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外討論:為什麼把china翻譯做中國,其他國家卻根據發音翻譯?

國外討論:為什麼把china翻譯做中國,其他國家卻根據發音翻譯?

這是在美國知乎quora上面的一則很有趣的問答!老外們討論:為什麼把china譯做中國,而其他國家卻根據發音翻譯呢?答案多到嚇人,100+的答案,也是個比較熱門的問題!這個問題,國內也考據過多次,也有好多不同的說法。目前來看,比較可靠的答案就是因為瓷器翻譯的結果!但是,國外網友爭論的不是這個問題,而是中國為什麼把自己當做中央王朝!一起來看看國外網友如何討論這個問題的!

美國知乎quora網友回答:

Kaiser

這只是「中國」在字面上翻譯成了英語,從西周開始這個名字就斷斷續續的在中國被使用(公元前1040年到公元前771年)。開始的意思是一個複數。更像指「中部的所有國家」或「中部的那些州」而不是「一個中央王國」。這是在東周或稱為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刀7年到公元前221年)指包圍周朝的華北平原上的強大的中部封地。現在用法指代中國,可與中華交換使用,有時在更多的文學形式上指華夏,意味著「大中華」,一般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

但是這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詞,偶爾在在唐朝、宋朝、明朝使用,但卻不是一個指中國的常用詞,人們更傾向於用大唐、大宋和大明等等。即便在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也是如此,一直直到1689年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才開始在外交通信中頻繁使用。

Nicdas

中國這個名詞不僅在中國歷史中具有許多的意思,即便現代社會也是一樣的。舉個例子吧:中國的第一層意思是這個從原始部落到如今歷經了幾千年悠久歷史的中國;另一層意思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在周朝,出現了「中國」這個詞,用它來表明周朝子民所居住的洛陽附近土地的中心。當其他環繞著的就是四夷(四大野蠻人)東夷、南蠻、西戎和北狄,在那個時期中國並不是國家的名字。

河南省,洛陽所在的地方,現在也被叫做中原地區。在戰國時期,中國意味著國家的首都,每個國家都有一個中國。在漢朝以後,中國成為了一種正統的象徵,一個國家為了顯示自己的更高的地位通過自稱中國。但是,中國並不是一個統治王朝的頭銜,也不是一個國名。當中華民國建立時,中國是中華民國的簡稱,用來指國家的名字。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依然沿用這個簡稱,更多是文化上的而非政治上的。

現如今,中國人並不覺得得他們是這世界的中心國家,但是中國已經使用了相當長的段時間,所以,這只是一個他們國家的名字,代表他們的位置和文化!

Anonymous

我所聽到的那個版本和這裡的那些答案都大相徑庭。當西歐人開始探索這個世界,他們從印度人理里得知了中國,印度人管他們叫東方的鄰居中國(發音為Chee-na。也許和茶有著某種關係,(chai.)然後整個東亞開始經歷早期的西化時期。在那個時候,所有東亞國家的精英們都從西方學到了很多東西,獲取他們的科技,最重要的是武器。

日本人曾經叫中國「支那」遵循西方術語,可是這名字卻中國人不接受,接受過西方教育的民族主義家把中國翻擇譯為「中華」發音和意思和他們文化都很相近。最終清帝國垮台,國家被重新命名為「中華民國」,這裡有些事大多數中國人並不知道,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孫中山先生是一名以廣東話為母語的人。

下面是更簡短更簡單的答案,在1911年前,這個國家被稱為「大清帝國」Qng是發音是 Ching,qng…. Ching…Chnk.…Chin-nese..dhin。全世界的國家繼續叫他們中國,儘管他們的政權改變了,那些國家受過西方教育的精英把英語 china的讀音翻譯成中華( chung-wah)新成立的國家的全稱是「中華民國」,因此簡稱為「中國。

另外,為了擁抱前清帝國的不同民族,中國創建了一個新的術語,一個大的民族叫「中華民族」粗略的翻譯為中國民族,其中包含了漢、滿、蒙、回、藏五大族,加上無數的少數民族(蒙古是大清王朝的一部分,中國的一部分,在中華民國建立時也是。大清王朝是滿族人統治著,蒙古人協助統治),漢族是主要的民族,過去有多種主要語言和多種方言。現在漢族已經基本同化了。

「中央王國」的概念要追溯到好幾干年前,當這個國家還很小的時候確實是在內陸,被其他國家包圍。根據歷史書表示,歷史上的首都接近陝西西安,蒙古帝國把首都遷到了現在的北京,沿著海岸。今天,幾乎整個東亞都在其領士上。現在,對其他人來說它更像是「中央中間王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濕騎驢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國外網友問:最中國式的事物是什麼?答:種菜和萬能的中國菜刀!
印度人的奇葩比較:中國人比印度人聰明嗎?是要比智商的節奏嗎?

TAG:老濕騎驢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