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舌尖3被吐槽的背後,葯膳食療真的懂嗎?

舌尖3被吐槽的背後,葯膳食療真的懂嗎?

《舌尖上的中國3》在萬眾期待中跨年播出,人們期待著這部國民美食紀錄片的新高度,同樣也期待著各種色、香、味俱全的饕餮好餐。

但現實的情況卻是第三季的美食盛宴遭遇滑鐵盧,在最新一期以養生為主題、葯膳與食療為具體講解內容的節目中,「舌尖上」變成了「理論中」,一道道美食開始被賦予許多養生保健的意義,但是,熱心的網友卻發現了各種問題,關於老少皆宜的「生薑當歸羊肉湯」、「中藥口紅」等等一系列的傳統滋補食方和新形態的中藥產品,那麼,這些內容的引導真的正確嗎?

豆瓣評分的落差

誤區一:葯膳食療的基本概念與原則

1、 中醫食療,是指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治癒疾病的一種方法。

2、中醫食療重視的是食物在「療」、「治」方面的特性,主張用自然的食物通過日常生活中不斷的調理而達到防病治病,有針對性地選用具有不同功效的食物來祛除病邪,消除病因,通過調節人體的正氣,糾正人體的陰陽偏盛偏衰,恢復臟腑功能的協調,促使病體恢復正常,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和適應能力,保持身體健康,即實現陰平陽秘。

葯膳食療

3、 中國傳統的葯膳絕不是食物與 中藥的簡單相加,而是在中醫辨證配膳理論指導下,由藥物、食物和調料三者精製而成的一種既有藥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強身益壽的特殊食品。 如不具備醫藥常識而盲目製作或食用藥膳進補,難免會誤入歧途。葯膳有別於普通飲食,應用時須注意食療中藥的性味、葯膳的宜忌、選料與加工、烹調技術。

誤區二:「是葯三分毒」的「毒」在哪裡?

知識點:中醫對毒的認識:1.毒為一切藥物之總稱;2.毒指藥物的偏性;3.毒指藥物作用的強弱。4.毒還指中藥的毒副作用。

1、 葯膳食療的取材源自食物、中藥材以及調味品。

食物與調味品一般是健康安全無毒的,中藥材的「三分毒」在哪裡呢?

2、藥材本身有一些天然毒素。

例如:硃砂,主要含有硫化汞,會損害中樞神經、腎臟、消化道。

含硃砂的中成藥:小兒百壽丸、小兒至寶丸、小兒金丹片、小兒驚風散、小兒清熱片、牛黃清心丸、補腎益腦片、益元散、痧葯、復方蘆薈膠囊。

柴胡,主要成分柴胡皂苷,會導致腎上腺肥大、胸腺萎縮,使人體免疫功能降低。有腎毒性,能損害腎臟。

含有柴胡的中成藥:小兒熱速清口服液、龍膽瀉肝丸、逍遙丸、消食退熱糖漿、感冒清熱顆粒、鼻竇炎口服液。

板藍根,長期服用能損害腎臟,會導致內出血和對造血功能造成損傷。

含有板藍根的中成藥:板藍根顆粒、小兒熱速清口服液、小兒清熱止咳口服液、小兒感冒茶、小兒感冒顆粒。

藥材的合理運用

2、 錯誤的搭配食物生成毒性。

1、蘿蔔嚴禁與橘子同食,否則易患甲狀腺腫;

2、甘薯不能與柿子同食,兩者相聚後會形成胃柿石,引起胃脹、腹痛、嘔吐、嚴重時可導致胃出血等。

3、韭菜不可與菠菜同食,二者同食有滑腸作用,易引起腹瀉;不可與蜂蜜同食,同食易引起心痛;不可與牛肉同食,同食令人發熱動火。

4、茄子忌與黑魚、蟹同食,同食有損腸胃,

5、南瓜不可與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同食;不可與羊肉同食,否則易發生黃疸和腳氣病。

6、竹筍不宜與豆腐同食,同食易生結石;

7、茭白不宜與豆腐同食,否則易形成結石。

8、芹菜忌同醋食,否則易損傷牙齒;

9、芥菜忌與鯽魚同食,否則易引發水腫

誤區三:許多食物與中藥材的服用都有著前提與身體狀況的限制。

一般服用中藥要考慮到服用者的身體條件,比如是否孕婦?是否手術?年齡大小?南方北方?有無其他疾病癥狀?等等一系列的身體要求。

要及時反饋身體狀況與問題,以便藥膳與食療的及時調整,避免多種可能。

建議:

1、盡量服用中華藥典已經認證的無毒級的安全中藥材。

霍山石斛

中華九大仙草之首霍山石斛是相關機構檢測並得到國家認證的安全無毒的中藥滋補品,可以配合熬粥、煮湯、榨汁以及泡酒飲用。歷代醫藥經典記載明確,功效顯著,能夠滋陰生津、養胃、促消化、抗腫瘤、抗風濕、降低血糖血脂、增強抵抗力、護肝利膽、保護視力、滋養肌膚、延年益壽、抗衰老、護嗓。

2、葯膳食療要進行充分的了解與諮詢,做到防患於未然。

合理制定膳食菜譜

針對要進行葯膳食療的人的身體狀況,諮詢權威中醫,診斷身體狀態,並表述日常飲食習慣與地域飲食的側重點。詢問相關禁忌。

開列葯膳清單,要多方諮詢,求證葯膳合理性,可以從古籍經典、文學作品以及歷代名人記錄中尋找食療菜譜,但需要求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代表姜友君:建議支持邵東廉橋建成全國中藥特色小鎮
既能化濕,又可解暑的這種中藥,止吐的效果也很好!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