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心學語錄澄解/陸象山:享大世界 做真大人

心學語錄澄解/陸象山:享大世界 做真大人

(江西上饒鵝湖書院)

原文:

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間。須是做得人,方不枉。

人生天地間,如何不植立!

人須是閑時大綱思量:宇宙之間,如此廣闊,吾身立於其中,須大做一個人。

大世界不享,卻要佔個小蹊小徑子;大人不做,卻要為小兒態,可惜!

不可自暴,自棄,自屈。

——《象山語錄》下卷

澄解:

象山先生少年早慧,「自三四歲時,思天地何所窮際不得,至於不食」,十三歲時「因讀古書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忽大省曰:『原來無窮。人與天地萬物,皆在無窮之中者也。』乃援筆書曰:『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又曰:『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聖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象山年譜》)象山自此悟入。

象山之學,發明本心而已。其教授弟子,不專靠文字經典而能直指人心,令其當下發而明之。象山認定:「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人立於天地之間,本與天地同參。人生而為人,理當做得一個真正頂天立地的人,方不枉來此世間一遭。」他反覆告誡弟子說:「人在閑暇之時,應當好好思考一個問題:天地宇宙如此廣闊遼遠,我這個小小的身軀有幸居於其中,應當努力做一個對得起此等殊勝因緣的大人啊。」因為「天地之間萬物共生,人作為萬物之靈,如何能不腳踏大地、頭頂蒼天而植立於天地之間呢?」同時,對於那些不務修學、不願轉身的人,象山是非常痛心的,他認為「這個世界天大地大,可有些人卻非要佔著個小路徑,一條路走到黑;有些人明明可以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人,卻主動捨棄而非要扮作自憐自愛的小兒姿態,實在是可惜啊!」所以,象山一再勸誡弟子們「不可自暴自棄,更不可自卑自屈啊!」

象山一再痛徹心扉地強調修學之重要、做大人之必要,與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卷的痛心疾首,是何等相似。面對此事,何以心學聖人都如此激憤難當呢?並非聖人不能自制,實因萬物一體、痛癢相關啊。世間之人的悲痛感傷,聖人實感同身受;而如果只知一味悲痛感傷卻不曾、不願、無能轉身向道而窮究根本,終至發明本心、呈露良知,則更是悲中之悲了。面對聖人悲憤激切之語,後學實應反身內省,及時轉身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陸王心學 的精彩文章:

當世狂儒熊十力之真人真言(二):覽盡天下書 依自不依他

TAG:陸王心學 |