於整個社會的最大的危險不是右嗎),而是大張旗鼓地反右,張五常其人其論還是一個問題嗎?


當年,列寧痛恨於小農無時無刻地不產生資本主義。今天,中國的資本集中已經集中到不少私人資本大集團手中了。正如列寧和馬克思所預測的,資本的發展已經為社會主義鋪平了道路。這次,社會主義將是在比較發達的社會中再次出發了!讓張五常之流哀嘆他們功敗垂成吧!


作者系武漢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導;崑崙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崑崙策網【原創】

http://www.kunlunce.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崑崙策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曹征路 | 重訪革命史之六:當投機分子開始混入黨內
曹征路 | 重訪革命史之十三:革命是一座大熔爐

TAG:崑崙策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